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鈺
摘 要:隨著我國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不斷完善,只有理清發展思路,才能對未來的發展做出規劃。因此,本文從分析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歷史入手,著重闡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當代價值,并聯系實際,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的展望。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當代價值;回顧與展望
思想政治教育作為提升國民素質的主要途徑之一,保證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同國家的發展方向相一致,同時必須符合當前我國社會精神文化的基本需求,才能發揮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1 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的回顧
(一)學科發展的歷史進程
在我國古代的教育中,思想教育就占據了重要的地位,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現代的學科發展也步入了新的時期,我國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正式將思想政治教育立為本科學科,開啟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學科發展歷程,但是由于當時政治環境過于復雜,使得學科的發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不少進步人士捍衛馬克思主義,堅定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路線,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與社會學、人文學、自然學共同構成了科學體系,并由此產生了諸多著名的學術論著,為我國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隨著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的不斷發展,人們意識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作為思想觀念與行為規范重要的教育學科,思想政治教育在國民素質的提升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為此,國家不僅將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發展設立了專門的單位,同時還建立了國家重點學科保護機制,為我國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近年來,由于國家重視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并頒布了一系列的政策要求作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理論,同時將馬克思主義理論作為一級學科,推進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使得我國思想政治教育步入了輝煌時期[1]。
(二)教育內容的發展過程
我國在建立思想政治學科之初,就構建了教育教學結構,但是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教育教學的內容增添了時代的特性,豐富了教學框架。我國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發展過程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一是理論部分,對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研究從未停止,并跟隨時代的發展不斷予以補充,盡管目前對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未形成統一的認識,但是基本都將教育內容同馬克思主義與國家政策要求結合在一起;另一部分是教學框架研究,目前,學術界認為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體現功能價值,要引導學生的思想發展,培養學生獨立的人格。
2 思想政治教育的當代價值
(一)理論建設
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內容就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始終貫徹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理論,并發揮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指導意義,為構建我國特色社會主義與適合我國發展的思想政治學科提供了基本的發展方向。在信息技術不斷創新和發展的當下,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外來文化的影響,對當代社會群眾的思想政治產生了一定的沖擊,只有發展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有助于理論體系的建設,才能滿足于當下社會多元化的精神需求,才能將思想政治教育作為理性工具,不斷指導社會的發展[2]。
(二)實踐改革
思想政治教育作為德育教育的重要內容,在開展形式上必須要重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區別于其他學科理論體系的建立過程,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從一開始就伴隨著文化運動的發展而發展,且由于我國社會發展的現狀,不斷探索特色社會的構建方式,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能夠有助于實現改革,在不斷的探索中逐步形成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將實踐與理論的發展同步進行,以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促進我國德育教育的改革,促進我國社會精神文化的變革,助力于構建和諧社會。
3 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的展望
(一)思想政治教育體系的構建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提升心理素質及文化素質,因此,未來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的主要方向集中在思想政治教育體系的構建方面,只有健全思想政治教育體系,才能發揮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才能引導學生的思想覺悟以及個性發展方向,才能滿足于當代社會的精神文化需求。另外,構建思想政治教育體系,還需要從人才隊伍的建設方面入手,必須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師的素質要求,明確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質,在實踐中不斷補充和發展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國民的素質,促進國家意識形態的建設[3]。
(二)重視自主發展與創新發展
未來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須要重視自主發展與創新發展。自主發展表現在思想政治教育必須要擴充實踐的內容,要注重加強與心理學、社會學、倫理學的聯系,不僅要將教學放在課堂,同時也要加快社會教育的進程,讓思想政治教育走出教室,融入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發展主要表現在對理論與實現的相互轉化上,只有實現理論與實踐的有效結合,才能發揮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在實踐內容以及開展形式上要勇于創新,積極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發揮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結語:我國思想政治教育從改革開放時期就開始發展,近30年的發展歷程,使得我國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不僅提升了國民的素質,同時也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礎,因此,未來的思想政治教育發展必須要以構建教育教學體系為主,重視自主發展與創新發展,只有這樣,才能發揮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黃河,鄒慧,劉蔓萍.回顧與展望:2014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熱點分析——基于人大復印資料《思想政治教育》全文轉載文章分析[J].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02(06):12-18.
[2]王孫禺,謝喆平.學生輔導員制度與“紅色工程師治國”——中國高等教育中一項政治精英生成制度的考察[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13,02(06):18-29.
[3]李斌雄.思想政治教育專業人才培養和學科建設發展的主要經驗——以武漢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專業1984-2004年的發展為例[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6,03(1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