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永龍
摘 要:在新課程背景下,明確指出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從生活出發,緊密聯系生活,創設生活情境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基于此,我從多年的經驗談談自己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新課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要重視從學生的生活實踐經驗和已有的知識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這句話說明了數學教學的生活性,體現了“數學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數學教學,只有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在生活中學數學、用數學,數學教學才能煥發生命活力。
一、探究生活問題,培養綜合素養
新課程倡導教師“用教材”,而不是簡單地“教教材”。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現有水平,在領會教材編寫意圖的同時,不受教材的約束和限制,學會靈活地處理教材,改革教材中的不合理因素,適當增補、調整教學內容,使教學內容向現實轉變。教師要創造性的用教材,教師要融入自己的科學精神和智慧,對教材知識進行教學重組和整合,選取更好的內容對教材深加工,設計出活生生的、豐富多彩的課來,充分有效地將教材的知識激活,形成有教師教學個性的教材知識。如張老師帶60元錢,買了7支鋼筆,每支8元,還剩多少元?這樣一道例題時,就把例題改編成“張老師到商店買‘六一兒童節活動獎品,準備買7支鋼筆,每支8元,只帶60元錢夠買這些鋼筆嗎?”由于改編后的問題具有現實意義,但又不能套用哪一類問題的解題規律,迫使學生自己去動腦筋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結果學生發現多種解決問題的辦法。除了應用60-7×8=4(元)進行比較外,不少學生還想出了別出心裁的方法:用60÷7=8(元)……4(元)和60÷8=7(支)……4(元)兩種假設的方法進行推斷,得出60元錢夠買每支8元的鋼筆7支。這樣的設計,將教材中缺少生活氣息的題材改編成活生生的題目,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應用數學的能力。
二、練習貼近生活,提高實踐能力
教育學認為,適度的練習是鞏固學生知識,培養學生基本技能,發展學生思維的必要手段,也是檢測教師教學效果的重要途徑之一。在新大綱中明確規定:應使學生“初步學會應用所學知識方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知識的掌握、技能的形成、智力的開發、能力的培養,以及良好學風的養成,必須通過一定量的練習才能實現。課后練習是學生理解、鞏固和掌握所學知識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課后練習的生活化,可以引導學生把所學知識運用于生活實際,可以促進學生的探索意識和創新意識的形成,培養學生初步的實踐能力。如:學習“長方體的表面積的計算”一課后,我布置學生回家測量家里客廳的長和寬,求出客廳的面積,再測量一下地磚的長和寬,并算出它的面積,最后估算一下客廳里鋪這樣的地磚需要多少塊?如果一塊地磚50元,一共需要多少錢?我在教學中又開展了“設計你的臥室”數學活動,在這個活動中,要求學生先做好地面的設計,包括家具擺放的位置,還要選擇適合室內空間的地板、家具、粉刷墻壁和天花板的涂料、電器等。設計好圖紙后,再做市場調查,通過各種途徑調查建材規格、型號、價格等一系列信息。在這些活動中,學生既能將已學知識應用到實際中去,又要考慮實際生活中的各種問題,這就大大提高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創造力,使學生興趣盎然,親近數學,真正讓數學走近學生,讓數學走入生活,培養學生“用數學”的意識。學生在學到知識的同時,自然而然地增加了情感體驗。
三、運用生活經驗,解決數學問題
我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曾經說過:“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日夜之繁,無處不用數學。”這是對數學與生活關系的精彩描述。
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是學習數學的最終目的。《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現實中去,以體會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這就是要求我們把課本知識與社會生活實踐緊密的結合起來,讓學生在生活實踐中主動地觀察、思考、分析、揭示規律,再用于指導生活實踐,體驗研究的價值,感受數學的魅力所在。學習數學知識,是為了便于更好地去服務生活,應用于生活,學以致用。因此,每一次學完新課后,我就編一些實際應用的題目,讓學生練習,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如學生在學習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以后,我讓學生在自己的照片上裝飾精美的邊框;在教學完“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后,讓學生回到家里去計算一下金魚缸(長方體的)、紙板蘋果箱、火柴盒外盒的表面積,讓學生回家測量自己臥室的長、寬、高,并計算出墻面的面積和地板的面積是多少;學習了統計知識和百分比應用題,讓學生去統計本校學生人數以及男、女生比例,這樣既能有效地培養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又能讓學生在實踐中培養探究學習的習慣。將學生所學的知識返回到日常生活中去,又從生活實踐中彌補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自然滿足了學生的求知欲,同時也讓學生在生活實踐中學會了解決數學問題。
數學源于現實,寓于現實,用于現實。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挖掘生活中的數學,從生活實際中引出數學問題,讓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在實踐體驗、實際生活中嘗試到學習數學的樂趣,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價值,體驗到數學的魅力,讓學生自覺地把數學知識運用到各種具體的生活情境中,把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有意識地貫穿于教學的始終,才能使學生的數學素養得到真正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