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政良
摘要:隨著中國經濟發展,中資企業大力實施國際化發展戰略,優化配置國內國外兩種資源。近年來,中資企業在美國綠地投資的比重逐漸上升。如何為綠地投資進行融資對項目的成功與否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從中資企業美國綠地投資面臨的融資形勢入手,分析了融資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解決融資問題的應對措施。
關鍵詞:綠地投資 融資模式 金融市場 應對措施
近年來,中國企業積極適應經濟新常態,抓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有利時機,大力實施海外發展戰略,優化國內國外資源配置能力,增強企業國際競爭力。在中國企業對外投資的國家選擇中,美國由于自然稟賦、人力資源、市場、資金、技術各方面與我國企業有很強的互補性,已成為我國企業對外投資增長迅速的國家。2015年中國在美國的并購、新建項目等投資超過150億美元,比2014年上升近30%。過去中國對美國的綠地投資所占份額一直不高,但2015年數據表明當前中國對美綠地投資的增速超過了并購的增速。2015年該投資總額達到18億美元,比2014年增加了34%,是2013年的兩倍。面對中資企業在美國日益增長的綠地投資,如何為項目提供合理的融資方案,對于項目的成功與否起到重要的意義。
一、中資企業綠地投資面臨的融資形勢
(一)綠地投資融資的基本特點
綠地投資是指投資主體在東道國境內依照東道國的法律設置的部分或全部資產所有權歸外國投資者所有的企業。企業通過綠地投資可直接擁有最先進技術和其他壟斷性資源。但綠地投資方式有籌建周期長、投產速度慢等特點。此外,美國建設法規齊全、建設合同規范,承包商會在建設合同中規定完成的工程量及固定付款期限,這對投資企業的經營管理、融資能力都提出較高的要求。根據相關報道,中資企業在美國的綠地投資額都比較巨大,比如玉皇化工、泉林紙業、天津鋼管的綠地投資均超過10億美元。因此,綠地投資融資額度大、融資期限長是其基本特點。
(二)中資銀行參與綠地投資的融資比例在擴大
近年來,中資銀行為提升國際化的金融服務能力,也在不斷加快國際化經營步伐,參與全球金融市場競爭。近年來在中資企業并購美國企業的一些典型案例中,均可以看見中資銀行背后的大力支持。例如萬達集團主要通過國內銀行“內保外貸”方式融資31億美元并購美國第二大影院AMC。。雙匯國際通過中國銀行牽頭的銀團貸款獲得40億美元,從而以總額71億美元并購史密斯菲爾德。隨著中資企業綠地投資的開展,中資銀行也跟隨客戶步伐,強化合作關系。玉皇化工在美國路易斯安娜州15億美元項目就有中國銀行提供數億美元貸款,天津鋼管美國德州10億美元項目也有國家開發銀行及中國銀行銀團約5億美元貸款支持??梢姡匈Y銀行參與綠地投資的融資比例在逐步擴大。通過中資銀行支持,企業可以在綠地投資開展初期盡快獲得融資資金,加快項目啟動,而且中資銀行隨同中資企業“走出去”,也可以獲得客戶的境外業務機會,將境內的客戶和業務優勢向海外延伸。
(三)綠地投資的融資要求在不斷提高
中資企業在美國實施綠地投資,是企業國際化戰略的重要體現,因此企業對綠地投資的融資要求和期望均比較高,以往國內金融機構提供的產品和服務比較單一,不能適應企業新環境下的需求。企業希望為綠地投資解決低成本資金需求,也希望借機全面提升公司的國際融資管理水平,優化融資結構。針對綠地投資融資產生出來的業務上新趨勢、新要求,相關金融機構也在創新服務方案。
二、綠地投資融資存在的問題
(一)融資方式比較單一
中資企業的綠地投資大都屬于傳統型制造企業,國際融資經驗并不豐富,對美國的融資環境了解有限,目前多選擇傳統合作的中資銀行或政策性銀行進行貸款,這種傳統的融資方式可以解決項目需要的部分資金,但方式單一 、風險集中、 籌款還款方式比較僵化等問題,一旦國內金融環境變化,項目很可能因為融資方式選擇的不合理導致出現現金流短缺,或者財務成本增大,給項目的進一步實施帶來障礙。
(二)金融機構國際化發展滯后制約綠地投資融資服務
盡管中資銀行在實施“走出去”戰略方面已經取得較快的發展,但目前中資銀行在美國設立的分支機構網點還不多,而且主要集中在發達城市,舉例來說,中國銀行最早于1981在紐約成立分行,截止目前在美國仍只有四家分行??傮w上中資銀行在美國的分支機構呈現規模小、業務處理速度慢、服務限制多等特點,分支機構的風險管理和綜合金融服務實力還不強,不能為綠地投資提供復雜的融資服務。
(三)綠地投資還不能融入美國金融市場
美國金融市場是世界上最成熟和發達的市場,其他國家在市場規模、市場結構、市場自由度、信用工具創新、貨幣政策傳導等方面與美國的金融市場相比均有不足之處。而且與國內銀行的5%~6%融資成本相比,美國金融市場還具有寬松的融資成本環境。然而,中資企業的行業發展、股權結構、企業文化與美國企業有較大不同,綠地投資與美國金融市場互不熟悉,當地資信短期內建立不起來,還不能融入美國金融市場,不能借助美國金融市場的優勢。
(四)缺乏專業化背景的國際融資人才
綠地投資融資管理中核心要素是人才,項目融資涉及到的因素非常復雜, 需要融資人員具備多方面的知識儲備,也要有豐富的國際化融資經驗,目前了解到一些中資企業的綠地投資缺乏能夠精通中美融資業務的財務人員,缺乏既熟練掌握融資業務又對項目管理精通的人才。這也成為制約綠地項目融資水平的一項主要因素。
三、綠地投資融資問題的應對措施
(一)做好綠地投資立項調研,打好融資基礎
綠地投資立項的優劣,決定項目的融資基礎。美國政治經濟局勢穩定,市場環境規范成熟,但是長期以來,美國部分部門以及行業組織經常以國家安全和知識產權為由對中資項目進行嚴格審查。綠地投資要格外注意對美國法律和投資規則的把握,防止產生顛覆性風險。最好帶動當地政府或當地的投資者共同建設項目,例如建設綠地投資外圍的公輔能源等設施。綠地投資還應科學選擇建設方式,盡快在項目實施初期就能形成穩定的現金流,為項目后續融資提供更便利的基礎。
(二)超前規劃,確定合理融資方案
合理的融資方案需要在項目實施前期就要精心調研,要全面分析資產結構、稅收負擔、融資成本、匯率變動等方面,征詢外部機構、顧問對融資模式的各種意見。比如稅務籌劃,通過融資方案設計避免利息預提所得稅,降低企業稅負。確定合理的資本結構,重視財務杠桿對經營業績的影響。爭取當地政府為項目提供財政和稅收優惠,為項目融資提供加分項。
(三)深化與中資金融機構全球合作
中資企業應在與中資金融機構國內合作的基礎上,深化與中資金融機構開展全球合作,可以采取“全球統一授信”的離岸金融業務進行融資,形成全球聯動關系。在綠地投資建設過程中,與中資銀行保持共享金融政策信息,共同促進金融產品創新。
(四)加強與當地國際金融機構聯系
中資企業應主動與當地國際金融機構聯系,主動介紹展示自身項目,學習了解先進的金融工具品種,設計差異化的金融服務,如股權融資、應收賬款質押、承包商信貸等品種。面對融資方案帶來的匯率風險,應加強與國際金融機構的合作與交流,選擇先進的風險對沖工具避險。爭取國際產業基金及投資者,為綠地投資融資提供資金與技術支持。
(五)加強融資團隊的專業化人才建設
建議企業在綠地投資成立之初成立專項融資部,負責與中美等地的國際金融機構接洽,處理綠地投資融資事宜。融資團隊需要精通金融、項目管理等方面的復合人才。一方面從國際金融行業招聘具有高素質專業化投融資人才,為企業融資工作奠定良好的人力資源基礎;另一方面也要加強對現有財務人員的培訓,提升語言能力,豐富國際融資知識及與項目管理知識,提升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周志遠,趙小康.中國企業海外融資的方式與現狀[J].中國商界(下半月).2008(07)
[2]夏春燕,夏穎.對我國石油企業海外項目融資模式的相關思考[J].金融經濟.2012(09)
[3]譚倩嵐,王倩.我國中小企業融資渠道分析[J].現代商貿工業,2010(08).127-128
[4] 王海東.金融支持中資企業“走出去”面臨的形勢、問題及應對措施[J].時代金融,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