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穎
摘 要 隨著以互聯網為主的新媒體技術的蓬勃發展,高校黨建與思想政治工作迎來了新的機遇和發展,高校黨組織應該充分利用好網絡新媒體的優勢,將高校黨建與思想政治工作進一步完善,開辟大學生黨建思政工作的新疆土。本文通過介紹以新媒體為創新載體的高校黨建與思想政治工作的現狀,評定幾種以新媒體為載體的高校黨建工作實踐效果,探索新媒體為載體的高校黨建與思政工作的正確方法。
關鍵詞 新媒體 高校 黨建與思政
以互聯網為主的新媒體提升了高校黨建與思想政治工作的積極性,增強了高校黨組織的向心力和戰斗力,建立了高校黨組織實現教育與管理的新載體,有效地提高了高校黨建與思政工作的深度和廣度?;ヂ摼W新媒體有著時效性高、參與度廣、靈活方便等優點,積極推廣以新媒體為載體的高校黨建與思政工作,對于培養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團隊協作能力、綜合素質以及科技創新能力有著積極的意義。①
1 以新媒體為創新載體推進高校黨建與思政工作的意義
1.1 增強了高校黨建與思政工作的時效性
新媒體的發展給黨建工作帶來了新的契機,它更加有利于黨員了解時政,更加有益于黨員之間溝通交流,更加有助于黨員思想交流,更快提高黨員的綜合素質。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普及,網絡端點進入千家萬戶,各種網絡新聞咨詢平臺、網絡交流互動平臺、手機APP等新媒體出現在生活之中,積極推廣以新媒體為載體的高校黨建與思政工作,能夠更好加快信息傳遞的速度,提高交流的便捷性。利用互聯網這個有效的教育平臺,既符合當代大學生的實際需求,又能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隨時了解大學生的思想動態。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快捷高效的特性,推動以互聯網為主的新媒體為載體的高校黨建與思政工作是提高時效性的有效渠道。
1.2 創新了高校黨建與思政工作的途徑和方法
傳統的高校黨建與思政工作缺乏有利的工作載體,大部分是以學院或者所在系部為單位,主管學生工作的院級領導負責,黨員輔導員或者班級黨支部書記組織,完成大學生日常的政治培訓和教育工作。由于大部分高校實行分級管理,高校的大學生組織建設缺乏統一的部署,加之學生黨建工作時間不充裕,學生黨建工作效果甚微。基于互聯網的新媒體為高校黨建工作開拓了新的領地和方法,學生能隨時隨地以各種方式接受黨員思想教育和熏陶,創建多種多樣的大學生黨建與思政工作平臺,諸如黨建工作公眾號、黨員手機報、黨員論壇、黨建工作微信群等等。大學生能方便的了解時事政治要聞、黨的重大決策信息以及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相關文件精神等,也有助于高校黨組織管理者及時了解大學生的想法和日常生活,為黨組織管理者提供了良好的管理平臺,以互聯網為主的新媒體為高校黨建與思政工作開辟了新方法。
1.3 有效發揮高校黨建與思政工作的戰斗堡壘作用
高校的黨建工作是我國建設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基石,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提高大學生黨建工作的質量,發揮黨員先鋒帶頭作用,加強高校基層的戰斗堡壘作用。隨著經濟全球化,中西方文化相互滲透,對我國大學生的價值觀產生了很大影響,高校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地位受到威脅,國外敵對勢力一直對我國虎視眈眈,高校是國外敵對勢力與我們爭奪青年力量的一個重要區域。利用新媒體優勢,積極利用互聯網為主的新媒體這個創新平臺推進大學生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但增強了黨建與思政工作對當代大學生的教育作用,又提升了高校黨組織的向心力,有效加強了高校黨建與思想政治工作的戰斗堡壘作用。
2 以新媒體為創新載體進行高校黨建與思政工作的現狀
2.1 實現了高校黨建與思政工作的多樣性
網絡等多種新媒體的出現,為高校黨建與思政工作開創了更多形式和平臺。傳統的高校黨支部活動以授課或講座為主,形式單一,內容較為乏味枯燥,現在的大學生思想活躍,單一、老套的黨組織活動對大學生缺乏吸引力,教育效果欠佳,活動過后學生體會并不深刻。隨著網絡多媒體的廣泛推廣,我國大學生網絡黨建工作出現白熾化狀態,多種多樣的網絡黨建平臺如雨后春筍般出現,網絡黨建有效載體開創了高校黨建與思想政治工作的嶄新時代。
(1)創建“高校黨建紅色網站”。大學生黨建網站能夠緊密結合高校黨委中心工作,跟蹤大學生思想動態,樹立大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將社會主義信念貫穿在日常的生活和學習當中。將黨員規章制度、黨委領導重要講話、黨員保密工作、督查督辦等相關內容進行展示,在網站開辟“書記信箱”、“黨辦信箱”,實現黨委領導與學生網上及時溝通,了解大學生思想動態,利用黨建紅色網站平臺,推動大學生黨建常規工作,幫助學生進行積極分子推薦、轉正、入黨前公示等工作,開辟黨員論壇,就某一熱點問題或者學生關注的問題討論交流,對于入黨或者其他黨員活動中存在的常見問題進行詳細解答。
(2)創建“高校黨建博客”。為了提高廣大高校學生接受黨的教育,同時提高黨建方面信息的覆蓋面,黨支部可以建立大學生黨建與思政工作的博客。黨組織整合資源,搜集時事新聞、重大決策信息,針對當前國內外形勢發展相關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類文章,使得大學生能夠第一時間了解實時動態,能夠更加方便地了解到黨政新策,將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應用到平時的教育生活中,用文學感染力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培養高校大學生樹立正確的馬克思主義理想信念。②
(3)創建“高校黨建QQ群”。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利用方便快捷的交流工具來提高和強化高校學生黨建與思想政治工作的探索實踐越來越多,這已然成為新時期大學生黨員實現溝通和學習的新方法。建立黨建工作QQ群,加入入黨積極分、大學生黨員、各班級的團支部書記等,更好了解大學生思想政治情況,在線解答大學生關心的入黨問題。廣大黨員學生能夠暢所欲言地在QQ群中溝通、交流,討論環境更加輕松,大家不再受到時間、地點的束縛就能及時解決問題,也不會存在因缺席而精神傳達不到位的情況發生,QQ群的建立也有效地提高了學生黨員管理工作的效率,也提高了學生管理工作的針對性。
2.2 開辟了高校黨建與思政工作的新空間
網絡多媒體所營造的組織生活有別于傳統的黨組織生活,它更加適應時代的發展和學生的需求,為大學生提供了一種個性、自由的空間。網絡多媒體突破了時間、地點的束縛,消除了師生面對面的拘謹和隔膜,保證了黨務信息公開的時效性和可行性,提高了工作效率。這種脫離了時間地點的學習方式,不但解決了大家因課程不同難以集中的問題,更以當下流行的方式激發了大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平時輕松歡樂的氛圍中完成較為枯燥乏味的大學生黨建與思政學習,營造了良好的教育文化,建立了一個健康積極的網絡文化,為大學生黨員創造了綠色文明的成長空間和成長環境。
2.3 加強了高校黨建與思政工作的宣傳效果
以新媒體為創新載體的高校黨建與思政工作充分利用黨建網站、黨建博客、高校黨建QQ群、高校黨建微信群等宣傳平臺,有力地展現了黨組織工作特色和工作成果,有力地展現了黨組織的工作思路和工作亮點,很好地展現了大學生生活日常。通過網絡答疑、網絡調查問卷、網絡論壇等方式,提高了大學生黨群活動的多樣性、方便性,有力地宣傳了高校黨組織的正面形象,網絡平臺憑借其高效率、公開、透明的特性,有力地宣傳了黨群組織的思想動態和黨建精神。網絡新媒體是高校黨建與思政工作有力的宣傳平臺,能夠很好地弘揚和傳播黨組織的馬克思主義精神。
3 提升以新媒體為創新載體的高校黨建與思政工作效果的對策
3.1 明確以新媒體為創新載體的高校黨建與思政工作的目標
以新媒體為創新載體的高校黨建與思政工作,必須明確目標、統籌全局、配置資源、相互協作、逐級管理,一切黨建工作以服務人民為主旨,兼顧社會主義建設大局,發展經濟文明和精神文明,培養強化學生信息化管理能力。強化高校大學生網絡信息業務水平,建設一支中心明確、溝通順暢、執行力度強的網絡黨建工作體系。把網絡多媒體為載體的黨建思政工作建立在高校、延伸至高校的最深處、服務廣大高校學生、構建高校黨建與思想政治工作信息化新格局。③
3.2 強化以新媒體為創新載體的高校黨建與思政工作的陣地
以新媒體為創新載體的黨建與思想政治工作要嚴求內容新穎、形式多變、不落俗套、針砭時弊,進一步強化新媒體之間的相互融合,豐富并拓展新媒體的形式,管理并維護好黨建網絡新媒體的主陣地,確保黨建網絡多媒體中信息和新聞內容新穎。加強網絡多媒體中管理員的職責,增強網絡多媒體中黨建內容的時效性和可讀性,將網絡多媒體擴建成高校黨建工作的主戰場,建成黨群工作相互交流、學習、解決問題的新型載體。
4 結語
以新媒體為創新載體的黨建與思想政治工作開啟了高校黨建與思政工作的新紀元,充分利用網絡多媒體的優勢,可以提高大學生黨建工作的時效性和多樣性,完善和管理好新媒體為創新載體的黨建與思想政治工作機制,建立綠色生態的黨建環境,為大學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充分發揮好高校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
注釋
① 劉學茹,徐若虹.高校學生黨建與思政工作問題及對策[J].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4(6):670-672.
② 孫家澤.網絡環境下高職學校學生黨建研究[J].科學導報,2014(12).
③ 蒯正朋.和諧社會視野下高校黨建與思想政治工作的創新[J].延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31(4):106-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