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尚玲 馬麟英 盤延明
【摘 要】以廣西生態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園林工程技術專業為例,從圍繞課程教學建設構建“一站式”校內實訓教學平臺、依據專業崗位需求辦好學院附屬園林企業、緊跟行業發展趨勢夯實校外實訓基地建設對高職園林工程技術專業產學研結合實訓基地建設進行探索。
【關鍵詞】高職教育 園林工程技術專業 產學研結合 實訓基地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09C-0183-03
高職教育培養目標是為國家和地方經濟發展培養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應用型專門人才,與普通本科教育相比,更多強調應用與實踐。實訓教學是保障高職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環節,而實訓基地是高職教育的載體和平臺,直接影響學校的辦學水平和教學質量,關系到學生就業質量和社會對人才需求的滿意度。如何規劃和建設實訓基地,一直是高職教育教學工作者研究和探討的重要問題。廣西生態工程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學院)于1994年開辦中職教育園林專業,2000年經廣西教育廳批準開辦高職教育園林綠化專業,2005年按國家教育部高職高專目錄改稱園林工程技術專業,是學院辦學時間較長、比較成熟的專業,已成長為學院主體專業。一直以來,該學院堅持走“以專業為依托,以科研為紐帶,以產業為平臺,以教學為中心,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目的”的專業建設發展思路,針對園林工程技術專業具有較強實踐性的特點,采取“項目引領,產學研緊密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組織教學,即以真實或模擬的園林工程項目引領教學過程,并作為紐帶把生產、教學和科研緊密結合起來。這一產學研結合實訓基地建設取得較顯著成果,對同類高職院校實訓基地建設具有一定的指導和借鑒作用。本文試以廣西生態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園林工程技術專業為例,對高職園林工程技術專業產學研結合實訓基地建設做一探索。具體而言,加強高職園林工程技術專業產學研結合實訓基地建設,可從以下三個方面展開。
一、圍繞課程教學建設,構建“一站式”校內實訓教學平臺
在校內建設高標準、多功能的實訓基地,是實現高職園林工程技術專業培養目標的重要條件之一。學院以職業能力培養為目標,按照園林行業生產過程及工作任務的邏輯關系整合現有實踐教學資源,建設“理實兼容、工學對接、學做一體”的高標準、多功能“一站式”校內實訓教學平臺,覆蓋園林設計、施工技術、項目管理、植物繁育等園林工程建設全過程,實現高職園林工程技術專業培養目標。
(一)完善學做一體的園林工程實訓中心。學院原有園林工程、植物栽培養護、工程測量、園林CAD、畫室、花藝、植物生理、工程造價、植物標本室等9間實訓室。為了更好地滿足教學需求,將這些實驗室進行整合完善,新建和擴建園林工程制圖、園林盆景制作、景觀模型設計與制作、園林景觀設計、工程招投標模擬、園林景觀多媒體動感沙盤觀摩室、大師工作室等實訓室,建成體現園林行業企業生產及管理工作特點的園林工程實訓中心,能同時滿足200-300名學生開展專業核心課程的實訓教學需要,體現產學研緊密結合的特點,凸顯人才培養的功能與特色。比如由大師工作室、景觀設計實訓室、CAD實訓室、園林工程制圖室、園林景觀多媒體動感沙盤觀摩室等組建的園林設計實訓中心,按設計公司的真實場景設置,與廣西藝景園林工程公司、鋼星園林公司等緊密合作,以設計公司方式運作,對外可以承接真實的園林景觀設計和旅游規劃項目,做到教、學、做一體化,職業氛圍濃郁,滿足學生實訓和企業培訓的要求。系主任既是主任又是設計中心負責人,教師既是教師又是設計中心的設計師,學生既是學生又是設計中心的學徒或助理設計師。可以根據園林設計流程完成園林平面圖設計、效果圖繪制、施工圖設計、園林工程概預算、設計文本編制及設計方案匯報等典型工作任務,使學生的學習任務盡量與行業設計任務緊密相聯,有利于培養園林設計精英。
(二)充實校園花木識別養護實訓基地。以校園綠地建設及養護管理等生產任務為載體,與學院后勤處共建產學研緊密結合人才共育平臺。學院校園面積1000多畝,其中校園綠地150畝,有園林植物257種93科183屬。植物標本園60畝,擁有從廣西各地引種栽培的植物98科312屬600余種2000多株。學院下屬的君武森林公園800多畝,有園林植物160科400屬720種。校園綠地成為園林工程技術專業花木樹種識別的實訓場所,同時承擔樹木綠籬整形修剪、打孔、梳草、施肥等園林植物栽培養護項目的實訓,也是綠化工進行技能操作考核和農民工進行花卉知識培訓的重要場所,可同時容納800多人進行學習和考核。前些年,學院投入經費在校園綠地中引進各種花卉苗木300多種2500多株,很大程度上充實了實訓基地的內涵。
(三)擴建園林工程實景仿真施工訓練場。2011年學院在原有基礎上擴建面積6000平方米實景仿真施工訓練場,集建筑小品材料、施工機械和工具、施工平臺為一體,貼近生產、工藝及技術,突出教學做一體的特點,能同時滿足2-3個班的學生按工藝流程和技術標準開展地形設計、土方施工、園路放樣、水景創作、假山堆砌、地面鋪裝工程、建筑小品工程、栽植工程等項目仿真施工訓練,同時開展園林工程施工員、測量放線工、假山工等技能培訓及鑒定。這種仿真施工訓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職業素質和團隊協作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教學與就業的“零距離對接”。
(四)新增園林教學苗圃和大棚。學院與柳州市南方園林工程有限公司通過校企合作、校企共建、產學結合的形式共建生產性實訓基地,即30000平方米園林教學苗圃和2880平方米標準大棚。學校提供苗圃用地,并基本完善三通一平基礎設施,企業負責苗圃生產所需種苗及栽培耗材的費用投入,主要培育中大規格綠化苗,兼顧小規格綠化苗生產,實行長短結合、以短養長的經營模式。由園林工程技術專業師生結合教學及實訓進行花卉苗木播種、扦插、嫁接繁殖和盆花生產技術實訓,產品銷售主要由企業負責。一方面,實訓內容直接與生產接軌,實訓成果直接進入市場,使人才培養與工作任務、工作流程、生產技術及管理等得以實現“零距離”對接,顯著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另一方面,園林工程技術專業師生可按企業訂單承擔更多的生產任務,獲取勞務報酬或利潤分成,培養學生形成一定的市場意識,有助于增強其求職能力和就業能力。
二、依據專業崗位需求,辦好學院附屬園林企業
學院遵循高等職業教育規律,緊扣專業特點,按照“依托專業辦產業,辦好產業促專業”的指導思想建設產學研結合的生產性實訓基地,下設廣西藝景園林工程公司、生物技術中心和廣西森態工程規劃設計有限公司等3個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校辦園林企業。通過積極承擔社會生產任務開展“項目教學”,以工程項目為紐帶,以校辦產業實體為平臺,將工程建設與教學實踐緊密聯系起來,有效地促進專業建設發展和產學研結合工作。
廣西藝景園林工程公司是學院注冊的城市園林綠化施工二級資質企業,下設工程施工管理部、工程資料管理室、苗圃管理部等部門,可以對外承接園林綠化工程施工及養護、苗木花卉生產等業務。以園林工程項目建設為載體,帶動園林工程技術專業師生積極參與項目實施的全過程,掌握項目談判、勘察、規劃設計、施工、管理等技巧和技術。每年有教師10多人次、學生50多人次承擔園林工程的施工任務,該公司已成為學院園林工程技術專業教學實訓的重要平臺,真正實現工學任務對接,學研互動,產學一體,有利于培養園林行業骨干和提升教師社會服務能力。
學院下屬的生物技術研發中心由學院投資建設,擁有組培苗生產廠房和生物技術實驗室3000平方米,花卉生產基地250畝,示范林基地1500畝,形成職業氛圍濃厚、設備先進、設施配套的生產性實訓環境,可以承擔速豐桉組培苗、國蘭和蝴蝶蘭等高檔名貴花卉、陰生植物的研發和生產。中心承擔各級科研項目20多項,年產優質花卉等組培苗3000萬株,成品花800萬盆以上,每次能承擔4個班160名學生的教學實習,每年安排600名以上學生開展園林植物組織培養的試驗操作與技能訓練,真正成為集生產、教學、科研、技術推廣為一體的綜合研發機構,凸顯實訓教學、技術培訓、生產科研及技術服務等功能,彰顯了“校中有產,產中有校,校產一體”的辦學特色。
廣西森態工程規劃設計有限公司擁有乙級林業調查規劃設計資質,以真實的企業環境氛圍及職業資格為標準打造新型人才培養平臺,融教學、科研、技術服務于一體。擁有先進的數據采集和處理設備,多種GIS、遙感數據處理應用軟件,ACCESS、FoxPro等數據庫管理開發軟件平臺,AutoCAD、PhotoShop等工程設計軟件,可以對外承接森林資源規劃設計調查、森林資源監測、工程測量及園林資源普查等業務,是學院組織師生參加林業、園林調查的重要基地,真正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從而促進人才培養水平的提高和專業的快速發展。
三、緊跟行業發展趨勢,夯實校外實訓基地建設
校外實訓基地是高校連接社會的橋梁和合作辦學的重要平臺,是培養應用型、創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徑。為更好地實現產學研緊密結合人才培養模式以及充分利用社會資源服務教學,發揮行業企業在人才培養中的作用,以“校企合作、互利共贏”為原則,學院近年來與部分企業共建校外實訓基地。目前實施深度合作的校外實訓基地主要有花木經營、規劃設計、施工管理和工程測繪四種類型:
(一)花木經營類型校外基地。花木經營類型校外基地主要以柳州青茅花卉基地為合作共建平臺,還包括柳州園林科研所、柳州龍潭公園、桂林園林植物園等單位。柳州青茅花卉基地是柳州市重點工程、自治區重大項目,項目總體規劃面積13000畝,總投資5.25億元,毗鄰廣西生態學院,是政府搭臺,企業出資,學校出技術,農民出讓土地的方式共同建設的校外產學研結合生產性實訓基地。自2010年起,學院重點與柳州青茅花卉基地建立合作關系,學院下屬的生物技術中心是柳州市青茅花卉有限公司的第二大股東,中心主任出任公司總經理,園林工程技術專業帶頭人兼任公司設計總監。校方主要通過師生承擔企業委托項目,提供技術開發和人力資源服務。企業提供場地設施及部分生產任務,供學生課程實習、頂崗實習,同時提供一定就業崗位。比如項目開工建設以來,專業帶頭人以設計總監身份,組織多名教師帶領學生在子項目申報、工程設計、設施建設、技術指導等工作中發揮了積極作用。同時提升了教師社會技術服務能力,部分教師得到了行業企業的認可,被企業聘為技術負責人、項目經理等。通過與柳州青茅花卉基地開展深層次的合作,將本專業的人才培養工作與基地建設、經營密切結合起來,發揮行業企業在人才培養中的作用,成為學院特色鮮明的“政校企社合作共建實訓基地”。
(二)規劃設計類型校外基地。規劃設計類型校外基地主要與柳州市園林規劃建筑設計院合作。一是教師直接參與或承擔完成設計任務,二是教師帶領學生承擔完成設計任務。這種方式有利于教師參與接觸到較大型的園林規劃設計項目,比如廣西園博園的景觀規劃設計等。
(三)施工管理類型校外基地。施工管理類型校外基地主要是與柳州市南方園林工程有限公司、柳州新科園林發展公司、柳州市神秀園林工程公司、桂林市錦秀園林工程公司、廣西景和園林工程公司等單位合作,一是利用寒暑假安排青年教師到公司掛職鍛煉,幫助其提高業務能力及職業素質;二是根據公司業務需要,派出實踐經驗豐富、業務能力較強的骨干教師帶領學生直接參與項目的設計或施工建設。
(四)工程測繪類型校外基地。工程測繪類型校外基地主要是與柳州市藍寶工程測繪有限公司合作。該公司承攬的工程測繪任務較多且無法按時完成時,將部分工作任務交給園林工程技術專業師生、或由公司技術員與專任教師共同帶領學生完成,學生在工作過程中可以使用公司的技術平臺、學到更新的專業技術方法,教師也可以得到進一步的鍛煉提高。
此外,積極探索校企共建使用實訓基地的合作機制及運行方式,不斷完善實習管理制度,規范實習質量評價標準,保證校外實習質量。校外實習基地的建立對學生頂崗實習起到了強大的保障作用,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創新精神以及適應社會的能力。
總之,實訓基地是高職教育的載體和平臺,是培養學生應用技能及創新能力的必備條件,是實現高職教育目標的重要物質保障。為此,應積極探索研究園林工程技術專業產學研結合實訓基地的建設思路及具體舉措,以促進高職院校園林類專業建設。
【參考文獻】
[1]張海軍.本科院校高職實訓基地建設的實踐與探索[J].教育與職業,2009(18)
[2]翟志華.高職院校實訓基地建設與可持續發展探討[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4(6)
[3]陳翠玉.園林植物多樣性在高校景觀環境建設中的應用——以廣西生態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南方農業學報,2012(5)
[4]陳尚玲.高職園林工程技術專業教學改革與創新的研究[J].廣西教育,2011(14)
[5]張學洪.加強校外實習基地建設,培養創新型環境工程人才[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2(7)
[6]王瑞蘭.依托校外實習基地,培養大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1(4)
【基金項目】廣西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1年度C類課題“基于職業崗位技能需求的高職《測量》課程項目考核方案的研究”(2011C0206);2015年廣西生態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教改課題“園林專業校內實訓基地建設與應用研究”
【作者簡介】陳尚玲(1975— ),女,廣西陸川人,南寧職業技術學院旅游學院副院長,副教授,高級工程師,碩士,研究方向:園林規劃設計與旅游景區規劃。
(責編 何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