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希強
【摘 要】微課的出現給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帶來一定的沖擊,借助微信平臺建構小學數學微課家校互動平臺,不僅能共享微課資源,促進學生高效學習,反饋學生學習狀況,指導學生復習,還能創建群組為學生的學習帶來幫助,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創造條件。
【關鍵詞】微課;微信;小學數學
隨著智能手機與移動互聯網的改革,全球范圍掀起了一股移動終端網絡學習熱潮。作為新型媒體的微信,自2011年1月21日發布以來,已經有了相當大的用戶群體。微信已成為當下移動互聯網上重要的社交工具,也給了這股熱潮提供了新的技術條件與平臺支撐。而微課作為當下在線教育的一種重要形式,已被全國中小學廣泛接受,也成為教育信息化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胡鐵生對微課做出這樣的定義:微課又名為微課程,它是以微型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針對某個學科知識點(如重點、難點、疑點、考點等)和教學環節(如學習活動、主題、實驗、任務等)而設計開發的一種情境化、支持多種學習方式的新型在線網絡視頻課程。可見,微課的核心是微視頻,也包括微學習任務單、微練習、微討論、微反思等輔助性教學內容,適用于移動終端學習。筆者從學生和學校的實際出發,利用信息技術的發展,借助微信平臺,發揮微課短小、高效的特點,建構了小學數學微課家校互動平臺,模式如圖所示:
為了實踐這種新型教學方式和創建多方互動平臺,在具體的策略上,必須具備共享意識,合作意識,并且使教學具有個性化和針對性。從以上各個方面的要求出發,在小學數學微課中建構家校互動平臺,設計如下策略。
一、共享微課資源與信息,促進學生高效學習
1. 及時有效地溝通平臺
微信平臺的特點就是其具有及時性和廣泛性。尤其是公眾號的應用,教師可以及時推送明天或者未來幾天的內容供學生進行前置性學習。另外,部分家長對于學生的學習情況并不了解,可以通過微課及時掌握學生接下來在校要完成的學習內容,并幫忙準備學習工具,以及有針對性地檢測之前學習的知識。所以,教師通過微課交流互動平臺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及時有效地學習,更可以協同家長檢查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促進家校雙向溝通。
2. 微課資源整合平臺
在我國,自佛山市教育局的胡鐵生提出了微課的概念,并成功舉辦了全國基礎教育微課大賽之后,微課已被越來越多的中小學教師所接受,也由此引發了制作微課的熱潮。小學數學微課在網上也已經擁有了許多資源,但其類目眾多,可以說是良莠不齊。它們所針對的對象、側重的知識點內容都各有不同,并不是所有的內容都能夠適應本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而現實生活中,要是所有的微課都由教師親自制作,無疑會加重教師的負擔,給教師制作微課的積極性帶來嚴重的影響,也浪費了網上優秀的微課資源。所以在這個過程中,要注意處理網上小學數學微課資源與教師自己制作微課之間的關系。并且要適當進行教學任務的補充,通過拓寬教學素材達到課內外知識的互補與平衡。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制作好微課,也要有寬廣的視野,以便在網上選擇合適的微課推薦給本班的學生。
案例:
在五年級下冊中的《質數與合數》這一課的教學中,來自騰訊視頻的樂樂老師在網上給我們帶來了幽默風趣、通俗易懂的一節數學微課。知識點就是何為質數何為合數,用邊長為1cm的正方形拼長方形,2個正方形有一種拼法,那么3個呢?4個呢?5個?6個?7個?8個?9個?各有幾種不同的拼法呢?思考是不是越多越好呢?總結只能拼出一種的也就是只能分解為1乘以自己的數就是質數,還能分解為別的乘法算式的數就是合數。
在這節微課上樂樂老師用幽默的語言,趣味的拼圖方法闡述了質數與合數的概念,清晰明了、簡單易懂,又能極大地激起學生的興趣,不能不說是一節優秀的微課。諸如此類的優秀微課,教師要善于去挖掘,閑暇時更要多多關注中國微課網等權威網站,適當為自己減輕負擔。
3. 個性化教學指導平臺
一個班的學生學習水平總是參差不齊,有些學生接受能力強,教科書的內容對他們而言過于簡單;而有些學生接受能力偏弱,對于書本上的要求也有點吃緊。根據這一現象,筆者在微課當中會根據新授課與講評課的不同,對他們進行區別對待。對于新授課,筆者將兼顧大部分同學的需求,上傳適合本班大部分同學的微課材料。因為對于新授課來說,教學目標的設定應該適于大部分同學,以保證課堂之中所有同學對于微課內容都有問可提、有話可說,保證大部分學生都能達到學習目標。而對于講評課,筆者設置了等級不一的微課材料。比如,一顆星表示的是所有同學都要達到的要求,兩顆星表示的是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進行選擇,三顆星表示的是挑戰題,學生和家長可以共同參與并選擇適合自己的微課。
案例:
在五年級下冊《2、5和3的倍數特征》的練習中會有這樣一道題,判斷下列數分別是2、5和3誰的倍數?210、243、735、654、298、1209像這種題目錯的人比較少,但是往往也會有同學出錯,為了補差,同時兼顧培優,筆者設計了這樣三個微課:
★級:(1)判斷下列數分別是2、5和3誰的倍數?210、243、735、654、298、1209(2)講解原因,方法小結(3)達到輔差目的
★★級:(1)判斷以下各數哪些分別是2和5,2和3,3和5共同的倍數?并說說它們有什么特征?210、243、735、654、298、1209(2)講解原因,方法小結
★★★級:(1)在以下各題的橫線上填上合適的數,使他們同時是2、5和3共同的倍數:21__、7__0、89__ __、__1250(2)總結2、5、3它們共同的倍數有什么特征?你能舉幾個例子論證嗎?(3)講解原因,方法小結(4)達到培優目的
將微課標示星級,便于不同層次學生進行選擇,也讓微課變得更加具有個性化。
二、反饋學生學習狀況,指導課后復習
微課資源與傳統課堂最明顯的不同就是,傳統課堂你走神錯過了,那就真的錯過了。而微課視頻有著可重復、可停頓的特點,對于小學生復習有著極大的幫助。
1. 整體評價,幫助學生明確共性不足
對于小學數學來說,學生的學習具有共性,總會有一些單元大家都學得好,而有些單元都學得不好。教師使學生明確單元學習的共同難點,并引起學生的重視,幫助學生自己進行合理的分析,進而查找原因。學生可以通過重復利用微課進行單元性的有效復習。
2. 個體評價,做到針對性復習
學生需要清楚自己當下的學習狀況,而實際上學生可能并不清楚自己學習上的不足。通過微信的溝通,有針對性地發送學生某一節、某一個知識點的不足以及需要觀看的微課視頻,做到針對性復習,能夠及時高效地查漏補缺。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做好與學生和家長的溝通。針對不足之處,教師要求家長進行監督與輔助教學。
三、建立群組,討論幫助
1. 學生群
學生根據教師發布的微課進行話題討論,進行相互之間的交流互助。可以在課后,也可以在課間,開展討論。針對某一個話題,或者針對某一個知識點,彼此交流感受和體會。可以請教,還可以進一步引申知識點、升華學習境界。
2. 家長群
建立家長群,更能有效地進行家校溝通協調,使家長成為教師的助手。家長可以對微課進行反饋并幫助教師監督學生及時學習微課內容。
將微課引入微信當中,建構一個小學數學微課的家校互動平臺,對家長、教師、學生而言都是雙贏。通過微信,教師能迅速傳播微課,共享微課。家長可以得到教育指導,幫助監督、輔助孩子學習。而學生則可以在平臺當中進行良好的前置性學習和課后復習。這樣做能真正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胡鐵生,黃明燕,李民.我國微課發展的三個階段及其啟示[J].遠程教育志,2013(04).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3]張艷瓊.微博在教學中的應用探微[J].現代教育技術,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