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
摘 要:數學實踐活動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從日常生活和社會實踐中選擇并確定專題,用類似于科學研究的方式,主動地獲取數學知識、運用數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的學習活動。它以學生的生活和現實問題為載體和背景,著眼于促進學生個性自主和諧地發展,以學生的直接體驗和最新信息為主要內容,以學生的自主探索和主題研究為基本形式,以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主要任務。
關鍵詞:小學數學;實踐活動課;教學;動手操作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7-286-01
實踐活動課程是一種基于學生的直接經驗、密切聯系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體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的實踐性課程。是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教學教育改革的必然。那么,如何上好數學實踐活動課?我認為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數學實踐活動課的教學過程
數學實踐活動不同于數學課,但它也存在著一個教與學的問題,也有一個教學過程的問題。數學實踐活動的教學過程,就是教師指導下學生自主活動的過程,是教師的指導和學生自主活動緊密結合的過程。該過程是圍繞各個活動課題(或活動主題)的主要任務而展開的,一般地說實踐活動的基本教學過程是:選擇確定課題──制定活動方案──收集信息(或準備材料)──動手實驗(或其他實踐活動)──觀察記錄──解釋討論──得出結論──表達陳述──總結評價。這里,“選擇確定課題”實質上是對實踐活動進行定向,包括激發實踐活動意向、確定實踐活動主題;“制定活動方案”包括明確實踐活動目的、協定實踐活動程序等;“表達陳述”是指將實踐活動過程中所獲得的經驗、成果用語言、文字符號、圖表、模型、展覽等形式表示出來,并作出相應的解釋。一般是撰寫活動報告或活動體會。實踐活動的總結包括過程總結、結果分析、交流甚至答辯等活動。對實踐過程的總結,側重在學生反思探究、實踐中的得失,如。“我懂得了什么”、“我掌握了什么方法”、“我在實踐活動過程中的得失”、“我打算如何改進”等。
但在數學實踐活動的實施過程中,不一定要局限于這幾個步驟。有人把數學實踐活動確定為五個步驟:材料準備、教師示范、學生實踐、成果展示和總結評價。可見,在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中,其步驟并不是一成不變的。
二、聯系學生現實生活
數學教學是以教學系統的理論知識為主,而數學實踐活動課則好比在理論知識和生活實際之間搭起的橋梁,是以學生的已掌握的數學知識為基礎,讓學生通過實踐活動,拓寬知識范圍,并觀察和體會所學數學知識在實際中的運用。因此數學實踐活動的開展應從學生熟悉的和所感興趣的事物出發,讓學生有更多機會從周圍的事物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體會數學就在身邊,感受到數的趣味和價值,從而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如學習“空間與圖形的計算”后,可實地測量操場的面積,或對生活用品進行估測;熟練了數的運算后可開展有關價格與購物的活動;學習“小數乘除法的知識”后,可以組織學生調查、咨詢、收集有關電話、手機話費等方面的信息,運用小學乘除法的有關知識及折扣知識等解決有關話費的系列問題等。
三、注重動手操作
人的創造潛能不存在于現成的認識成果中,而活躍在發現結論的探索過程中,只有認識發展的積極活動,才能釋放創造潛能。因此教師可以借助學生愛動,對生活中的事物充滿好奇性的這些天性,讓學生在動手、動腦、動口的實踐活動中動手嘗試,參與實踐,進而激發學生創造的潛能。如在“數字的妙用”課上,我設計了“試一試施展你的創造才能”的系列活動,讓學生根據調查了解、研究發展的數字編碼知識,相互制作身份證,給聽課的老師每人編一個號碼,給全校學生編碼等。這樣的實踐活動既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又加深了學生對數字編碼的認識,學生在動手嘗試中獲得了知識,培養了大膽思考,勇于創新的能力,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創造潛能。
四、在實踐活動中增強學生的運用意識
數學課是以教學系統的理論知識為主,而數學實踐活動課則好比是在理論知識與生活實際之間搭起的橋梁,是以學生所學的數學知識為基礎,讓學生通過實踐活動,拓寬知識范圍,并觀察和體會所學數學知識在實際中的運用。因此,在設計教學內容時,教師應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和所感興趣的事物出發,充分利用學生生活環境中的人和事,適時創設環境,促使學生以積極的心態投入學習。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從周圍的事物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讓學生體驗到數學知識在身邊,生活中充滿數學,在實踐活動中理解知識、掌握知識和應用知識。并用自己的思維方式去重新創造知識,在創造的過程體會數學就在身邊,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價值,體驗到數學的魅力,增強數學意識和應用意識。
在學習統計后,教師組織學生參與貼近他們生活實際的數家禽和調查參加興趣小組的人數等實例活動,學生經歷收集數據、整理數據、描述分析數據的過程,學習畫“√”的方法記錄調查獲得的信息,學習用方塊表示統計的對象和結果,通過“從圖里你知道些什么?”“你還發現什么?”等問題,讓學生感知怎樣對統計結果進行簡單的比較、分析從而做出判斷。這樣,學生在經歷簡單統計的過程中,既能培養學生的統計觀念、應用意識和創新意識,又能鞏固知識,發展學生思維。
五、強化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
加強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是突出數學本質,提高學生數學素養的主要途徑,也是新課程所倡導的。如數形結合的思考方法、估測方法、轉化方法、統計方法等基本思考方法都是發展學生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素養所不可缺少的。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注重滲透一些數學思想與方法,并善于指導學生運用這些思想方法去解決發生在身邊的有關問題,把增強學生的策略意識、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作為活動的落腳點。如把一角的硬幣從空中向下自由落下,投擲20次,記錄出現正、反面的次數,算出各占總投擲數的幾分之幾,再填入表中。通過這樣的實踐活動,可以有效地滲透“概率“思想。
開展數學實踐活動,目的是為了將數學與現實生活實際聯系起來,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學數學,在現實生活中學數學,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為學生提供動手操作的機會,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之中,主動探索,真正成為學習活動的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