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全青
摘 要:在新課標背景下,高中教學改革已成為一種必然趨勢,更加注重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隨之,“三導一體”教學模式逐漸廣泛應用到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師生、生生間的互動增多,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積極引導他們更好地學習政治知識與技能,促進他們全面發展,有利于實現有效教學。因此,客觀探討了高中政治“三導一體”教學策略。
關鍵詞:高中政治;“三導一體”;教學策略
在知識經濟時代下,“放羊式、填鴨式”教學模式已無法滿足素質教育提出的客觀要求,導致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效率極其低下,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狀態。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模式,“三導一體”教學模式極具創新意義,逐漸被應用到高中政治教學中。在“三導一體”教學模式作用下,教師需要通過不同的途徑對學生進行“目標引導、問題誘導、練析精導”,激發他們的探索與求知欲望,促使他們積極、主動地融入新課題學習中,逐漸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
一、目標引導
教學目標是教學的靈魂,是實現有效教學的首要前提,有利于學生明確學習方向,清楚新課題重點與難點知識,提高學習效果。以“文化創新途徑”為例,文化創新的關鍵途徑、根本途徑是該章節的重點知識,而如何正確看待傳統文化、外來文化二者的融合、創新,如何在文化創新過程中始終堅持正確的方向是其教學難點。在課堂教學中,如果教師一味地圍繞課標要求進行教學,學生很難有效突破教學重點、難點,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也不高,甚至產生厭學情緒。教師需要全方位分析學生的興趣愛好、年齡特征、認知水平等,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優化課堂教學模式,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積極引導學生利用一種全新的視角去認識文化創新,調動他們已有的思維,主動思考,積極融入新課學習中,巧妙導入創新文化,優化調整教學目標體系,確保教學各環節的順利進行。結合實例,可以幫助學生更加準確地理解教材內容,準確理解當代文化和傳統文化、民族文化和外來文化之間的關系,正確認識客家文化,意識到學習、借鑒外來優秀文化的重要性,將所學知識靈活應用到實踐中,培養自身的創新精神等。在目標引導中,教師必須綜合分析各影響因素,合理設置教學目標,使其更加有效、科學,能夠有效地引導課堂教學。
二、問題誘導
在明確學習目標之后,教師需要根據章節內容,巧設問題情境,優化問題誘導方法,調動學生合作、探究的積極性,在互動交流中深入理解新課知識,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以“繼承傳統,推陳出新”為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以客家元素為切入點,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工具,讓學生觀看一些關于客家土樓的圖片、視頻,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對陌生的客家土樓有直觀印象。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已有水平巧設問題情境,比如,客家土樓有著怎樣的建筑風格、建筑類型,客家土樓具體布局特點,“陳”“新”的具體體現,借助客家土樓,談談“繼承傳統、推陳出新”的優勢,是否“繼承傳統”比“推陳出新”更重要。在提出一系列針對性問題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相互探討交流,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促使他們更加全面、客觀地了解客家文化,知道客家土樓是傳統文化的重要體現,不同于其他建筑特點,意識到“繼承傳統”與“推陳出新”同等重要。在一定程度上,學生也能充分感受到在融合西洋優秀文化后,某些客家土樓所呈現出來的全新美感,屬于客家土樓的一種創新,有利于他們完善已有的知識結構框架,豐富他們的知識面,確保教學目標的順利實現。
三、練析精導
在“三導一體”教學模式的作用下,練析精導是其最后環節,但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在該環節中,教師要從不同角度入手考查學生新課學習情況,客觀解析學生共同存在的難點,幫助他們有效突破教學重點、難點,逐漸提高他們“發現、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此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學習情況,圍繞章節教學重點、難點,精要地選擇練習題,便于學生準確理解新課內容,特別是關鍵性內容。教師要扮演好引導者、協作者、組織者等角色,引導學生精心解析對應的問題,在解析問題中,準確找到分析問題的關鍵所在,利用所構建的知識框架,層層分析該問題,為培養、提升他們的思維能力做好鋪墊,利用縱向遞進方法,引導學生靈活應用所學知識,提高自身實踐能力,借助橫向延伸方法,促使他們學會知識遷移,有效整合自身知識儲備、相關教學資源,構建出全新的知識結構框架,在練習中逐漸學會融會貫通、舉一反三,為進一步提高他們的政治綜合能力奠定基礎。
總而言之,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三導一體”教學模式的應用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師必須正確認識這一新型教學模式,充分發揮其優勢,使學生順利實現課堂教學目標,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培養他們多方面技能,為進入更高階段的學習提供有力的保障。
參考文獻:
邱宏桂.高中政治“三導一體”教學策略的實踐探究[J].教學月刊:中學版,2015(Z2):24-26.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