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瑩
摘 要: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是起點,小學階段的數學課堂應該培養數學的交際能力,同時需要把握學生的語言學習規律,更要考慮到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小學數學教學要與小學生的心理認知發展需求相吻合,重點放在培養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上來。
關鍵詞:小學數學;學習興趣;培養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7-294-01
蒲松齡說:“性癡,其志比凝。”即癡迷一門學科就能把它學好。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對學科的知識產生濃厚興趣,就能積極主動的去探究、發現。從教學出發,激發學習學習興趣,不但能突破傳統的教授式學習,還能深入探究,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一、激發學習興趣的重要性
1、興趣是保證學習的前提
興趣會在大腦皮層形成興奮優勢中心,此時,腦神經就會處于積極的工作狀態,不會感到記憶是一種負擔,反而會處于一種陶醉或享樂之中。自然,記憶效率就高。根據我們的經驗,學習感興趣的材料時,會忘記時間的流逝;而學習枯燥乏味的材料時,會感覺時間很漫長。興趣還會使學生保持高度注意力。根據心理學實驗,不同年齡的人保持注意力的時間是:七至十歲為20分鐘,十一至十二歲為25分鐘,十二歲以上為30分鐘。如果對學習材料發生濃厚興趣,保持注意力的時間會大大延長。興趣還引起學生對知識的認真觀察和積極思考,問幾個“為什么”,探究其所以然。據資料介紹,飽滿的興趣可以激發腦肽的釋放,而該物質是記憶與學習的關鍵性激素。興趣對學生的健康有很大的制約作用。兒童的天真活潑,其中就包含著興趣的因素。對學習充滿興趣,有利于活躍學習者的精、氣、神和身體免疫功能。
2、興趣是主導學習的因素
興趣,是點燃智慧的火花,是探索知識的動力,教育改革家魏書生說:“興趣像柴,既可點燃,也可搗毀。”如果教學方法得當,學生對課的內容發生興趣時,他們的思想就會活躍起來,記憶和思維的效果就會大大提高,反之,則把學習看成是精神負擔,效果必然降低。興趣能挖掘出學生的內在潛力。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布魯納也說:“學習的刺激力量乃是對所學教材的興趣。”歌德說:“哪里沒有興趣,哪里就沒有記憶。”
二、激發學習興趣的方法
1、上好第一堂課,激發學習興趣
剛接觸一門新的學科,大多數同學都抱有極大的興趣。如何激發學生的興趣呢?這就需要我們老師在上第一節課時,也就是緒言課,多做好課前的準備工作,精心備課。通過一系列的問題來激發他們對學習數學的興趣。事實證明,無論老師如何的認真備課、上課、批改作業、輔導,如果學生不配合,不接受,不把老師所授的知識變成自己的一切努力也是白搭。所以,上好第一堂課尤為重要。在緒言課上,對學生進行興趣、意志、態度等情感領域的教育是必要的。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的直接動力,學生對第一節課寄予很大的希望,他們懷著一顆激動好奇的心,睜大眼睛“看”數學。這種好奇正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好時機。緒言課教學中從學生生活的周圍找材料,使學生感到“數學”就在身邊。
2、增強學生自信心,激發學習興趣
一個人只要體驗一次成功的歡樂和勝利的欣慰,就會激起再一次追求成功和勝利的信念和力量。越來越多的學生,由于應試教育的壓迫時常伴隨在他們的身邊,同時家庭的種種原因,使他們受到各種歧視,這樣隨著課程的深入他們產生了懶惰的心理,失去了學習進步的勇氣和信心。由于沒有受到足夠的尊重,他們與老師、同學甚至是父母之間產生了一條看不見的“鴻溝”,面對各種批評,他們要么回避,要么沉默,更有甚者會產生抵觸之情,所以他們品嘗不到學習的樂趣,喪失了學習的興趣,出現厭學的情緒,因此一名優秀的教師在維護學生的自尊,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時應該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實際認識水平,為他們創設成功的條件,讓各位同學產生成功的體驗,同時教師要把真誠的愛付出于每一位同學。這樣通過彼此的努力來填平師生之間的鴻溝,讓學生以教學的主體出現在課堂之中,激發出自己的興趣,振奮學習的精神,使其真正地成為課堂中的主人。有一個現象常發生在課堂之中,當一位基礎較差的同學搶先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時,其它同學會對該同學的答案發出陣陣哄笑,此時,作為一名教師不應給予批評和否定。首先批評和否定會給這位學生的心理帶來一定的打擊。其次,對于以后回答問題學生的心理也會產生不小的壓力,相反,老師不應直接去否定他而應從側面去點撥他,一方面讓他認識到問題答案的錯誤根源,另一方面對于他勇于回答問題的精神給予一定的表揚,如果這樣,其他的學生也會各抒己見,這樣會使課堂氣氛更加活躍,課程的進展會更加順利,受到表揚的同學會更加積極,產生一種勇于發言的優良班風,當然學生的成績也會逐步升高。由此可見,夸獎式的評價不僅會加深師生之間的濃厚感情,還會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倍增,當然教學效果也會令人滿意。
3、緊密聯系生活,激發學習興趣
生活中的數學與學生有著密切的關系,生活中有很多現象都可以用數學知識來解釋,就像老教師所言,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教師的素質直接關系著教學效果。優秀教師上課,能根據大綱要求、教材特點和學生的知識水平,運用啟發式,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積極思考,不僅動腦,還要動手動口。因此,能夠緊緊抓住學生,引起探索,培養訓練學生的能力。這樣的教學,不會使學生厭學,出現的是生動、活潑、積極主動的學習局面。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與學的過程中把興趣的激發和培養融入到教學中去,使學生在輕松學習之余享受知識帶來的樂趣,從而提高教學質量與學習效率,減輕學生負擔,是一名教師的責任。學生素質的提高,學習氛圍的制造,教育事業道遠,需要我們更多的參與并投入其中。
參考文獻:
[1] 尤麗麗.如何培養小學生的數學興趣[J].快樂閱讀,2013(06):94.
[2] 鄒凱軼.激發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途徑[J].知識窗(教師版),2013(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