張紅玲
摘 要: 參與式學習是指在課堂上師生共同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旨在讓學生們主動參與到知識的探討與學習過程中,隨著高中化學課程改革的推進,參與式教學法已成為教師們不可忽略的一種教學方法。本文從引導觀察、多元交流、方案對比與開放教學四個方面探討了如何在高中化學課堂上深入開展參與式教學。
關鍵詞: 參與式學習 高中化學 教學改革
隨著高中化學課程的不斷改革,化學課堂已從之前的“師道尊嚴”變為如今的互動參與,新課標越來越要求學生們具備主動學習、自主探討的能力。參與式學習作為一種新型的學習方法,旨在在課堂上將權利還給學生們,構建一種師生互動、全員參與的民主型課堂,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帶領學生們走進化學課改最深處。
一、引導觀察,主動質疑
要想讓學生們在課堂上能夠做到參與式學習,首先要讓他們有參與的興趣,這就要求教學時引導他們認真觀察,鼓勵他們主動質疑,這是學生們參與式學習的前提。
比如我在講解人教版高中化學教材必修一第二章第二節《離子反應》這節課時,教學目標是讓學生們了解有關各種電解質的概念,同時掌握電離方程式的書寫,并具有分析離子共存問題的能力。上課時,為了鼓勵學生們主動參與到知識的探討過程中,我沒有直接講解這些知識。在講解電解質有關知識時,我先給了他們幾種物質:稀硫酸、碳酸鈣、二氧化碳、石墨、甲烷,并讓他們根據能否導電將這些物質進行分類,同時讓他們試著將區別概括出來,之后我再引入電解質、非電解質的概念,這時學生們的印象自然會更加深刻。同樣的道理,我在講解離子方程式時,沒有直接將離子方程式的定義和注意的點生硬傳授,而是給了他們幾組原來的化學方程式及其對應的離子方程式,讓他們認真觀察,學生們便會有這樣那樣的質疑,這時我再講解,便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上面的案例中,我通過引導學生們認真觀察,并鼓勵他們主動質疑,不但可以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而且讓他們做到了參與式學習的第一步。
二、多元交流,深度分析
師生互動自然是參與式課堂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學生們之間的互動亦是不容小覷的。為了更好地開展參與式教學,我們應鼓勵學生們在課堂上進行多元交流,并對問題進行深度分析,這樣才能掌握知識。
比如我在講解人教版高中化學教材必修二第二章第三節《化學反應的速率和限度》第二課時時,教學目標是讓學生們通過實驗認識到化學反應限度的存在并了解其概念、特征及產生原因,同時了解控制反應條件對化學反應速率產生的實踐意義。上課時,為了更好地讓學生們進行交流探討,我以高爐尾氣之謎為切入點,讓學生們分組做CaCl■溶液與NaSO■溶液反應,過濾之后再向濾液種滴加Na■CO■溶液的實驗,學生們會看到溶液中有白色沉淀,濾液中也有白色沉淀形成的現象。學生們這時已主動參與進學習,為了讓學生們深刻掌握本節知識,我讓學生們結合CaSO■與CaCO■的溶解性與反應限度嘗試分析溶液中反應的細節,并可進行組內或者組間的多元交流,也可以在我轉教室時與我交流,從而達到對這個問題的深刻理解。
在上面這堂課上,我通過以實驗現象引導學生們進行多元交流,讓學生們對問題產生極濃厚的興趣并進行深度探討與分析,不但迎合了新課標的要求,而且提高了學生們的能力。
三、方案對比,學會反思
高中化學教學是離不開實驗的,而實驗自然就會涉及不同實驗方案的優劣比較?;瘜W課改便要求我們在課堂上鼓勵學生們進行方案設計,并將不同的實驗方案進行對比,從而進行深刻的反思。
比如我在講解人教版高中化學教材必修一第四章第二節《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這節課時,講解了氯水漂白性的實驗探究。上課時,我先讓學生們明確了氯水具有漂白性及氯水當中可能具有漂白性的三種粒子為Cl■、HClO、和ClO■,然后我讓他們以小組為單位設計實驗方案檢驗氯水的漂白性。待他們小組內討論完畢后,我讓他們上黑板展示他們的實驗設計方案,有的組用NaClO溶液和有色布條來檢驗,而有的組用制新氯氣的實驗裝置和有色布條來檢驗,也有的組用品紅溶液進行檢驗或者另有別的設計方案,等等。最后我讓他們將黑板上自己組的方案與別的組同學的方案進行對比,看看能不能發現什么明顯的錯誤或者不太完美的地方,同學們通過對比就可以快速發現自己的不足,而且一些典型的錯誤也能夠讓同學們從中反思,從而提高能力。
在上面這堂課中,我通過以一個實驗探究讓學生們主動參與到課堂中,并讓他們設計方案進行對比,不但可以提高他們的創新能力,而且可以提醒他們在學習中學會不斷反思。
四、開放教學,強化應用
參與式學習,顧名思義,就是要解放學生們的天性,并以此引導他們進行學習。因此,我們在教學時萬萬不可忽略開放教學,切勿犯了墨守成規的毛病,一定要開闊學生們的視野。
比如我在講解人教版高中化學教材選修《化學反應原理》第四章第一節《原電池》這節課時,教學目標是讓學生們理解原電池的概念與化學原理,并能夠正確規范書寫電極反應方程式,從而培養學生們實事求是、勇于創新的科學態度。上課時,我在給學生們講解了最基本的Cu-Zn稀硫酸原電池的原理和兩極的方程式后,為了開發學生們的思維,我讓學生們用事先準備的水果和銅片、鋅片、導線、電流表等器材分組做實驗。每個小組必須根據這節課學到的知識,結合自己的掌握和現有的器材制作一個水果原電池,并用電流表測量電流。最后學生們可以互相幫助,交流心得,并展示制作成果。
在上面的案例中,我通過開放課堂,讓學生們分組制作原電池,不但大大鞏固了他們的既有知識,而且提高了他們的創新能力。
縱觀全文,無論是引導觀察,讓學生們主動質疑,還是多元交流,深度分析問題,或是方案對比,讓學生們學會反思,抑或是開放教學,強化知識的應用,都是我們開展參與式教學不可或缺的環節,都可以讓我們引導學生們走進化學課改最深處,都是培養學生化學素養、提高教學質量的必經之路。
參考文獻:
[1]楊雪嵐.主動參與,體驗過程——新課程下化學教學主動參與模式研究[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5(11).
[2]楊建農.如何在化學教學中引導學生主動參與[J].林區教學,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