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慧娟
摘 要:本文首先對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企業文化進行追問和檢索,說明建立本土企業文化的必要性,進而反思西方企業文化的局限,提出返本開新的理論準備,最后從價值信念、禮儀與慶典等方面探索建立本土企業文化的幾個著力點。
關鍵詞:企業文化;本土;返本開新;信念價值
“企業文化”的概念如同現代企業管理中的諸多管理體系一樣是從西方引進的。1982年兩位美國學者在他們那部產生了巨大影響的著作《企業文化》中把存在于商業的理性與技術外表之下的那股力量稱為“企業文化”,自此這一概念得到了企業界的廣泛認同。在我國,企業文化也被認為是號召企業人及相關利益群體為共同的事業信仰而前行的能力。中石化集團公司在向世界一流能源企業這一目標奮斗的過程中,具有民族特質的、厚重的企業文化將是不容忽視的力量。
1 建立本土企業文化的必要性
1.1 深層追問:經濟全球化是否等于文化的全球化
今日中國,已經全面加入全球化的進程,正在發生著經濟、政治和文化上的一系列重大深刻變化。但必須清醒認識到的是,加入全球化,與其說源于我們自由主動的選擇,不如說是被卷入了這個進程。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們是否能夠認為經濟全球化等于文化的全球化?或者說經濟全球化會不會最終導致文化全球化?我們逐漸放棄堅守、傳承、培育自己的文化活力。一個假設,如果美國經濟從世界經濟的火車頭位置退下來,中國經濟高速增長到這個位置,由中國經濟拉動世界車廂,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企業文化勢必不能缺場。反過來講,有沒有強盛的文化生命力,關系到能否真正當火車頭。
企業是實現經濟增長的器官,在西方思想的沖撞下,中國的企業文化時至今日依然處于一種混沌朦朧的狀態而沒有沉淀成自身特色,有的企業甚至連什么是企業文化都沒有搞清楚就移花接木地迅速嫁接了西方企業文化。
1.2 現實表現:企業文化的誤區
雖然企業對于文化建設更加重視,然而普遍的現狀是,很多企業沒有真正建立自己的本土文化,一是容易走入企業文化政治化口號化的誤區,提出的價值理念僅僅是人云亦云的“口號”,如千篇一律的“團結拼搏”等,空洞,缺乏真實和生機,并不能給予信念支撐。二是容易走入企業文化表象化的誤區,在企業文體活動開展的實際過程中,一些文化活動過于倉促和追求短期效應,其中彰顯的價值觀還沒有真正植入員工的內心中去,成為其內在動力。
2 建立本土企業文化的前提和準備
2.1 反思:西方企業文化的局限
西方企業文化倡導自由競爭,追求資本的增殖,它通過交換而不是強制的方式,把一切人力、物力組合進社會化機器大生產;通過發展社會生產力的方式積累相對剩余價值,發展交通、通訊、信貸,激勵教育、科學為直接的生產過程服務;通過競爭,瓦解著一切傳統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激發起一切人的致富欲望,并把市場交換推向全世界。但是,我們也要看到這種資本征服的自由是否是人類追求的自由價值。在資本席卷一切的力量之下,渺小的個體生命感到無力。在這個工具理性的世界,過去激蕩在歷史和文學中的那種人之靈性、厚重情感逐漸消散。科技被欲望挾裹著,更肆無忌憚對自然界進行攫取。
2.2 返本開新:根植在自己的土壤中
今天當我們去閱讀先秦典籍的時候,我們會發現:這里沒有判斷演繹、沒有概念推論,有的是很高的文學價值、宏大的境界、生動的故事形象。所以當我們去讀中國典籍的時候,我們不是在讀那套概念體系和理性邏輯,我們是在讀自己的生命感受。這里能夠看到和西方文化根基處的區別:我們認為真理一開始就原始地發生在我們的生命情感里,而不是在“純粹理性”中。基于“理性”的西方文明開創了工業時代和資本征服世界的自由,然而我們更不應放棄屬于中國的這種基于感性生命的生活信念、生命理想,這是一種貼近大地的文明,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不應放棄這種感性生命的精神。這是我們這個民族遠古的智慧。
3 建立本土企業文化的著力點
3.1 價值信念:文化的基石
價值信念或者叫做企業精神,包涵著一個群體共同的意義和追求,它是群體凝聚力最集中的表達。例如美國把整個國家的價值表達鐫刻在美元的硬幣上,是一句簡短的話:In God and Liberty, We Trust! 中文意思即“我們信仰上帝與自由”。中國歷史中當然也有這樣簡明而又撼動內心的精神概括,如宋代大學問家張載把儒家的立身之道概括為:“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事開太平。”這句話不知激勵了多少人為之奮斗,建立不朽功業。一個民族的發展需要民族精神作為支撐,一個企業同樣需要一種精神來凝聚力量。
價值信念在表面上雖然抽象,但實際上卻是非常地深入生活的根基的東西。并且一個企業的價值信念,只有在深入員工的文化生命和生活理想中才能提煉出來。設計院在開展女工工作中提出了“鐘情設計,綻放美麗”這個精神概念。事實上它的提出是在深入了設計院高知識高學歷這一女性工程設計師群體,深入她們所面臨的高負荷工作和挑戰、自強的精神和那些不俗的業績、壓力以及對身心健康的關注,在深入了這些之后提出了這個概念,圍繞這個主題開展的活動也證明了它的感召力,女員工認為它道出了她們的驕傲和深藏的激情。
3.2 故事:文化的口述史
故事承載著文化的價值觀,收集故事和講故事是我們的天性,企業故事同樣是文化的具體體現。它抓住的是員工那些非凡的表現,有時還會關注于錯誤,故事在創造文化的焦點、方向和凝聚力上有著神奇的魅力。
更進一步而言,故事中有我們情感傾向,故事是我們的文化習慣。同樣地,故事是一個企業的口述史。應重視保存和傳遞那些真實的勇敢的給人啟發的故事,同時這也是保存一個企業的歷史和未來。
3.3 禮儀與慶典:文化在行動
企業文化看不見摸不著,但可以通過文化習俗和文化行為表達、分享和傳承。慶典是一種文化儀式,設計院會在元旦、春節、七一建黨節、國慶等節日前夕開展形式不一的慶典活動。或者是舉行文體活動比賽,或者是座談聯歡,還有年終的全體員工大會餐。禮儀把時光結合在一起,它們形成了紐帶把人們聯系在一起,甚至是艱難時期。至少優秀的企業,會定期舉行典禮,讓員工們歡聚一堂,和儀式一樣,這些活動具有象征性的意義。它加強個人之間的聯系,營造理解和尊重、體貼、關愛和給予彼此溫暖的機會。
4 結語
通過簡明而又撼動內心的精神概括,通過積累培育特色鮮明的文化習俗,形成一種整體性的連貫的文化活力,在民族文化的深厚根基中,形成真實的理想和力量,并讓它們在今天結出新的果實。這也是對傳統與創新之間關系的理解。在這樣的基礎上,不斷追求理解與開放的境界,逐漸提升真實、良知的格調,逐步促進企業文化的突破與重塑,思想觀念的更新與融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