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偉
[摘 要]體育課堂師生互動頻繁,如何將教學藝術介入師生互動之中是體育教學需要重點考量的問題。優化教學情境、引入游戲、訓練多元化,從教學各個角度展開藝術教學滲透,不僅能夠塑造師生互動品質,還能夠大幅度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
[關鍵詞]小學體育 師生互動 教學藝術
[中圖分類號] G623.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6)30-073
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強化師生互動,培養學生學習主體意識,已經成為現代體育課堂教學的重要認知與共識。教師要利用多種教學手段創設適宜的教學情境,適時引入體育游戲,展開多種形式的訓練活動,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提升師生互動品質,促生課堂教學生長點,全面塑造學生體育素質。
一、優化情境,關注師生互動切入點
體育課堂教學時,教師要對教材內容展開深度剖析,根據學生學習實際進行課堂教學設計,提升學習內容和學生素質的匹配度。教師實施多種示范、利用多媒體播放音樂視頻、組織學生開展課堂演繹活動,都可以有效激發學生參與運動的積極性。小學生興趣廣泛,教師要有激趣意識,主動參與到課堂互動之中,與學生展開多種形式的交流,培養嶄新師生關系,這對提升學生主動學習的精神會很有幫助。
教師創設教學情境手段應不拘一格,利用簡單的教學器具就可以創設多種教學情境。有一位教師在低年級體育課教學時這樣創設教學情境:先將跳馬、跳箱、籃球、標槍等體育運動器具,擺放到操場的不同位置,然后組織學生展開繞障礙跑,劃定不同的奔跑路線圖,與學生展開奔跑比賽。在活動中,教師與學生一起奔跑,師生關系進一步改善,互動默契性也大為提升。
通過課堂互動,師生關系拉近了,課堂教學順暢了,這正是教師課堂教學所要追求的目標。
二、引入游戲,激活學生學習興趣點
小學生對體育游戲普遍感興趣,教師根據教學實際引入多種體育游戲活動,不僅會給課堂教學帶來豐富內容,還能夠大幅度提升學生參與運動的主動性。愛玩是學生的天性,學生可在玩中學、在玩中練、在玩中樂。教師要與學生一起游戲、一起運動,確保體育游戲的正常開展,這也是教學藝術的集中體現。體育游戲資源豐富多彩,教師要根據學生年齡特點進行精心篩選,以提升體育游戲的適合度,促進體育課堂教學。
教師引入體育游戲,需要觀照學生學習心理訴求。低年級學生對直觀性游戲比較喜歡,中年級對對抗性游戲有興趣,高年級則對綜合性游戲情有獨鐘,教師在具體設計時,需要做好學情調查。如中年級籃球教學時,教師可引入多種游戲活動:女生分成兩個小組,一組進行“運球接力”游戲,每人運球10米,中間出現失誤要從頭再來;一組進行傳球游戲,學生分成兩個部分,一部分投擲籃球,一部分學生負責接籃球,在規定區域內接住籃球算得分。男生組分成兩個小組,一個小組進行定點投籃游戲,計算命中率;一個小組分成兩個部分傳遞籃球,每人相距5米,傳接籃球,用時最少將籃球傳遞到終點為勝。游戲開始后,教師作為總裁判進入到各個小組進行監督。
教師引入多種游戲活動,給學生帶來不一樣的運動感受,課堂學習氣氛濃厚,學生運動充分,運動效果顯著。教師不僅是游戲設計者,在游戲展開后,還應隨時介入游戲中,為學生解決一些實際問題,無形中實現了師生互動。
三、多元訓練,促生課堂教學生長點
課堂教學要關注學生的實際訓練效果,教師需要對訓練內容、訓練方式、訓練效果等因素展開調研活動。體育訓練是一項綜合性教學活動,教師要注意聯系學生生活展開訓練設計,注重生生互動、師生互動,提升課堂訓練的有效性。在設計訓練內容時,教師要因地制宜做好訓練活動的引導,通過多種貼近學生生活的訓練活動,提高學生的體育素質。
高年級跳馬訓練時,很多女生表現得比較膽怯。教師隨即調整教學設計,將男生分成幾個小組:跳馬表現最好的小組為展示組,先由展示組進行集體展示,然后將展示組的學生分到其他小組作為“教練”,為同學講解動作要領。女生分成幾個小組,每個小組可以自由調節鞍馬的高度、踏板的距離,教師跟進保護。課堂訓練開始,各個小組快速展開訓練活動,教師負責女生組的訓練。
教師將表現好的學生任命為“教練”,增加了學生的責任感和課堂的參與度。教師專門負責女生組訓練,而且給予女生更多的運動自由,這樣能夠有效消除女生的恐懼感,使訓練得以順利展開。
影響課堂教學效果的因素有很多,課堂教學設計呆板,教師激發手段單一是重要致因。提升課堂師生互動頻度,激活學生參與運動的熱情,能夠為課堂教學注入新動力。教學藝術在體育課堂師生互動中生長,關鍵要關注教師主導作用的發揮,創設適宜的教學情境、引入體育游戲、實現多元訓練,從不同維度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體育學習的熱情。
(責編 羅 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