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朗吉巴
摘要:班級是每個學生在學校的家,而班主任就是每個大家庭的家長,此外,小學生的心理、生理和家庭特點決定了班主任需要付出很大的精力來進行管理工作。在教學生活中,教育大綱的要求也就要求班主任以高度的責任心和事業心去關愛學生、愛護學生,培養良好的風氣和良好的師生關系,要讓學生以一種感恩和理解的心態在班級中快樂成長,從而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和整體素質的快速提高。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
中圖分類號:G62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0-0016-01
由于小學生正處在身心健康發展的關鍵階段,所以對于班主任的工作來說可謂是千頭萬緒,怎樣有效地開展班級管理工作,為小學生的發展創建良好的氛圍,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能力和素養是廣大教育者應該思考的問題,本文探討班主任如何創新教育方法,做學生喜愛的老師。小學班主任是班級的組織者和教育管理者,是小學生健康成長的引導者,也是聯系各科任課教師的關鍵紐帶,所以說,班主任工作既是艱巨的,又是光榮的。良好的班集體是培養小學生個性綻放的沃土,在這片沃土上,學生的個性才能百花爭艷。因此,班主任應該明確自身的職責,在管理過程中不斷探索研究有效的管理辦法并應用于實踐,在考慮到小學生個性特殊性的同時,運用自身的專業素養和管理技巧,提高班級管理的水平。
1.全面了解學生情況,用鼓勵的方式正面引導學生
由于當今學生存在個性明顯的特點,所以學生在接受事物的方式和心理活動方面大相徑庭,所以需要班主任去做很多的工作來掌握全面的情況,針對不同學生制定不同的方案,然后對后續的管理工作有的放矢的開張,有效的安撫學生心理,讓學生自發、感恩的去接受班主任的管理。班主任應全面了解學生的個性品質、智力水平、知識掌握情況和家庭情況,對不同的學生制定不同的計劃,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來進行后續的管理工作。在平時的工作中,班主任應抓住小學生好勝、渴望得到認可的心理特點,去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去激勵、表揚學生,讓他們積極自發的去發揚自己的有點,以多樹立榜樣、典范的方式,去讓典型帶動大眾,因勢利導,來讓學生能更上一層樓。
2.關心愛護學生是班級管理工作的基礎
班主任對學生的關心愛護體現了其工作的正確態度和學生觀,這也是學生管理工作順利進行的力量源泉,是一切管理工作的基礎。只有真正的從學生角度出發,官學學生心理及身體健康情況,才能與學生親近,實現情感溝通和交流。通過這種方式能夠獲得學生的信任,愿意向自己傾訴遇到的問題,尋求班主任的建議,同時,還能獲得學生的尊重。從心理學方面來說,每個學生都希望能夠在學習上、精神上得到關注和愛護,尤其在陷入困境、情緒低落的時候,因此,必要的情感投入用愛去感化學生很有必要,這也是提高班級管理工作水平的保障。
尤其是要善待班級中的后進生,恢復他們的自信、激發他們的熱情。班級后進生無非包括三類:(1)學習比較困難的學生;(2)習慣自制力較差的學生;(3)學習既困難,行為習慣自制力又較差的學生。然而,他們表現出來的基本上都是自卑、孤獨、缺乏做人的自信、不合群,甚至的搗亂。通過和他們接觸、交談,交流他們的興趣愛好;談談他們的家庭情況,一些學習方法,這些有意無意的談心,能夠潛移默化地增進師生的感情,讓學生感到老師很在意他們、很看重他們,在心靈上產生歸屬感,對于他們在學習上,在行為習慣上的點滴進步,班主任都可以在班級里大肆表揚,引起大家的關注,讓他從內心產生自豪感。這種以情動人的方式能夠有效地加強班級管理。
3.加強對班干部的培養
相對于老師來說,學生更容易傾聽學生的聲音,所以優秀的學生領袖更是班級管理工作不可缺少的,也就是優秀的班干部更應該是班主任開展班級管理工作的首要條件。優秀的班干部需要有較高的個人素質,對于班風建設、班級管理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所以,班干部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了班風、學風的建設,班干部的選舉工作更是班級管理工作開展的重中之重。班主任在選舉班干部時,務必要秉著民主公平的原則,以民主投票的形式來評選,廣泛聽取學生意見,采用民主的方式,讓學生自發參與,自發選舉,讓選出的班干部能被學生擁護愛戴,并有一定的威信、信任和號召力。在選出班干部后,班主任要重視對班干部的教育和培養,要從學生領袖的角度去教育班干部,讓他們從責任和方法上均有不同的理解。在班級管理過程中,班主任要交給班干部任務,又要交給班干部方法,注重對班干部的教育和培養,重點對他們進行傳、幫、帶,鼓勵他們獨立思考,嚴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則,在班級管理工作中貢獻自己的力量,充分發揮自己的骨干和模范帶頭作用。此外,可以讓每個班干部輪流履行部分班主任職責,鍛煉他們的能力和責任心,讓他們在工作實踐中得到鍛煉,管理能力得到提高,在班干部帶領下,同學會受到無形的影響,全心身的投入得到氛圍良好的班集體中去。
4.提高班主任個人的溝通能力
小學班主任應該及時和其他任課老師、學校、學生及學生家長溝通,所以,提高個人的溝通藝術水平十分重要。第一,小學生的健康成長不單單是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內容,還需要其他任課老師的教育和引導,因此,班主任應該在課余時間多和任課老師溝通,了解班級學生課堂表現,及時發現問題便于解決。懷著謙卑的心理和任課老師共同努力,對做好班級管理工作很有利。第二,在與學生家長溝通方面,班主任在學校和家長之間起著橋梁作用,通過及時有效的溝通,家長能夠了解學生在學校的表現,優點和不足,此外,教師還能把握家長的教育思想,有效地將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結合。有的學生在學校很聽話,積極認真,勤勞助人,然而回到家中卻自私懶惰,這是小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的問題,通過溝通,教師和家長本著學生全面發展的原則,肯定優點,指出不足,最終實現班級管理的目標。
5.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提高學生自我管理能力
班級管理工作與家庭管理類似,班主任應該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尤其很多農村的孩子,家長對他們疏于管理,在班級表現中有些差異,學習成績可能會落后,這時,班主任不能單純用成績說話,表現出對他們的冷落,也不應該對成績突出優秀的學生過于偏愛,范了錯誤,任何學生都應該一視同仁,避免某些水平差的學生走向極端,破罐子破摔,而使好學生驕傲,目中無人。班主任應該積極發揮調節作用,發現差生身上的閃光點,幫助他們樹立信心,對好學生也要時常敲打提醒。
做好班級管理工作,才有利于小學生培養良好的行為和學習習慣,所以為了達到這一目標,班主任應該根據班級學生的個性差異,了解學生的基礎上,及時和學生及其家長溝通,運用科學的管理方法和教育方式,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班級氛圍,提高小學生的自我管理的能力及綜合水平。
參考文獻:
[1]陳光耀;如何管理好學生[J].管理觀察,2008年14期
[2]教育部.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10)
[3]王金蓉,小學班主任工作淺談[J].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1).
[4]李靜汶,讓學生成為班級管理的主人[J].成都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