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翔洲
摘 要:語文素養是語文能力、語文知識、思想情感、語言積累和語感、思維品質、品德修養、審美情趣以及個性品格、學習習慣的有機結合。從導語講求藝術、創設情境和氛圍、寓教于樂化枯燥為生動幾方面研究如何提高學生語文素養。
關鍵詞:小學語文;興趣;語文素養;語感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28-0065-01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通過閱讀課文,學生學習技能、積累語言,提高語文素養,同時又能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語文是一門博大精深的課程,語文課程應致力于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要提高中小學生語文素養,必須進行語文教學評價改革,把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良好習慣作為重中之重。在語文教學中,要想發展學生的能力,教師就要精心設計教學環節,恰如其分地運用各種方式方法,吸引學生主動參與、愉快學習,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一、導語要講求藝術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語文教學亦是如此。在教學中要培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導入所教內容的環節十分重要。導入新課要有力度,新課的導語要恰到好處,一開始就要牢牢地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住,激發他們對新知識的渴望。學生只要對所學的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就能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學習當中,并取得較好的效果。怎樣才能使一堂語文課的開端“先聲奪人”呢?教學中應根據不同的內容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導入課文:故事導入、標題導入、渲染導入等等。比如在教授《鳥的天堂》一課時,可以這樣設計導語:同學們,在祖國的南方有一座著名的城市——廣州,在其以南一百多公里的地方有一個叫新會的縣城,那兒有條河,河畔有棵大榕樹,濃蔭蔽日,樹冠的面積達15畝,也就是說,它的枝葉可以蓋住兩百間教室,人們稱它為“鳥的天堂”。此時 ,同學們的表情都十分驚訝。于是,再接著講:這是怎樣的大樹?為什么把它稱為“鳥的天堂”呢?答案就在我們今天要學的課文中。運用這樣的方法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誘使學生迅速進入到“樂學”的境界。
二、創設情境和氛圍
愉快的課堂氣氛,可以使學生更好地感知思維、記憶、想象,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教師應結合教材特點,采取愉快的教學方式。北師大版語文教材內容豐富多彩,直觀性強,而且大多數課文中蘊含著豐富的哲理。要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在教學之前,教師必須先鉆研教材,充分領會所講授課文的內容,設計具體環節,在教學中組織學生逐步理解課本的深刻內涵,步步深入,并以此創設對應的情境和學習氛圍。這樣,既擴展了學生的思路,又增加了學生的想象力,使學生在情境當中受到感染。比如。給學生講解《小山羊》一課時,啟發學生開動腦筋,發掘潛藏于文中的因素。文中寫道:小雞請小山羊吃蟲子、小貓請小山羊吃魚、小狗請小山羊吃骨頭、小牛請小山羊吃青草,那么“XX為什么請小山羊吃XX?” 根據問題,啟發學生開動腦筋去思考。同學們經過考慮,找到答案:小動物們都把自己喜愛的食物拿出來給朋友吃。經過思考、引導,學生們懂得對待自己的朋友要真誠,朋友之間要懂得共同分享的道理。明白了這一道理,教師進而啟發思考:如果你是這些小動物,你邀請小山羊吃食物時會說些什么呢?這個問題立刻把學生的思維調動起來,大家積極開動腦筋紛紛說出自己的想法。接著,再拿出事先準備好的頭飾,請同學們分別扮演小動物進行現場表演,課堂氣氛再度活躍。大家爭著扮演角色,課堂教學達到了高潮。
三、寓教于樂,化枯燥為生動
一節完整的課,不但要有好的開始,而且要有良好的結束,要做到善始善終。在課堂教學中,低年級學生的具體形象思維還占有十分主要的地位,教師講授深奧的道理時不太容易被理解。因此,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作為教師,此時就要把學生的思維調整到積極的狀態,結合教學內容,巧妙地運用各種藝術手段,把課上得妙趣橫生。好的開端和好的結尾常常會給學生帶來意想不到的結果,會讓學生回味悠長。例如教授《長城》一課時,要充滿感情地進行總結:同學們,萬里長城是我國勞動人民勤勞和智慧的結晶。老師真誠地希望你們珍惜今天的美好時光,學好本領,長大了,用你們的聰明才智為我們偉大祖國的萬里長城添磚加瓦,使她更加雄偉,更加堅不可摧,傲然屹立于世界的東方。這樣有激情的總結,將知識和感情有機地結合起來,不但進行了思想品德教育,而且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熱情。
四、結束語
在教學實踐中發現,實施素質教育的途徑和方法有很多。教師在進行教學構思時,要多開動腦筋,擴展思路,緊扣教學環節,并善于發掘教材中隱藏的教育內容,做到從學生思想和生活實際出發,千方百計挖掘學生內在的潛能。還要盡可能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讓學生始終處于自主學習、主動發展的狀態,讓學生不僅喜歡學語文,而且在主動學習的過程中不斷獲得成功的喜悅。這樣,能夠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提升學生語文素養。
參考文獻:
[1]李正敏.小學語文教學中美育的途徑[J].吉林教育,2016(23).
[2]陳霞.淺談小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J].甘肅教育,2006(11).
[3]馮秀珍.淺談小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培養[J].小學教學參考,2012(36).
[4]王守亮.關注小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J].小學教學研究,20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