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緒鵬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人們對高中信息技術課程變得越來越重視。但是由于該課程教育對象與教學課程的特殊性,在很長時間以來,并沒有取得顯著的教學成果,這就嚴重影響了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的開展。目前,關于信息技術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教學的組織形式和方法上,在教學方法上討論比較多的就是任務教學法。所以,就如何構建高效的任務教學法展開分析討論,希望可以對教育工作者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關鍵詞:任務教學法;高效;高中信息技術課堂
任務教學法就是在學習信息技術知識的過程中,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圍繞一個中心主題,以提問問題的方式,學生對學習資源的積極主動的探索,進行自主、互相合作的學習,在完成特定任務的同時,還可以引導學生產生一種學習的實踐活動?!叭蝿战虒W法”是一種基于構建主義學習理論的教學方法,主要體現在以學生為學習主體的教學理念,強調學生通過完成特定的任務對知識進行主動的探索。在我國新課改中,越來越多的教師關注研究構建主義學習理論,并采用任務教學法進行教學,本文就如何構建高效的任務教學法展開分析討論。
一、創設合理的任務情境
為了培養孩子對學習強烈的興趣,就要從“要我學”逐步轉變為“我要學”。教育專家曾說:“學習的起點在于思考,而思考是因為有困惑?!彼?,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勇于探索的心理特點,設計合理的任務情境,使學生從中發現問題,通過困惑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在高中信息技術課堂中,要創設與所學主題相關的任務情境,引導學生帶著真實的“任務”進入學習情境中,使學生實現積極的意義構建。
例如,有一次在模擬考試之后,我便在信息技術課前給學生創設了這樣一個任務情境:現在你們的模擬考試成績出來了,由于考試人數眾多,我們班級里的學生成績全部打亂在全年級里了,現在老師請同學們自由結成小組進行討論,如何將本班級學生的成績以及名次排列出來。這個任務分配下去之后,在上課的時候請每個小組派一名代表進行學習匯報,在每名學生完成匯報以后,要對其他同學說:“某某同學已經完成任務了!”以這種方式刺激學生以更快的速度完成,而且這樣的情境設計會使學生感到與生活聯系很密切。
二、選擇合理的任務類型,引導教學實踐
在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并不是所有的知識都適合用任務教學法,這一點并沒有引起教師的重視。因為高中的信息技術課堂,它的內容是豐富多彩、千變萬化的,所涉及的學習內容也不盡相同,雖然大部分的信息技術知識適合運用任務教學法來進行教學,但是同樣也存在很少一部分內容不適合運用任務教學法。因此,如果有某位教師對其不適合運用任務教學法的知識內容進行任務教學法的運用,最終卻取得了與自己預想的截然相反的結果,那么這位教師就會對任務教學法徹底失去興趣,認為自己的學生根本就不適合采取任務教學法來進行教學。
三、分析任務
把任務呈現在學生的面前以后,教師要根據具體的任務分析其難易程度,從而確定具體的教學方法。在提出任務之后,教師不要急于去講解解題思路,而要讓學生自行討論,然后由學生提出解決的問題,教師來引導學生逐步理清各種問題。在面對任何類型的問題時,教師切忌不能直接告訴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案,而是引導學生自主探索,獲取相關的解決資料,這樣會使學生獲得更為清晰的解決思路,從而自主完成任務。
四、完成任務
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完成任務。教師只是作為引導者,要不斷地、及時地對學生提供所需要的幫助。學生一般可以通過“自主探索”“合作學習”的方式來完成任務。自主探索就是要求學生獨立完成所有任務,在學習的過程中完成發揮學生的主動性,體驗在計算機上的成敗,從中真正獲取知識。合作學習就是為了更快地完成任務,以小組合作的形式來學習。例如,每個班級分成若干個小組,每個小組中的所有成員在一起討論,通過表達自己的見解來互相交流,這種小組合作的方式會使每個學生獲得最大化的知識。
五、評價檢查
學生在完成基本的任務之后,會產生若干種不同的作品,然而都需要判斷作品的新穎、合理性,這個過程就是評價檢查階段。在信息技術課堂上,在學生完成階段性的任務之后,教師都要對其給予不同的評價,這樣不僅可以使教師有效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還可以為學生進行進一步的指導。
在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過程中,任務教學法還處于探索階段,雖然已經取得了比較明顯的教學成果,但是仍然存在著各種各樣的缺點。因此,在實施任務教學法時,不僅要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還要不斷挖掘教師的探索能力。只有這樣,方可使任務教學法在高中信息技術的課堂上得到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魏玉鳳.建構主義理論下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模式初探[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15):54-55.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