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紅
摘要:伴隨著建筑行業的迅猛發展,使得混凝土市場的競爭日益激烈,在這樣的發展形勢下,企業若想長期生存就必須控制好運營成本,這也是企業是否具有競爭力的重要標志之一。但從筆者自身的工作經驗總結,現目前混凝土企業在成本控制和管理方面還存在諸多弊端,只有將這些弊端解決,才能促進混凝土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因此,文章將圍繞存在于混凝土企業管理成本中的弊端進行闡述,并提出一些建議。
關鍵詞:混凝土企業 成本管理 弊端和對策
一、研究背景
在我國建筑行業取得飛速發展的同時,國民生活品質也不斷進步,人們開始提倡綠色環保社會,因而對建筑行業的要求也不斷增高。其中,在建筑行業中混凝土是主要建筑材料的構成,但是該行業在迅猛發展的同時,也不斷增大了企業經營壓力,尤其是在近年來,受到經濟危機的影響,行業發展預冷,大家爭搶一個“香餑餑”的現象經常發生,而在這樣的情下,混凝土企業若想求得長期生存看,就必須得從基本的經營成本控制著手,在科學合理的管控下,企業才會獲得更大的競爭力。
二、關于混凝土企業成本管理的現狀分析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不斷擴大了基本建設的規模,這自然會增加混凝土的需求量,而隨著混凝土商品化的形成,市面上逐漸出現了各種類型的混凝土企業,截至目前為止國內混凝土企業的數量已在六千家以上,并且該數量還在不斷增加。但是筆者觀察了近年來混凝土企業的實際發展狀況,發現由于以前的發展形勢大好,迅速膨脹了產業鏈,使得地區與地區之間行業規范、經濟發展、專業人才以及投資者理念等都不均衡,限制了整個行業的進一步發展。
(一)不統一的投資理念
混凝土行業是低門檻的行業代表之一,投資者只需要具備基本的辦廠資格就能開辦一家混凝土企業,因而其實質上對混凝土的認知是不具體、不充分的。
根據筆者調查,在國內現有的混凝土企業中,除極少一部分企業是專業人員或外商開辦的以外,其他大部分都是由三種類型的人員構成,第一種是國內大型的水泥集團開辦,如:中聯、華新、南方、華潤、塔牌等,他們共有的優點是資金實力非常雄厚,他們開辦混凝土企業的目的是從產業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出發,看好水泥下游產業發展的前景。第二種是建材、水泥和砂石的經銷商,他們大多是因為在和混凝與企業打交道的過程中,發現混凝土企業經營獲得的優厚利潤,與自身低廉的效益相比,心理產生落差,于是就開始向混凝土行業轉型。第三種是工程包工頭、房地產開發商和建筑工程老板等,在建筑行業預冷的情況下,他們發現混凝土行業有利可圖,為了發展經濟鏈,就逐漸向混凝土行業轉移。
(二)缺乏專業技術團隊
在商砼公司快速發展的背景之下,逐漸表現出了專業技術人員嚴重缺少的現象,這使得混凝土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已經受到極度限制。
根據我國相關法律文件對混凝土企業的要求,在一個混凝土企業中必須要具備五名以上中高級的技術人員,其中高工必須在一個以上。但是我們從行業的實際狀況來看,很多企業的開工資格是不具備的,并沒有組建一支專業的技術團隊,甚至有的技術人員是從其他兄弟企業“借”來的。
在有的商砼公司中,專門成立了工程技術部門,但是其成員的組成卻是五花八門的,來自不同的專業,如醫學、化工、地質、硅酸鹽等,甚至有的實驗室主任都不是科班出身。由于他們并沒有單獨學習和了解混凝土這一材料的相關知識,因而在實際的工作中,他們只能全靠經驗累積,一邊學習一邊摸索。
在本人的了解中得知,有很多混凝土公司所使用的配合比都是從其他公司借鑒的,因為他們公司的技術人員對混凝土相關的知識信息非常缺乏,也沒有單獨花時間區去學習,因而無法在工程、原材料和氣溫等發生變化的情況下,對配合比作出相應的調整。
還有一些其特點的現象是,在企業承擔技術員一職的有部分是剛畢業的大學生,在他們上崗以前,企業會一對一的對他們進行培訓,待培訓好后就安排他們上崗實訓。但是正如我們所知,混凝土行業的人員流動性是非常大的,如:有的企業花重金將技術員培訓出來以后,可能在資金的誘惑下,技術員會跑到其他公司去;或是在技術員工作以后,發現工作枯燥乏味,就會離職等;因為以上種種情況時有發生,企業老板為了穩定生產,維持生產秩序,就會直接安排“心腹”上崗任職。
(三)不斷增大的企業壓力
地域遼闊是我國基本的國情寫照,而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混凝土原材料之間的差異性顯著,如:在大型的水泥、砂石生產中,從最開始的質量保證,到現如今的品相差異化明顯。就南京片區來講,在商砼發展的最初,采集的河沙質量都非常好,后來隨著競爭的加大,企業為了降低成本,就將細砂摻入到河沙中,影響了品質。機制砂被廣泛的使用在貴州片區,由于受到顆粒級配的影響,使得那里的人們已經難以將正常情況下的混凝土的配合比計算出來了,因而需要倒轉砂和石頭之間的用量。在江西,他們以盛產江砂、河砂而聞名,但是在近年來筆者的研究中,也很難發現他們有達到規定標準的好砂。
從水泥生產現狀分析,在早前,我國的水泥生產是地大物博的真實反映,繁多的水泥品種,也形成了良莠不齊的水泥品質。現目前,我國還有太多的水泥廠家仍然延用著傳統水泥的標準規范,這些水泥生產的負責人極為缺乏與商砼公司交流溝通的意識,不了解何種質量的水泥才會符合商砼生產的要求,因而時常出現生產出來的水泥質量與規定不符,影響企業的發展并造成經濟損失。
三、弊端解決的措施
(一)加大資金投入,引進專業技術人員
技術人員對于混凝土企業生產和發展而言都極其重要,因而企業負責人需要引進專業的技術人員,提高他們的薪資待遇,傾聽他們的心聲,了解他們的需求,并定期組織專人為他們培訓。
(二)成本管理的前提是合理投資
混凝土企業的投資者應當充分的了解到混凝土生產的各種信息,準備好各種資料,聘請專業的技術人員和管理團隊。另外,國家相關部門也應當與時俱進,制定新的、符合發展現狀實情的法律法規,約束投資者的管理行為,嚴格審核他們的任職資格,從最基本的地方保證混凝土企業的安全生產。
(三)做好質量堅守
緊抓原產地質量關,每個混凝土原材料產地的質量和類型都有所不同,作為混凝土生產企業,若想保證企業良好的發展趨勢,就必須抓好質量審查環節,保持與商砼公司的聯系,掌握他們對混凝土質量的要求,提升企業的競爭力。
四、結束語
在企業管理中成本管理是關鍵。在市場競爭逐漸加大的情況下,企業為了將成本降低,提高經濟收益,就需要采取先進的管理方法,合理控制成本,以便形成一個系統的管理體系,科學合理的運用好該體系,確保企業在洶涌的競爭浪潮中,不退反進。
參考文獻:
[1]白蕾.淺議混凝土企業成本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現代商業,2012
[2]米慧娟.淺談混凝土企業成本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河北企業,2010
[3]王小萍.施工企業SHJ公司項目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及改進對策[D].長沙理工大學,2012
[4]笪俊.淺析混凝土企業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四川水泥,2015
[5]姚莉.試析現代企業成本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策略[J].經營管理者,2014
[6]李曉華.試析建筑企業工程項目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經濟信息,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