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榮建
摘 要:教學生活化是對所學知識的基礎理論最好的檢驗方法。小學生時期,孩子的智力、思維能力等各方面的發育尚未成熟,還處在不斷發育的階段。而數學的學習對邏輯思維能力要求很高。之前枯燥、乏味、抽象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失去數學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很難達到較好的學習效果。而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對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可以使學生在生活中學習到數學知識,并將所學理論知識很好地應用到生活中去,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和學習效率,增加數學學習的樂趣。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7-124-01
知名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曾經提出“生活教育”的著名教學理論;偉大的教育學家杜威也曾指出,教學即生活。由此可知,教學活動不僅是教育事業的重要載體,更與我們的日常的生活、學習等活動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學習的主要目的就是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實際中遇到的問題。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就是對學生所學理論知識的一種檢驗方法和手段,即讓學生在實際生活的大背景下對基礎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應用,同時是激發學生積極學習數學、培養與數學相關興趣愛好的最有效的方法和途徑。
一、小學數學教學現狀分析
在我們日常的生活學習中,數學無處不在。比如商場內的商品買賣活動、集市上的討價還價、路上施工建設中所遇到的計量運算等,這些均與數學有著密切的聯系,這就充分體現了數學在我們生活中的重要性。小學時期,學生的智力發育尚不成熟,而數學的學習需要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現如今,在我國大多數城市、地區都存在教師對學生進行“填鴨式”教學方法,使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缺乏必要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在學習過程中,教師以學習成績優異程度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使學生只是為了達到老師要求的高分值而死記硬背,缺少學習過程中應有的自主性和趣味性。另外,應試教育在我國大多數地區的學校教學過程中依然存在,受此制度的影響,很多小學教師只是一味地向學生灌輸知識,培養學生的學習技巧和能力,學生也被動地吸收、接受,如此以往學生在實踐以及能力開發創新方面就會存在嚴重的欠缺,更加意識不到學習與生活之間的緊密聯系。學生在日常的學習過程中,雖然學習技能有很大進步,但在生活中,一旦離開了課本和老師,就變得手足無措。因此,加強對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非常重要[1]。
二、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重要性
眾所周知,所謂的小學數學生活化就是指通過教師的一系列指引、引導,使學生在此過程中主動探索學習的樂趣,自己去主動發現數學的學習和生活之間的聯系,遇到問題努力想辦法解決,實在解決不了的再尋求老師的幫助和指導。在這樣的一個教育背景下,學生不僅能夠很好地學習掌握數學基礎知識,還能巧妙地運用解決生活中遇到的難題,更加體會到數學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很好地促進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和積極性,達到全面發展。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對小學數學的生活化教學模式,不但可以使學生擁有主動學習的能力,不斷培養學生日常生活中觀察力,增強利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還能使學校的教學質量有一定程度的提高[2]。
三、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方法和運用
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應將所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進行講解,以便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
1、用心創造生活化的教學環境
小學數學的教學活動要以小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興趣愛好作為出發點,教學內容和方法要做到盡量的真實。比如,生活中經常會遇到加減法運算的問題。我們就可以以買水果作為出發點,小紅買了一個蘋果花了1元錢,小明買了兩根香蕉花了2元錢,最后,一共花了幾元錢?讓小學生開動自己的腦筋,在計算的過程中就是學生們很好地認識到數學和生活密切聯系的時候。這樣可以增加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積極發問,從小就將學到的數學知識很好地運用到生活中,在課堂上也必然會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2、教師應做到及時反饋、修正
生活化的教學模式并不是將數學學習等同于生活實際,而是需要教師去不斷指引、指導著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要從自身的經驗和自身實際出發,在生活中不斷引入數學知識,而在數學知識的學習過程中,又不斷將其深入到生活中去,使生活與數學學習密不可分的關系表達更加具體、明確。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對小學數學教學的生活化就是為了將學習過程中抽象的知識變得更加直觀,使學生可以切身體會、感受到,記憶更加牢固,應用也更為靈巧。在生活化教學活動中,教師不僅起到指引作用,還應該對教學活動中所出現的問題進行及時反饋并加以修正,使學生避免生活化過重,偏離了學習本該有的狀態。適時地對學生學習狀態進行調整也更有利于學生更好地學習和生活[3]。
結語綜上所述,小學數學的生活化就是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體現出知識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小學教學生活化就是通過有效組織相關的小學數學教學活動,讓學生切身體會到在生活中去,使學生很好地體驗到數學在生活中的價值所在。教學活動生活化即寓教于樂的最佳體現,這種教學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社交能力,為小學生階段的孩子提供創新和實踐的有效途徑,不斷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數學學習與生活中可以做到靈活運用,增加學生在數學學習和生活上的濃厚興趣,增強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意識,從而達到新課程改革對于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最終目標。
參考文獻:
[1] 范恒云.淺論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J].新課程·小學,2014(4):1-1.
[2] 張俊英.淺論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J].新課程:小學,2015(2):14-15.
[3] 謝稱松.淺論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J].青年時代,2016(3):197-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