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波
【摘要】目的 探討預見性護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靜脈溶栓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8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護理方法不同,將其分為Y組和Z組,各24例。Y組采用預見性護理方法,Z組采用常規護理方法,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滿意度以及投訴率。結果 Y組患者的滿意度高于Z組,Y組患者投訴率低于Z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心肌梗死患者靜脈溶栓時實行預見性護理,能有效提高患者滿意度,降低患者投訴率,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預見性護理;急性心肌梗死;靜脈溶栓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6.16..01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狀動脈持續性缺血缺氧引起的心肌壞死,死亡率較高,其治療措施主要是通過靜脈溶栓技術及時的開通受阻的血管,然后對心肌進行再灌注,以此來減少死亡率,有效的避免各種并發癥的發生。在心肌梗死患者進行靜脈溶栓時,對其實行預見性護理能夠有效地提高護理質量以及患者的滿意度,有利于相關疾病的治療[1]。本文選取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8例作為研究對象,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8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護理方法不同,將其分為Y組和Z組,各24例。其中Y組男13例,女11例;年齡38~72歲,平均年齡(55.5±9.5)歲;體重52~75kg,平均體重(63.5±6.7)kg;病程15~23天,平均病程(19.5±2.5)天。Z組男10例,女14例;年齡36~79歲,平均年齡(57.5±18.5)歲;體重50~74 kg,平均體重(62.5±7.8)kg;病程12~21天,平均病程(16.5±4.5)天。兩組患者性別、年齡、體重、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方法
Y組采用預見性護理方法;Z組采用常規護理方法。具體如下。
1.2.1 強化護理理念
在預見性護理之前,應該聘請專業的護理管理人員對預見性護理人員進行定期的培訓,并且開展相關講座,讓護理人員接受更多的專業培訓,掌握更多的專業知識,同時還要制定合理的護理方案,強化護理人員的護理理念[2]。
1.2.2 加強靜脈溶栓時的護理
靜脈溶栓時的預見性護理能夠有效的縮短治療時間,幫助醫生快速的完成治療工作。在進行護理時,要按照醫生的要求快速的準備靜脈溶栓所使用的藥物,并且密切的觀察藥物的使用效果以及患者的癥狀表現,若出現異常情況,應該及時通報醫生,保證患者的病情能夠得到及時的控制,減少并發癥的發生率以及患者的死亡率[3]。
1.3 評價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的患者滿意度與投訴率,患者滿意度分為非常滿意、比較滿意、不滿意。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患者滿意度比較
Y組的患者總體滿意度為91.7%,高于Z組的66.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投訴率比較
Y組的投訴率為4.16%(1/24),低于Z組的24.8%(5/2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預見性護理的優點在于能夠提前預見患者的病情以及即將發生的癥狀,提升患者的滿意度,提高工作效率以及工作積極性,實現效益的最大化。預見性護理能夠讓患者及時的接受治療,避免治療過程中出現并發癥,穩定患者的病情;能夠提升患者的滿意度,護理人員能夠及時的預見患者的病情,對患者進行全方位的護理,大大降低了患者的投訴率[4]。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Y組的患者總體滿意度為91.7%,高于Z組的66.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Y組的投訴率為4.16%(1/24),低于Z組的24.8%(5/2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預見性護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靜脈溶栓中,效果顯著,可以提升患者滿意度,提高工作效率,為臨床護理工作提供了有力的證據,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王 靜.3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靜脈溶栓治療后的早期康復護理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5,(35):263-264.
[2] 張淑春.預見性護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靜脈溶栓中的應用[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6,16(9):220-224.
[3] 葉 芹.預見性護理對急性心梗患者溶栓效果及心理狀況的影響[J].中外醫療,2015,34(26):146-148.
[4] 歐陽間英,謝梅卿,邱月平,等.預見性護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療中的應用[J].吉林醫學,2015,(17):3904-3907.
本文編輯:孫春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