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純梓
摘 要:高職學生在判斷能力、審美狀態和影響效果上均存在著較大的不足,這就使得提升高職學生流行音樂審美情趣顯得尤為關鍵。在本文的研究過程中,筆者將充分結合自身的教學與研究經歷,對高職學生流行音樂審美情趣的提升策略進行闡述,分別從課堂教學轉化、音樂教學方法創新、課外鑒賞活動開展三個方面提出了流行音樂審美情趣提升的策略,以期待能夠促進高職學生的全面發展與健康成長。
關鍵詞:高職學生 流行音樂 審美情趣 提升 策略
引言
在青少年群體的成長過程中,音樂是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音樂以其內在的音樂魅力、多變音樂形式、個性且適應時代潮流的音樂感覺而獲得更多年輕人的喜愛,對于高職學生而言,這一內容無疑成為高職學生成長與發展的重要精神食糧。縱觀高職學生的成長過程,音樂內容的有效設置可以引領學生在音樂的情感世界中蕩滌污濁、陶冶自我、全面發展,實現自我價值和綜合素質的提升。尤其是在現代社會發展進程中,流行音樂也逐漸滲透到了青少年成長的全過程中,這一音樂形態不僅在音樂風格和表現形式上獲得了他們的青睞,同時在音樂思想、時尚理念和文化內涵上獲得了較大的成長機會,這也成為影響高職學生審美情趣替身和全面成長的重要內容。來自于相關方面的調查研究數據顯示,流行音樂在高職學生層面中有著很高的流行度,很多學生通過流行音樂的鑒賞活動來提升自身的審美情趣,獲得多樣化的情感體驗過程,這也為高職學生的審美情趣提升和綜合素質培養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可見,在高職學生的教育與成長過程中,流行音樂中蘊藏著很大的教育潛能和教育優勢,如果對音樂形式、音樂內容和音樂教學方法進行科學設置,其將產生較好的推動作用。當然了,高職教學作為一個系統化的教學過程,如何進行流行音樂教學內容和音樂素材的選擇顯得尤為關鍵,為了能夠更好地將教學活動時應教學現狀,則需要認真地進行思考與研究,只有如此方能夠達到提升高職學生流行音樂審美情趣的目標。在本文的研究過程中,筆者將以充分結合自身的教學與研究經歷,對高職學生流行音樂審美情趣的提升策略進行闡述,以期待能夠推動高職學生綜合素質和精神風貌的全面提升。
一、流行音樂在高職學生中的流行狀況
在中國現代社會發展進程重,流行音樂是一個是十分重要的內容,其以多彩的演唱風格、通俗易懂的音樂設置、多變的音樂特點而獲得青少年一代人的喜愛,并且成為時代發展的代表內容。青少年對于流行音樂的鑒賞活動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推移的,同時其審美情趣、鑒賞水平也是呈現出了與時俱進的變化。在筆者的工作過程中,曾經做過這樣一下調查,結果如下:
從這一研究結果上不難發現,處于青春期的高職學生對于流行音樂有著較高的興趣,而對于高雅音樂、古典音樂等形式僅僅有不到7%左右的學生保持一定的興趣,而對于流行音樂、高雅音樂同時保持興趣的人不到整體的13%。
從目前的教育形式和教育環境來看,高職學生處于人生發展的特殊時期,在人生觀、價值觀、審美體系等均處于一種不成熟的狀態,亟需要一種更為健康、審美情趣較高的音樂形態提供支撐與引導,而流行音樂的喜愛無疑會產生深刻的影響。然而,就目前高職學生對于流行音樂的審美鑒賞情況來看,其存在著很大的局限性,在判斷能力、審美狀態和影響效果上均存在著較大的不足,這就使得提升高職學生流行音樂審美情趣顯得尤為關鍵。
二、優秀流行音樂作品對高職學生審美情趣的提升意義
在目前的流行音樂領域中,流行歌曲以其通俗易懂、富有變化和彰顯個性的風格獲得了廣大高職學生的青睞,其中的一些優秀作品對于學生的成長與審美情趣培養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優秀流行音樂作品對高職學生審美情趣的提升意義主要呈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優秀流行歌曲的導入對于高職學生音樂感知體驗的豐富有著重要作用。音樂感知能力是音樂審美的重要組成部分,表現在人們對于音樂的節奏、力度、速度、音色、音高的綜合感受與認識,這一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其對于音樂的理解效果和水平。由于流行音樂在音樂、力度、音色方面有著較強的通俗性和適應性,在學習上的難度較小,非常適應高職學生的音樂現狀和音樂基礎,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豐富他們的學習與認知。
而后,流行歌曲有助于學生理解、認知和記憶音樂語言,開闊音樂視野和思維,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和提升審美情趣。在流行歌曲中,這一音樂形態多是以獨唱、音樂組合的形式展開,單結構或者復樂段的結構較為普遍,同時其音樂內容和旋律也是十分豐富的,隨著學生的接觸、認識和鑒賞作品的增多,高職學生對于音樂語言、音樂旋律和音樂風格的認知水平也會在潛移默化中提升了起來。
最后,高職學生一般不具備較高的音樂專業素養,其在感受音樂作品情感的時候往往存在一定的難度,尤其是在感受高雅音樂情感的時候,一時間難以達到預定的鑒賞和審美效果。與之不同的是,流行歌曲易學易會、通俗易通 ,其中蘊含著大眾化的音樂情感,并且十分接近于高職學生的審美水平和鑒賞層次,更容易學習、理解和認知,形成情感共鳴。當然了,流行歌曲雖然通俗易懂,也有一些作品中蘊含著消極的內容,藝術內涵和品位也不夠高,這對于高職學生的審美提升也沒有相應的效果,這就需要進行作品的科學選擇,通過相應的設置來完成既定的教學與審美情趣提升目標。
三、高職學生流行音樂審美情趣的提升方法
1.將流行音樂引入課堂,提升高職學生審美能力
在高職音樂教學過程中,流行音樂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教學內容,其內在教育意義和教學效能的發揮可以通過相應的教學創新與改革來完成,使其在于高雅音樂、高職教學體系之間搭建起交流與溝通的橋梁,為學生審美情趣提升打下堅實的基礎。為了實現這一教學目標和教學方向,教師在將流行音樂這一教學要素引入進來的時候需要進行相應的發展與變化,使流行音樂能夠滿足相關的教學需求,以王惠然的《彝族舞曲》為例,其教學過程如下:
首先,教學過程中,教師并沒有急于進行相關的教學活動,而是以一首與之相似的流行音樂作品《新彝族舞曲》(路勇改編),結合相關MV作品進行音樂鑒賞教學過程。
而后,教師可以充分借助于流行音樂鑒賞的“預熱”作用,引導學生進入到琵琶獨奏《彝族舞曲》的教學過程中,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完成對知識的了解與認知。這一過程中,流行音樂不僅扮演著氛圍構建的作用,同時還是學生審美情趣提升的橋梁與紐帶,其作用的發揮只需要進行相關教學方法的創新即可完成。
最后,教師可以承接流行音樂所預熱的教學氛圍和教學環境展開相關工作,對于后續的民族音樂知識、古典音樂與現代音樂差異、中國傳統樂器演奏知識等內容進行分析,實現了整體教學效果的提升與發展。
2.創新高職流行音樂教學方法,促成流行音樂轉化升華
(1)創設情境與情感激發
情感是維系學生與教師之間和諧關系的重要基礎,良好的情感傳遞也猶如最為通常的傳導介質,快速而準確地將流行音樂知識傳遞給學生,當然了這種情感激發是建立在和諧、輕松的教學氛圍之中實現的。高職聲樂實則是知識與情感緊密連接而成的整合體,教師所營造的良好氛圍恰恰在為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高職聲樂教學過程中,巧妙地創設情境,實現流行音樂知識的情感導入,把學生自然地帶入到流行音樂教學語境中去,能夠更好地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情境設定方面,有著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
(2)流行音樂知識的升華與處理
在高職音樂教學中的流行音樂教學過程中,流行音樂不僅是一個重要的教學形態和教學切入點,同時也是一種十分重要的教學內容形態,這也就為教學知識模塊的設置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現有的流行音樂作品進行相應的節奏變化、重新填詞或者演唱創新,實現“舊瓶裝新酒”的發展與變化。經過了這一變化過程,流行音樂作品也會變得更加具有生機、活力和適應力,成為高職聲樂教學的重要力量。
3.積極開展課外鑒賞活動,實現審美情趣的逐步提升
從目前高職學生的學習情況來看,較為充分的課余時間和流行音樂鑒賞機會成為一大優勢,這也成為學生審美情趣提升的重要機會。在具體的教學設置,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課外流行音樂鑒賞的活動契機,引入廣播站、自媒體、班級博客、局域網等傳播平臺,設置專門的流行音樂傳播板塊,固定時間、固定板塊、固定風格的展開傳播活動。與此同時,高職院校的常規活動形式,如:校園文化藝術節、校園流行音樂大賽、校園迎新晚會等等,均成為學生演唱、學習、鑒賞、評判流行音樂的重要機會,可以利用這一系列的教學機會進行設置,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學生的鑒賞能力和音樂審美情趣。
結語
在社會生活中,流行音樂是一種較為獨特的音樂形態,其音樂作品往往是適合當前流行的音樂標準,旋律簡單、朗朗上口,適合了大眾的審美口味和審美情感,能夠更為容易地表達大眾的情感以走入他們的內心深處,這對于正處在青春期的高職學生的審美情趣培養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值得一提的是,流行音樂較為深厚的學生基礎,能夠充分代表當前社會生活中較為流行的審美趨勢和社會文化,并且使得很多的流行音樂作品成為代表大眾流行文化的經典。基于此,筆者針對于高職學生的現狀,分別從課堂教學轉化、音樂教學方法創新、課外鑒賞活動開展等三個方面提出了流行音樂審美情趣提升的策略,以期待能夠促進高職學生的全面發展與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任海蘭.高校流行演唱教學現狀淺析與思考[J].大眾文藝,2010(1).
[2]晁岱健.流行音樂與市場[J].藝術百家2007(1).
[3]王新嬌葛朝暉. 流行音樂是一個良好的教育平臺[J]. 科教文匯,2008(11).
[4] 蔡丹丹.讓流行音樂走進課堂——流行音樂在我國基礎音樂教育中的影響和作用[J].大舞臺,2009(3).
[5]劉鵬.流行音樂及其教育淺探[J].龍巖師專學報,2004(5).
[6]馬惠娟.提高高校音樂欣賞課教學質量對策研究[J].工會論壇,2008(6).
[7]] 李萍. 充分發揮通俗音樂在欣賞課中的作用[ J ] . 職業時空,2009(4).
作者單位:湖北省江漢藝術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