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自標
摘 要: 人文素養的培養是小學語文教育的重要教學目標之一,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不僅是為完成語文教學任務,更是為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品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本文分析了小學語文教育中學生人文素養培養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小學語文教育中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的措施。
關鍵詞: 小學語文教育 人文素養 存在問題 培養措施
人文素養不僅包括人的品格及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還包括正確處理人與人關系和人與社會關系的能力。在小學階段,語文教育重視對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品格,從小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對學生今后的學習和人生都有極其重大的影響。要在小學語文教育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必須時刻使其受到優秀和先進文化的熏陶,使得學生時刻保持良好的品質。
一、小學語文教育中學生人文素養培養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有待改進。
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有待改進是小學語文教育中學生人文素養培養存在的問題之一。小學語文教育在理論上對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有著積極作用,但是實際上由于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存在一定不足,使得這一積極作用的發揮有限。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有待改進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傳統教育方式根深蒂固,部分小學語文教師對現今小學語文教育目標和任務的認知存在一定偏差,使得教師對教材的認識不夠充分。此外,教師在教學方法上未有突破,使得小學語文教育與傳統教育一樣局限于文字教學和訓練。二是教師在對教材進行講解時,忽視語文教材蘊含的豐富文化內涵,使得語文教學枯燥乏味,給學生對了解和熟記課文方面造成影響,嚴重削弱小學語文教育效果,更不用說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
(二)教師人文素養有待提高。
教師人文素養有待提高是小學語文教育中學生人文素養培養存在的問題之二。當前,很大一部分小學語文教師的人文素養水平有待提高,有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準確把握文章情感,導致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難以用真情實感講解課文,與學生之間無法產生共鳴;有的教師缺乏關愛學生的心,異常重視自身的尊嚴和權利,使得教學課堂氣氛低沉,學生難以全神貫注于課堂,對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不能有效進行。
二、小學語文教育中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的措施
(一)重視對教材中人文元素的分析。
小學語文本身是一門具有較強趣味性的學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對課本知識進行深度挖掘,拓展與課本相關的人文知識,積極引導學生將學習和生活實際聯系起來,更好地了解和學習課本知識。如教師在教授朱自清先生的《春》這一課文時,應啟發學生回憶大自然在春天發生的各種變化,并在課堂上分享。有的學生會想到百花齊放、鳥語花香的一片景象,有的學生會想到河畔柳樹萌芽、柳枝隨風飄蕩的景象,還有的學生會想到農田里,辛勞的農民們懷著對收獲的希望在勞作的景象。總的來說,學生只有將課本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才能對課本知識有更深刻的認識、理解和記憶。
(二)利用教材,加強對學生的人文指導。
語文學科作為學生重要的交際工具,起著思想教育的作用,能夠培養學生的思想品德,幫助學生擁有良好的個性,健全學生的人格,以及提升人文素質。語文課本包羅萬象,蘊含豐富的知識,生活中的人、事、物都有所涉及,不僅反映了人生百態,而且表達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加強對學生的人文指導,鼓勵學生多讀書、多讀好書、積累知識,并尊重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地位,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在進行《萬里長城》的授課時,可對學生進行一些提問,如“為什么我們在學習這篇文章后愛國之情會油然而生”,讓學生進行一定時間的自主思考后教師進行講解。萬里長城是我國廣大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在生產力落后的古代,在崇山峻嶺中勞動人民靠著自身的智慧和力氣筑成如今“世界八大奇跡之一”的萬里長城,值得每一個人尊重。而作為華夏子孫的一員,更應該為此感到驕傲,應該為自己是一個中國人而感到驕傲。
(三)提升教師人文素養,發揮示范作用。
教師是學生學習道路上的引路人,要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首先就應提升教師的人文素養,使其更好地發揮示范作用。一要學校重視高人文素養教師的選擇。教師的人文素養與其自身的學歷存在一定聯系,因此學校在選拔人才的時候應重視教師的學歷。但是不能一味地只看學歷,應給予應聘教師一段時間的試用期,對其在試用期的表現進行綜合評價,最后擇優選取。二要教師不斷學習,提升人文素養。學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人文素養的提升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教師應“活到老、學到老”,利用工作的閑余時間進行知識的補充和豐富;“讀好書、好讀書”,不斷進行充電學習,通過時間和書本積累和沉淀自身的人文素養,實現自身人文素養的提高。
(四)教師采取合理的教學途徑。
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采取合理的教學途徑,讓學生進行積極主動的學習。教師可通過舉辦講故事比賽、演講競賽、朗誦比賽等學習交流活動,營造良好的人文素養提升的氣氛,鼓勵學生主動表達和展示自身的風采,培養學生自我表達能力的同時,也加強語文的實踐教學,使學生在實踐過程中提升自身的人文素養。
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在小學語文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小學語文教育中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主要應從重視分析教材中人文元素、加強對學生人文指導、提升教師人文素養和采取合理教學途徑出發。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短期看能夠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長期看能夠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素質,使得我國以強大的精神力量實現國家的進步和發展,促進我國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提高我國的文化軟實力,進而提升我國在國際競爭中的競爭力。
參考文獻:
[1]李洪梅.小學語文教育中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5,02:120-121.
[2]劉小容.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的幾點思考[A].新教育時代(2015年11月總第4輯)[C].2015:1.
[3]徐金鳳.例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科學素養的培養[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09,11: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