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昕
【摘 要】高校學生輔導員,肩負著學生政治思想、素質教育、日常管理、就業指導等工作,如果輔導員的專業化水平不高,政治理論水平較低,不但不能完成引導學生的重要任務,甚至于還會引發自身的職業倦怠,有鑒于此,本文就提出高校輔導員需實行專業化和職業化提出幾點思考意見。
【關鍵詞】高校輔導員;專業化;職業化;職業倦怠
一、高校輔導員職業隊伍現狀
1.學生輔導員的專業化程度普遍不高。
所謂專業化,是指某項工作應由專門的人員經過專業的培訓,進而專門從事某項工作并不斷提高的過程。就是專門培養高校學生輔導員的專業。但現在高校學生輔導員大部分都并非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其中許多人既沒有系統的政治理論知識,也沒有承擔輔導員的實踐工作經驗,要想勝任此項工作,其難度可想而知。由于沒有受過思想政治教育的專業培訓,工作后的專業培訓不夠,所以,難以承擔起高校輔導員的工作。
2.學生輔導員的業務能力不能完全適應學生的要求。
一方面,高校的輔導員每人管理的學生一般在150人至200人,有的則達到300人甚至更多,大多數輔導員憑熱情和責任忙碌于日常管理和穩定秩序的工作,至于成為大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專家就顯得力不從心了。另一方面,輔導員是學生在高校成長最直接的引導者,學生個人在成長中所遇到的思想困惑、專業學習、職業選擇等諸多問題需要得到輔導員的正確引導,這要求輔導員應具備較強的教育學、管理學、心理學、歷史學、職業咨詢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和實踐能力。如何對學生進行有序和有效的管理,形成良好的校園文化、班級文化和校風學風,體現大學精神,需要輔導員具備較強的教育學、管理學知識,有駕馭全局和處理各種突發事件的能力。但現有的輔導員由于欠缺專業學習和有未受過專門的繼續教育,并且因為年輕實踐能力不足,使之對學生的個別教育和群體管理,對高校校園文化的營建都顯得力不從心,這與學生、學校和社會對其要求還存在著較大的差距。
3.學生輔導員的政策理論水平亟待提高。
輔導員是高校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和保證高校培養的人才成為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最直接的教育者和實施者。這要求輔導員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要有著較為深刻的認識和理解,特別是對黨在新時期的教育方針更要有深刻的領會,要有較高的政策理論水平和實際應用能力,才能在實踐中真正發揮教育者和實施者的作用。但現在高校的大多數輔導員由于前面所談到的一些原因,在現實缺乏職業上升通道,大多把精力用在以后轉業的專業學習上,忽略了政策理論的學習,這必將對高校人才培養的素質產生極大的負面作用。
4.職業倦怠。
當前高校輔導員的職業倦怠主要體現在工作熱情逐漸下降,崗位成就感逐漸下滑。許多輔導員才開始工作時,干勁十足,精力旺盛,主動性很強。但工作幾年后歷經“學校空喊、輔導員蠻干、學生心煩”,就逐漸變為缺少主動性、缺乏活力、表現為呆板和惰性,工作態度也逐漸轉為消極冷漠。這種職業倦怠的存在有可能首先表現在輔導員身體出現不適,如疲乏、失眠等亞健康狀態,嚴重時甚至導致重型精神軀體疾病。其次輔導員對工作得過且過,勢必影響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進而使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受到影響,難以培養出全面發展的大學生群體。
二、輔導員職業化與專業化的意義
從輔導員職業化專業化的關系上看, 職業化是專業化的前提和基礎。輔導員首先成為一種穩定的可長期從事的職業, 才談得上專業化的問題而專業化的過程也有助于輔導員職業的形成。
特別是在高校, 知識性專業性是獲得廣泛認同的重要因素。獲取認同,輔導員才能成為公認的職業。職業地位的確立有利于正確定位輔導員與學生的關系, 輔導員究竟應該扮演什么樣的角色, 其工作的性質和最基本的職責是什么, 特別是和自己的工作對象究竟應該是什么樣的關系, 這是在輔導員工作中一直困擾師生的問題。 輔導員長期被賦予單一的政治角色,歸屬于管理工作者,和學生處于管與被管的關系。但常見的管制和說教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模式又往往陷入被學生敬而遠之的尷尬 輔導員工作的對象是學生, 是高校中與學生聯系和接觸最多的, 學生的尊重和信服程度既是輔導員最關心的, 也是最敏感的但學生普遍關心和面臨的學業、交友、 就業、人生規劃以及由此產生的學習、經濟、心理壓力等,在輔導員這里得不到關心和幫助, 學生怎么會尊重和信服你呢?許多輔導員困惑為學生付出的很多, 得到學生的尊重卻很少,原因就在于此。如若輔導員的工作職責得以明確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 是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和指導者,和學生關系的也得以理順,成為大學生的人生導師和健康成長的知心朋友 , 是大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 , 而要真正成為大學生的指導者和引路人, 除了熱情、責任感和奉獻精神以外, 還需要有效指導和正確的引領方向,這樣的角色承擔才可能使輔導員作為一種職業和專業得到承認和尊重, 由角色迷失所造成的困惑和尷尬才有擺脫的希望。
此外由于各種原因高校德育的成效不如人意,而輔導員又處在德育的第一線與學生的聯系最多,對學生起著最直接最具體的影響,其整體素質和工作狀況對高校德育的成效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輔導員隊伍的現狀卻因其任務繁重,責任壓力重大和職業隊伍的不穩定性,以及過于年輕化的這些問題,都不能適應新時期高校德育的需要,而職業化發育不足專業化程度不高是最根本的原因。職業化專業化的建設必然要求加大對輔導員培訓的力度,建立起與輔導員師資要求相適應的政策和制度使之能夠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來,能夠憑借不斷學習和培訓積累起來的經驗知識水平和能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三、輔導員職業化與專業化的路徑
對于高校學生輔導員的建設,唯有專業化和職業化才是加強高校學生輔導員隊伍建設的有效途徑。高校應在原來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基礎上,結合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需要、大學生的特點和輔導員工作的實際,開辦能培養高水平理論素養和實踐能力的高校輔導員專業,進行人才培養和理論研究。從事高校輔導員工作的人員,必須經過專業化的理論和實踐能力培養,樹立專業意識,掌握基本的專業技能,并在工作實踐中不斷加強專業的繼續學習和培訓。現有的輔導員隊伍,應通過各種形式的教育和培訓來逐步提高輔導員的自身素質,并通過一定形式的認證來達到輔導員工作的實際需求。從職業化的層面來看,從事高校輔導員工作的人員應經過專業的學習和培訓并達到職業的基本要求,保持輔導員隊伍的相對穩定性,逐步建立輔導員工作的進入、考核、晉級、淘汰等機制,此外還應規范高校輔導員的繼續學習和培訓,根據高等教育發展的需要和大學生的特點對輔導員進行定期的考核和淘汰。
由于我國高等教育的特殊性,學生輔導員除了要對學生提供全方位的咨詢和服務外,還要加強對學生的教育和引導,使高校培養的人才,真正成為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為逐步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自覺承擔起高校的歷史責任。加強高校輔導員隊伍的專業化和職業化建設應成為一種必然。
參考文獻:
[1]梁玉蓮.論大學輔導員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教育教學論壇,2013(16):14-15.
[2]賀志軍,李崢,鄧鐵軍,韓文雅.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中國建設教育,2009(8):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