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亞捷
摘要:隨著中國的設計不斷地與國際接軌,出現在國際設計的大舞臺上,并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國際化的過程中,中國設計師也將中國的本土文化帶向世界,形成了設計本土化的現象,越來越多的國際設計師對于淵源流長的中國文化產生濃厚的興趣,并運用到設計中去,在成衣設計中更是如此。如今對于中國元素在設計中的運用,設計師們也不僅僅是流于表面的裝飾,而是更深層的去領會元素背后的深層內涵,試圖用設計詮釋文化,將其抽象化,從而達到更高的境界。
關鍵詞:中國元素;成衣設計;抽象化;流行趨勢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何為中國元素:成陽先生在《‘中國元素論》上總結,從學理層面上辨析,“中國元素”應定位在中國獨特文化(傳統與現代)環境外在有形符號和內在無形精神的物質載體上。外在有形的物質載體就是自然與文化符號。內在無形精神的物質載體分兩個層次,一是無形文化的行為方式,二是精神文化。將其概括來說就是具體的中國元素與抽象的中國元素,在中國傳統表達方式中也就是形和意的關系。舉個例子,在服裝設計領域,具體的中國元素包括圖案元素,比如:青花、龍鳳、壯錦圖案等;還包括服裝工藝元素,比如:旗袍盤扣、扎染工藝、蠟染工藝、各民族刺繡工藝等;還包括具體的服裝結構工藝,比如漢服和氣泡這種標志性的服裝結構都有明顯的中國元素特色。而抽象的中國元素就比較難理解了,抽象,顧名思義就是沒有具體的形態和外觀,而是意境的傳達。比如中國唐詩宋詞中的隱晦的表達,中國山水畫中不求形似但求神似的意象派畫法、留白的表現手法,再比如中國的道家無為而治的哲學思想。
時裝是指當前最流行、最前衛的服裝,具有濃郁時代氣息符合當代流行趨勢、新穎獨特的服裝。時裝強調造型、色彩、面料、工藝、圖案的最佳組合,分為普通成衣和高級成衣。如前面所說中國元素在時裝設計中的運用根部不同的表現手法分為了具象和抽象,具象更注重在中國元素中提取色彩,圖案,工藝等,表面且片面。抽象是升華,深入到精神文化層面,不是符號的呈現,更具內涵。
通過每年兩季的國際四大時裝周:紐約,巴黎,倫敦,米蘭;以及中國國內的時裝發布會,我們不難發現國內外設計師都對中國元素情有獨鐘,從90年代初國際設計大師就開始運用中國元素,如:侯賽因·查拉揚、亞歷山大·麥昆等大師,就大量的運用中國元素,但多數為中國元素的照搬,將中國元素直接運用到服裝上,通過設計師的獨特設計,將中國元素混搭出獨特的味道,視覺效果宏偉壯觀,神秘而富麗堂皇。90年代末中國的設計師也開始有了設計本土化的概念,意圖通過自己的設計將中國文化發揚光大,為我所用。可受社會背景、經濟因素、審美規律、教育等多方面因素影響,直到近幾年,設計師們才慢慢開始將對于中國元素的運用轉向抽象元素的發掘,從更深層面理解并運用中國元素。如2015年中國時裝周上,就有多位設計師從面料圖案上進行探索,如:女裝設計師趙卉洲,將中國元素揉搓到設計中,卻沒有具象的元素出現在設計中,卻有十足的中國風味道。再如馬克,她為了達到想要的設計效果,將面料埋在土里等,過段時間挖出來衣服上的形成自然的腐蝕痕跡,形成自然質樸的中國風。
中國元素在成衣設計中的抽象化使用應該是必然趨勢,影響這個趨勢的原因我總結為下面幾點:
第一、從流行趨勢講,我認為中國元素在成衣設計中的抽象化也是與國際流行趨勢接軌的一種現象,現在國際流行趨勢中,極簡主義就是一大趨勢,中國元素抽象化,如水墨畫中的留白處理方法,意境在,不一定大紅燈籠才中國,反而跟隨了國際流行趨勢,不僅將中國元素玩的深刻,而且更符合國際審美。
第二、從消費心理講,中國經濟發展迅速,生活節奏很快,慢生活的概念慢慢凸顯,人們越來越向往片刻舒適的生活,傳統繁瑣、復雜的圖案,工藝都不能很好的傳達慢生活理念,自然、簡約的中國風服飾更符合當下的消費心理。
第三、從設計師教育來講,越來越多的設計師出國深造,受到越來越高等的設計教育,對于服裝設計的理解更是廣泛又深刻,他們個人的審美在處理中國元素時,更愿意加上個人的再次加工,并以系統的設計理念為落腳點,所以,更加注重元素背后的文化及故事。同時還可以減少成本。
本文從中國元素的概念出發,將中國元素與成衣設計的結合分為具像結合和抽象結合。然后通過對國內外各大秀場帶有中國元素的具體運用和抽象運用的成衣設計案例,得出一個中國元素運用趨勢,即中國元素在成衣設計中的抽象化運用趨勢,并分析導致這一趨勢的原因,比如審美,經濟,社會,教以及近幾年綠色設計可持續設計概念的影響。即為趨勢,也就是說在未來的幾年中,中國元素仍然是世界設計舞臺上的瑰寶,更是中國設計師的寶貴財富,國內外設計師還會繼續將中國元素的抽象化繼續挖掘研究并運用到設計中,中國元素的抽象化還只是一個開始,還需要對中國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才能夠設計出真正有中國已經的設計。
【參考文獻】
[1]成陽.“中國元素”論[J].文藝爭鳴,2010(12).
[2]任國亮.中國傳統圖案結合西方服裝設計[D].四川大學,2013.
[3]楊守坤.淺談中國元素在設計中的顯性和隱性印[J].設計藝術,2010.
[4]邱書芬.影響服裝流行現象的因素分析.[J].黑龍江紡織,2014.
[5]白柳,李棟.中國當代時裝設計簡約主義風格創意來源探析[D].宿州學院,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