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治遠+陳婷+韓燦
摘 要:目前少數民族地區高校在社會體育人才實踐能力培養上面臨著諸多問題,本文在發現問題的基礎上探究提高社會體育專業學生實踐能力的措施,以期為高校社會體育專業的培養提供參考性資料,從而促進少數民族地區體育事業發展。
關鍵詞:社會體育;實踐能力;培養
1.社會體育專業發展現狀
近年來,社會體育專業在高校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但受多種因素的制約,社會體育市場并不成熟和完善,對人才的知識、素質和實踐能力有較高的要求,與高校設定的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并不完全吻合,導致畢業生就業情況不容樂觀。
社會體育專業與其他體育專業之間存在普遍的、共同的規律和特點,但也存在著區別于其他體育專業的顯著特點:表現在人才培養內容方面,以社會體育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為主;工作領域方面,以從事群眾性體育活動的組織管理、咨詢指導和經營開發為主;工作對象方面,以不同年齡階段、不同職業的社會群眾為主。
2.少數民族地區高校社會體育專業實踐培養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第一,培養目標不明確,人才培養模式落后。社會體育專業在培養目標的設立上要按照社會體育的發展需求設定培養方向。在實際過程中,許多高校對此缺乏明確的認識,導致培養目標的設定不夠科學。此外,人才培養模式較為落后,許多少數民族地區高校仍然以傳統的知識技能傳授為主。
第二,社會實踐次數和時間不足。少數民族地區高校社會體育專業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時間較短,次數較少,與其他專業體育院校相比有較大差距。
第三,缺乏長期固定的社會實踐基地。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相對落后,各高校的體育教學條件不夠完善,場館設施的利用多源于體育教育專業的需要,原有的體育基礎設施已不能滿足社會體育專業實踐教學的需求。
社會體育作為一門新興專業,少數民族地區高校在實踐培養中暴露的問題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許多高校開設的社會體育專業仍然處于摸索階段,學科發展規劃有待于進一步完善。高校領導不夠重視該學科的發展與建設,對社會體育專業關注較少,教育理念相對落后,造成與社會發展脫節現象。資金投入力度小,缺乏經費支持。此外,師資力量較為薄弱。
3.少數民族地區高校社會體育專業實踐培養的策略探究
(1)領導部門提高認識,加強重視。高校領導要提高社會體育專業認識,充分了解該專業的發展情況,積極調整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使其適應社會需求的變化,從思想上認識到社會體育專業實踐能力培養的重要性。
(2)建立完善的社會體育課程體系。培養社會體育專業的人才要確立正確的培養目標,完善社會體育課程體系。少數民族高校要完善社會體育課程體系,以學生能力培養為核心,注重專業實踐和素質拓展,將基礎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形成適應少數民族地區形勢的社會體育人才培養方案。
(3)優化師資隊伍,改善教學條件。少數民族地區高校要重視優化師資隊伍,培養社會體育專業骨干教師,加強教師的培訓與交流,提升教師專業能力。鼓勵高校教師開設實踐課程,與學生一起投身到社會體育實踐中,教學相長,相互促進,從而不斷提升教學水平,促進社會體育專業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
(4)加強社會體育專業實踐基地建設。少數民族地區高校要高度重視社會體育專業實踐基地的建設,依托學校現有體育資源完善和擴展社會體育實踐設施。努力加強與政府體育部門的聯系,為實踐基地的建設提供政策性的幫助。充分借助當地體育資源,建立友好合作關系,為社會體育專業學生提供更多的社會實踐機會。另外,少數民族地區高校之間要加強聯系,聯合舉辦學生實踐能力競賽等活動,努力提升社會體育專業學生的綜合素質。
高校在社會體育教學方面應提高認識,加強重視,建立完善的社會體育課程體系,優化師資隊伍,改善教學條件,加強社會體育專業實踐基地建設,努力提升社會體育專業學生的能力,為少數民族地區社會體育事業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參考文獻:
[1]劉 勝,朱欣華,賈 鵬.體育專業導論[M].武漢: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2013.
[2]夏德明.淺談少數民族地區體育專業實習實訓基地的建設[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5(8):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