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寒森
(陜西能源職業技術學院,陜西 西安 710613)
微課在內科護理技術教學中的應用與研究
劉寒森
(陜西能源職業技術學院,陜西西安710613)
目的研究微課在內科護理技術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對我院2013級三年制高職高專護理專業學生整群隨機抽樣,以護理1309班和護理1311班為研究對象,將兩班隨機分為實驗組(n=48)和對照組(n=49)。實驗組采用微課教學法,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法。實施教學后,對兩組學習成績進行比較,并調查實驗組對微課教學法的評價。結果實驗組對微課教學法評價較高,學習成績與對照組相比有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微課應用于內科護理技術教學中效果顯著,增強了學生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習成績。
微課;內科護理技術;教學方法
微課是以闡述某一知識點為目標,以短小精悍的在線視頻為表現形式,以學習或教學應用為目的的在線教學視頻[1]。內科護理技術是高職高專護理專業的核心課程,為了提高學生職業能力,與護理崗位實現對接,拓寬學生在“微”時代的學習方式,將微課應用于內科護理技術教學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1.1一般資料
對我院2013級三年制高職高專護理專業學生整群隨機抽樣,以護理1309班和護理1311班為研究對象,將兩班隨機分為實驗組(n=48)和對照組(n=49)。兩組年齡,性別,健康評估、基礎護理、臨床護理等課程平均成績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微課資料
1.2.1內容選取我院護理專業教學團隊組織調研,由內科護理技術課程教師及臨床護理專家確定內科護理崗位典型工作任務和工作過程。以內科護理崗位典型工作任務和工作過程為基準,分析學生、教材,將微課資料選取具體分為4個步驟:(1)把本課程中每個系統疾病病人的護理作為若干個項目;(2)把若干個項目下的每種疾病病人的護理分為若干個子項目;(3)把若干個子項目下的知識點中的重點、難點及易錯點作為若干個典型工作任務;(4)把這若干個任務分別命名錄制成微課。以循環系統疾病病人的護理(項目)為例,微課資料選取見表1。

表1 內科護理技術微課任務
1.2.2內容設計結合圖片、音樂、視頻、習題、案例等資源,構建內容結構、表述方式及視覺效果。以原發性高血壓病人的護理(子項目)中降壓藥的護理原則(工作任務)為例說明(見表2)。

表2 “如何正確使用降壓藥”微課內容設計
1.2.3微課制作運用Camtasia Studio 6.0錄屏軟件進行微課制作。
1.3方法
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法,即課堂教師講授—課后作業—考評。對照組采用微課教學法,將自制的微課作為學習資源在授課過程中使用,即課前看微課—課堂講授,穿插微課—課后在微課上布置作業—考評。
1.4效果評價
1.4.1問卷調查內科護理技術課程教學結束后,在查閱相關文獻基礎上[2]自行設計針對實驗組的調查問卷,調查學生對微課的評價、對微課喜愛程度和對本課程的學習興趣。統一發放和回收問卷。發放48份,回收48份,有效回收率100.0%。
1.4.2成績評價課程結束后采用相同評分標準對兩組進行理論、實踐操作、綜合測評考核,比較兩組考核成績。理論考核兩組同一時間采用同一套試題進行;實踐操作考核通過隨機抽簽決定考核項目;綜合測評采取隨機抽簽方式進行內科護理模擬情境考核。
1.5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分析,調查結果采用描述性統計。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
2.1實驗組問卷調查結果
學生認為微課教學法利于自主學習,更容易記憶、理解、掌握知識點,更易提高內科護理崗位勝任力,且能提高對本課程的學習興趣。微課這種教學方式普遍受到實驗組學生的認可和喜歡(見表3)。

表3 實驗組對微課教學法的評價[n(%)]
2.2兩組學習成績比較
實驗組學生理論、實踐操作、綜合測評考核成績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顯著性(P<0.05,見表4)。
表4 兩組學習成績比較(±s,分)

表4 兩組學習成績比較(±s,分)
綜合測評考核實驗組對照組組別實踐操作考核82.87±8.67 72.51±10.63理論考核P 85.52±7.76 71.91±9.95 81.65±8.54 70.46±8.62<0.05
(1)微課作為一種新穎的數字化教學方式,適合高職教學改革。目前大多數職業院校仍以傳統教學模式為主,以教師為中心,采取“滿堂灌”方式,導致學生喪失學習積極性。加之職業院校學生本身底子差、學習興趣低,因此教學效果不明顯。要改變這種狀況,就必須革新。本研究表明,通過在內科護理技術教學中應用微課,學生更易記憶、理解及掌握知識點,同時提高了崗位勝任力,使理論與實踐能力得到提升,并且激發了自主學習意識和學習興趣。微課是按照建構主義教育理論[3]以學生為中心組織和實施的教學活動,以信息技術為主,通過案例、視頻、圖片等媒體資源創設職業工作情境[4],使學習主動化,激發學習興趣[5]。所以,微課作為一種新型教學資源,非常適合職業教育案例教學、學做結合的課程特點。
(2)微課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成績,強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能力,提高崗位勝任力。微課具有“短小精悍”的特點[6],即教學時間短、教學容量小、教學設計精良、教學效果震撼。正是這些特點緊緊抓住了學生的眼球,學生非常愿意去學,實現了“樂學”。微課是以課程重點、難點及易漏點為內容,一般5~10分鐘,有視頻、案例、圖片等媒體素材幫助學生創設工作情境。課前可以預習,進行自主學習;課中利用微課豐富教學活動,提高教學效果;課后可以通過做作業查漏補缺,反復觀看課堂上不懂的地方,突破重、難點,使學生成績穩步提升,為后續課程學習奠定基礎。所以,微課改變了傳統教學方式,使移動學習、泛在學習、碎片化學習成為可能[7]。
綜上所述,在這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電腦、智能手機隨處可見,這為共享優質教學資源提供了便利,也為優質教學資源的最大化利用提供了便利。無疑,微課成為職業院校教師優化教學活動的必然選擇,并且正在向常態化方向發展。
[1]焦建利.微課現況、問題與趨勢——2014微課與網絡課件開發專題會議[C].2014.
[2]王娟,李華義,時建瑞,等.任務驅動法在社區護理實踐教學中的應用效果[J].護理研究,2015,1(29):365-366.
[3]譚嚴,左鳳林,冉波,等.建構主義指導下校內護理實訓學習環境設計[J].重慶醫學,2011,40(24):2474-2475.
[4]梁樂明,曹俏俏,張寶輝.微課程設計模式研究[J].開放教育研究,2013(1):65-73.
[5]王國川.“微課”推動職業教育教學改革[J].中國培訓,2014(10):38-39.
[6]黃建軍,郭紹青.論微課程的設計與開發[J].現代教育技術,2013,23(5):31-35.
[7]顏珍平,顏謙和.“微課”時代高職教學改革的研究與探索[J].工業和信息化教育,2014(2):60-62.
G421
B
1671-1246(2016)03-009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