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中強
[摘 要]執政成效關系到政黨的執政合法性,是政黨維持并鞏固其執政地位的基礎。以執政成效為視角,總結國外不同類型執政黨提高執政成效的主要經驗,對我們黨的啟示是維護和增強執政合法性,是黨取得執政成效的前提條件,開發利用好執政資源是黨取得執政成效的依托,堅持科學發展是黨提高執政成效的必然要求,政黨形象則是影響黨執政成效的一個重要因素。
[關鍵詞]國外執政黨;執政成效;主要經驗;啟示
[中圖分類號] D56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928X(2016)11-0057-03
執政成效是指執政黨執掌政權后,在執政合法性的基礎上,利用經濟、文化、政治、社會等執政資源,選取適當的執政方式,在一定時期內所取得的成果和效益。執政成效關涉黨執政地位的鞏固與民眾對黨執政合法性的認同,是任何一個執政黨無法也不容回避的問題。認真總結國外政黨執政成效方面的主要經驗,對于提高我們黨的執政成效、化解執政風險大有裨益。
古巴是美洲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孤立的處境使古巴長期生存在被敵視的狀態下。那么,一個既沒有經濟增長優勢作為政績的執政黨,也沒有地緣政治優勢的國家,到底有什么魔力能得到人民的認同呢?究其實質,不難發現,古巴共產黨成功的秘訣和力量的源泉在于民心。古巴共產黨始終把人民的利益作為執政的價值取向,把與人民利益息息相關的民生問題作為執政的重點。為贏得民心,古巴共產黨建立了嚴格的密切聯系群眾的制度,規定中央政治局委員每年至少6次到地方視察。黨政部門的公務車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一般民眾可隨意搭乘,不得拒載,否則將嚴肅處理。古巴共產黨非常重視黨員干部的廉政建設,通過根除腐敗、消除特權提高黨的公信力。古共強調,黨員特別是黨員干部要與群眾同甘共苦,不搞特殊化。在基本生活品供應方面,黨政干部沒有例外;在住房方面,領導干部沒有專門的住宅區,不少高級干部混住在普通居民區內,上下班步行或騎自行車;還規定高級干部的子女不得經商;高級干部不能在旅游飯店消費等等。
越南是現有的社會主義國家當中發展勢頭比較好的國家之一,在執政成效建設方面積累的一些有益做法值得我們借鑒。第一,通過改革增進執政成效。囿于革命黨的慣性思維和蘇聯社會主義模式的影響,越南共產黨曾一度陷入到了嚴重的執政危機當中。1986年12月,越共六大提出了全面革新的路線,把民富國強、民主、文明、社會公平作為國家的發展目標,開啟了改革開放的新征程。2001年越共九大提出了“社會主義的定向的市場經濟”概念,明確了經濟體制改革的方向。此后,越南的經濟增長率不斷上升,連續多年經濟增長達到兩位數,化解了由經濟危機誘發的執政合法性危機和信仰危機。第二,通過民主提升執政成效。越共九大第一次把民主作為國家發展的重要目標之一,2006年越共十大又強調指出,要“確保國家一切權力屬于人民”,建設“屬于人民,來自人民,為了人民的法治國家”。自1992年始,越南開始實行國會代表直接選舉制,規定選舉在全國范圍內統一進行,且必須確定在周日,保證選舉的民主、規范。第三,通過強化與群眾的聯系鞏固執政成效。強調黨與群眾聯系是黨的基本方針,把黨與人民群眾的聯系上升到執政高度。黨的高層借助新媒體與群眾“面對面”交流,開辟了“聽民說、說民懂、做民信”的新路徑,密切了黨與人民的聯系。第四,通過黨風廉政建設優化黨的執政成效。越共不斷加大反腐敗的力度,實行干部、公務員財產申報制度,黨員干部要申報個人房產情況,配偶及子女在國外自費留學的,要申報其經費來源情況。通過健全制度法規和經常性的反腐整風運動,增強了越南黨執政合法性的群眾基礎。
瑞典社會民主黨成立于1889年,1932-1976年間在瑞典連續執政44年。瑞典社會民主黨的成功秘笈來源于其重視執政合法性建設,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鞏固和擴大黨的社會基礎,獲得民眾支持。瑞典全國受雇職工的85%參加了總工會,社會民主黨一直將工會工作視為其工作的重點,利用與工會的密切關系聯絡民眾。除此之外,社民黨還把協商民主奉為圭臬,以協商民主擴大社會基礎。其次,以“人民之家”為執政理念,獲得民眾認同。瑞典社會民主黨領袖漢森將國家比喻為家庭,提出了“人民之家”的執政理念,強調以社會合作為其根本途徑,以建立平等、理解、合作與幫助的福利國家為其實質。再次,把改善和保障民生作為執政追求,獲得民眾信任。在社會民主黨主導下形成的“瑞典模式”的典型特征,就是實行了覆蓋所有人和人生全過程的社會保障體系。正是由于民生的持續改善,社會民主黨也因此擁有了廣泛的民意支持和堅實的執政基礎。
新加坡人民行動黨成立于1954年,1959年在大選中獲勝,由在野黨轉變為執政黨。人民行動黨能夠在歷次選舉中獲勝,與其注重合法性建設密不可分。第一,以群眾為本體,把黨的愿望變成人民群眾的愿望。執政伊始,人民行動黨就非常重視密切聯系群眾的制度化建設,加強與群眾的聯系與溝通。為了贏取選民的支持,人民行動黨強調代表全體人民的利益,尤其重視幫助弱者貧者,把扶危濟困作為黨為新加坡人民創建美好家園的四個支柱之一。第二,恪守功績原則,以執政績效穩固合法性。新加坡1965年走上獨立道路后,面臨著嚴重的生存危機。在人民行動黨的引領下,至2014年,新加坡人均GDP已高達56000多美元。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人民行動黨把增進民眾福祉、讓人民過上“體面”生活作為執政理念,以民為本的執政績效夯實了人民行動黨執政的合法性。第三,堅持從嚴治黨,塑造廉潔的執政形象。人民行動黨能持久地取信于民,與其廉潔奉公的執政形象密不可分。李光耀強調指出“廉潔的政治環境,是我們最寶貴的資產”。[1]
成立于1929年的墨西哥革命制度黨,在執政期內,大部分時間里政局和社會穩定,執政成效非同尋常。總結墨西哥革命制度黨執政合法性建設的經驗和文明成果,無疑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第一,重視發揮意識形態思想引導和社會整合功能,為黨的執政地位提供持續的合法性源泉。革命制度黨以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意識形態為指導,對內將維護民主、發展經濟作為執政的第一要務,強調國家在發展經濟中的主導作用,進行有利于廣大中下層民眾的改革;對外奉行民族主義,維護國家主權。這些主張贏得了人民群眾的擁戴和支持,保持了墨西哥政局的穩定。第二,通過社會經濟改革和制定適當的經濟發展戰略,夯實了執政的績效基礎。在經濟發展戰略方面,革命制度黨以經濟民族主義為指導,實行內向型進口替代發展戰略,實現了經濟的多樣化,使墨西哥由一個農礦業國家轉變為一個中等程度的工業化國家,形成了較為完整的工業生產體系。第三,建立制度化的政治參與體系,鞏固了黨長期執政的社會基礎。自20世紀30年代以來,革命制度黨建立了由工人部、農民部和人民部組成的職團系統,其中農民部的主體是土地改革中受益的農民,主要由全國農民聯合會組成,工人部主要由勞工聯合會組成,科學有序的政治參與體系,維系了政局的穩定。
(一)維護和增強執政合法性是黨提升執政成效的前提條件。最早研究“合法性”問題的德國學者馬克斯·韋伯認為,“若要維持統治的持久存在,必須喚起合法性的信仰”。[2]無論是什么性質的政黨,執政必須得到人民的同意,否則隨時都有喪失執政地位的風險。在競爭性政黨體制下,一次選舉的勝利并不意味著可以一勞永逸地執掌政權,周期性的選舉不斷考驗著政黨的執政合法性。執政成效和執政合法性相互依存,執政成效是選民是否繼續支持執政黨的重要參照,人民對執政黨的執政成效不滿意,就可以利用自己的選舉權重新做出選擇。非競爭性政黨體制下,民眾仍然是政黨的執政之基,力量之源,同樣可以決定執政黨的命運,甚至會以更為慘烈的方式實現政權的更替。因此,“非競爭性”并不是真的無競爭,如果得不到人民的持續認同,執政地位終究難保。執政黨擁有了無可爭議的執政合法性,黨的主張就能夠轉變為人民群眾的自覺行動,執政黨也不必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去維護社會穩定,維穩成本和執政成本降低了,執政成效則相應會提高。相反,如果政黨的執政合法性不足,民眾對黨的主張產生習慣性質疑,政黨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必然下降,執政成本加大。
(二)開發利用好執政資源是黨提升執政成效的重要依托。執政資源既包括經濟資源等有形資源,也包括民心資源等無形資源。黨在執政過程中不能濫用執政資源,黨執政成效的好壞與執政資源的利用效率和開發資源的廣度與深度有直接關系。首先,要發揮好思想理論資源的優勢。思想理論資源是黨取得執政成效的關鍵性資源。例如,瑞典社民黨執政成效得到人民認可,重要原因是推行“人民之家”的執政理念。對中國共產黨而言,在新的發展階段,應加強引導和教育,發揮好傳統思想政治資源潛移默化的作用。同時,以開放和包容的姿態,吸收一切有益的新的思想理論資源,不斷增強意識形態的吸引力。其次,要善于開發利用新的執政資源。一是利用好互聯網資源。善于利用互聯網宣傳黨的政策和政治主張,把握輿論導向,增強宣傳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實效性,通過互聯網加強與民眾的聯系和溝通。二是利用好非政府組織資源。非政府組織資源是執政黨聯系群眾、提高執政成效又一重要資源。通過非政府組織,黨可以了解民意、體察民情,廣泛地聯系群眾,獲得民眾的理解與支持。如新加坡人民行動黨以全國性的基層組織——人民協會為橋梁,與基層群眾建立了緊密的關系。在市場經濟的背景下,我們國家非政府組織已步入較快發展的軌道,利用好它們有助于提升黨治國理政的能力和水平。三是利用好“外腦”資源。政黨科學決策需要多學科的最新成果來支撐,“外腦”資源是順應復雜多變的時代的要求,為執政黨提供決策服務的智力資源。
(三)堅持科學發展是黨提升執政成效的必然要求。發展問題解決得如何是衡量政黨執政能力強弱的重要標準,也最能體現黨的執政成效。縱觀世界上各種類型的執政黨,凡是曾經執政成效好、人民認同度高的執政黨,在引領經濟發展方面都有非凡的表現,如新加坡人民行動黨、瑞典社民黨、墨西哥革命制度黨,等等。相反,凡是執政成效不佳、人民認同度低的執政黨,在引領經濟發展方面也必然無所作為。習近平指出:“檢驗我們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終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實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這是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是黨和人民事業不斷發展的重要保證。”[3]經濟不發展,人們感受不到黨的執政成效,執政黨有可能喪失執政地位;經濟有發展,如果不堅持以人為本,不重視民生建設和財富的公平分配,人民對黨的執政成效也不會滿意,執政黨同樣可能會喪失執政地位。好的執政成效一方面表現為經濟持續健康增長,另一方面,要求發展成果的公平分配。經濟增長是黨執政成效提升的基礎,而經濟成果讓人民共同享有則是黨提升執政成效的根本要求。
(四)塑造良好的政黨形象是黨提升執政成效的重要因素。執政形象是政黨執政成效和民心民意的集中體現,一個在人民心目中具有良好執政形象的執政黨,即使在執政過程中遇到一些困難和問題,也會得到人民的支持與理解,不至于被人民拋棄。以古巴為例。受內外因素的影響,古巴的經濟發展水平和人民的生活水平較低,但長期以來,古巴共產黨能夠與人民群眾同甘共苦,不搞特殊化。菲·卡斯特羅主席曾對記者透露,“我的工資同40年前大體持平,甚至還要少一些”,“我無意要求為我增加工資,因為幸福不是建立在金錢基礎之上的”。[4]長此以往,古巴共產黨在人民心目中塑造起了為民、清廉的執政形象,在此基礎上不斷提升執政成效。因而,我們黨應時刻牢記黨的宗旨和執政使命,密切與群眾的聯系,保持良好的黨風、政風,重塑為民、務實、清廉的執政形象,以良好的執政形象促進黨執政成效的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李光耀.李光耀40年政論選[M].北京:現代出版社,1994:237.
[2][德]馬克斯·韋伯.經濟與社會[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239.
[3]習近平.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要突出抓好六個方面工作[J].求是,2013(1).
[4]陳久長.卡斯特羅和古巴[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218.
本文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專項任務項目《建國初期黨提高執政成效的歷史考察與經驗研究(1949-1956)》(項目編號15JD710087);河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國家治理現代化視域下黨的執政成效研究》(項目編號2015BDJ002)。
作者系河南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責任編輯:劉 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