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娟+李學峰+趙麗麗



摘要:股權分置改革之后,股權激勵制度在我國得到迅速發展,股權激勵制度作為一種長期激勵機制,得到了上市公司的普遍認可,文章主要分析我國近幾年上市公司實施股權激勵制度的現狀,并提出自己的相關建議,
關鍵詞:股權激勵;現狀;建議
一、引言
委托代理關系是現在公司治理結構的基礎,由委托代理關系導致了所有權與經營權分析的公司治理結構,在這種公司治理結構之下,公司所有者會聘用專業的管理人員經營管理公司,專業的管理人員在企業經營方面更有經驗,但是,企業的經營權掌握在管理人員手中,管理人員在工作過程中難免會利用公司的經營而增加自己的利益,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上市公司紛紛采用股權激勵制度,通過授予管理層一定數量的公司股票,將管理層的利益與公司價值聯系在一起,激勵管理層更好地為公司服務。
二、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的現狀
(一)股權激勵的總體實施情況
本文選擇2010~2014年A股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統計分析2010~2014年A股上市公司實施股權激勵制度的情況,經統計,2010~2014年間我國的2918家A股上市公司,其中有1961家上市公司宣告并實施了股權激勵計劃,有900多家A股上市公司未實施股權激勵制度,實施股權激勵制度的上市公司所占比例為67.20%,即A股市場有一半多的上市公司實施了股權激勵計劃,由此可推測我國上市公司實施股權激勵的情況。本文分別統計了2010年到2014年各年間A股上市公司實施股權激勵的具體情況,詳情表1所示。
由表1可見,在2010年到2014年間我國A股上市公司實施股權激勵方案的家數是逐年增加,每年實施股權激勵的上市公司占A股上市公司總數的比例也是逐年增加,在2010年A股上市公司實施股權激勵的公司共有1153家,而未實施股權激勵的公司數為1765家,未實施的公司數高于已實施股權激勵的公司數,且實施股權激勵的公司數所占比例僅為39.51%,2011年實施股權激勵的公司數比2010年增加204家,但未實施的公司數高于已實施股權激勵的公司數,二者之間的差距有所減少,2011年實施股權激勵的公司數所占比例增加為46.50%,接近50%,直到2012年實施股權激勵的上市公司數與未實施股權激勵的公司數基本一致,實施股權激勵的公司數所占比例已經達到51.17%,此時實施股權激勵的A股上市公司數已經超過了未實施股權激勵的公司數,2013~2014年實施股權激勵的A股上市公司數逐年增加,2013年實施股權激勵的上市公司數為1544家,所占比例為52.91%,2014年實施股權激勵的上市公司數為1656家,所占比例為56.75%。
由圖1可見2010~2014年A股上市公司實施股權激勵總體呈上升趨勢,由此可見,在我國股權分置改革之后,相關法律法規更加完善,為我國上市公司實施股權激勵制度創造良好的條件,由A股上市公司實施股權激勵的情況分析得出我國上市公司實施股權激勵的總體情況,股權激勵制度在我國上市公司中普遍流行,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選擇實施股權激勵制度。
(二)行業分布
為了深入分析我國A股上市公司實施股權激勵的情況,了解我國A股上市公司實施股權激勵的現狀,本文對A股上市公司中實施股權激勵制度的1961家上市公司進行行業分析,分析這些公司的行業分布情況,本文將行業劃分為六類,分別是房地產業、商業、公用事業、工業、綜合以及其他,分別分析在實施股權激勵制度的1961家上市公司中各個行業的分布情況和其所占比例。
由圖2可知,我國A股上市公司中實施股權激勵制度較多的為工業企業,其次為公用事業和房地產業,工業企業實施股權激勵的公司所占比例為70.78%,主要是因為上市公司中工業企業所占比例較大,其實施股權激勵的公司數也較多,其次因為工業企業一般為制造型企業,其生產經營規模較大,企業經營管理比較困難,為了激勵其管理層更好地經營管理公司,其實施股權激勵制度的力度也比較大。
本文將A股市場的2000多家上市公司劃分為六個行業,首先分析了A股市場實施股權激勵的上市公司的行業分布情況,但是該分布圖無法了解各個行業內部實施股權激勵的情況,為了深入分析行業內部的實施情況,本文分別統計了A股市場六個行業中實施股權激勵和未實施股權激勵的數據,詳情見表2,由表2中數據可知各個行業內部實施股權激勵的公司數,由圖3可知各個行業實施股權激勵的公司數占整個行業總數的百分比,房地產行業中總共有197家上市公司,其中實施股權激勵的公司數為115家,所占比例為58.38%,有一半以上的房地產公司實施了股權激勵計劃,工業行業中總共有1994家上市公司,其中實施股權激勵的公司數為1388家,所占比例為69.61%,工業企業實施股權激勵的情況是最好的,公用事業中總共有394家上市公司,其中實施股權激勵的公司數為274家,所占比例為69.54%,公用事業股權激勵的實施情況較好,與工業企業幾乎一致,商業企業中總共有175家上市公司,其中實施股權激勵的公司數為111家,所占比例為63.43%,商業企業雖然公司數量較少,但是實施股權激勵的公司數占行業總數較大,實施情況較好,綜合類企業中總共有107家上市公司,其中實施股權激勵的公司數為56家,所占比例為52.34%,綜合類企業數量較少,但也有一半的企業實施了股權激勵計劃。
由圖3實施股權激勵公司數占行業百分比可知工業和公用事業中實施股權激勵公司數占行業百分比較高,其比例接近70%,表明工業和公用事業這兩個行業實施股權激勵的公司數相對較多,實施股權激勵的情況較好,商業企業實施股權激勵的情況也比較好,其百分比已經達到60%以上,其次是綜合類企業和房地產企業,雖然這兩類行業股權激勵的實施情況不如前述的三個行業,但是這兩個行業實施股權激勵公司數占行業百分比已經超過了50%,實施情況也是不錯的,總體來看,我國A股市場各個行業實施股權激勵的情況是比較好的。
(三)板塊分布
在2010年到2014年間,我國A股上市公司總共有2918家,其中宣告并實施股權激勵的公司總共有1961家,在這1961家上市公司中有908家上市公司來自于主板市場,其中深交所有266家上市公司宣告并實施了股權激勵計劃,上交所有612家上市公司宣告并實施了股權激勵計劃,此外中小板有633家上市公司宣告并實施了股權激勵計劃,創業板有420家上市公司宣告并實施了股權激勵計劃。
圖4反映了實施股權激勵的上市公司的板塊分布情況,從圖4中可知,主板市場中實施股權激勵的公司數占實施股權激勵的公司總數的比例最大,其百分比為46%,其中上交所占31%,深交所占15%,在實施股權激勵計劃的公司中,創業板的公司占22%,中小板占32%,雖然創業板和中小板所占百分比分別低于主板市場,但是這兩個板塊實施股權激勵的公司合計數已經超過主板市場,且其實施股權激勵的公司數占實施股權激勵的公司總數的比例已經超過了50%,中小板和創業板開板的時間遠遠晚于主板市場,但是這兩個板塊的上市公司正處于迅速發展的階段,且其股權激勵計劃的執行條件比較寬松,為了促進公司的良好快速發展和加強公司的經營管理,許多上市公司采用了股權激勵制度。
三、結論
由以上分析可知,我國上市公司的股權激勵制度正處在快速發展的階段,每年實施股權激勵制度的上市公司數都在增加,上市公司通過股權激勵這種方式激勵管理層為企業服務,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管理層與所有者之間的委托代理矛盾,減少了企業的監督成本,促進了企業的長期發展。嚴格來說,我國股權激勵機制主要是在2006年股權分置改革之后才逐漸發展起來的,與國外相比我國上市公司在股權激勵機制的運行方面還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為了促進我國上市公司股權激勵機制可以更加有效的運行,本文提出兩點建議:第一,完善相關的法規制度,股權激勵制度的運行需要以相關法規為基礎,一個完善的法律體系可以促進相關制度的發展,股權激勵計劃包含多個因素,比如股權激勵模式、股權激勵時長、股權激勵比例等,政府在股權激勵的各個方面都加強相應的法規基礎,公司在實施股權激勵計劃時就會有所依據,不會盲目地實施股權激勵計劃,這有利于促進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的實施計劃,也有利于加強政府對股權激勵市場的管理:第二,上市公司應該完善公司內部治理結構,股權激勵計劃的實施不僅要具有良好的外部環境,還應該具有完善的內部運行環境,一個良好的內部運行環境是促進股權激勵計劃在公司正常運轉的基礎,這樣才能充分發揮股權激勵計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