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玲
摘 要:新課改背景下的小學數學教育應當從實際生活應用的角度作為出發點。通過分析小學數學教學的生活化的意義及價值,總結出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策略應用與教學方法。
關鍵詞:新課改;情境創設;生活化
由于受傳統教育理念的束縛,小學數學教學脫離了實際生活的應用,而新課改強調對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與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在新課改的推動下小學數學教學逐步轉向課本中的理論知識與現實生活實際應用能力的綜合應用,在此背景下探索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意義及策略的應用具有積極作用。
一、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意義及價值
數學知識在生活中具有廣泛的應用和獨特的作用,在教學中應用生活化的教學手段能夠增強小學生學習的興趣。實際生活案例與課本理論知識相結合能夠將抽象的數學公式和原理清晰形象地讓學生所理解、所接受。
在課堂實際教學中,將生活中學生所熟悉的場景和案例與書本理論知識相結合,能夠有效地引導學生積極思考,讓學生掌握學習的主導權和探索知識的興趣點。在實際生活中超市買東西結賬付款、上學路程所需時間等系列問題我們會經常遇到,教師積極引導學生將數學課本上的理論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能夠讓學生正確地理解生活中的問題,讓學生應用自身的理解,分析生活中的問題,從而轉變自身的思維方式,這樣有利于小學生對問題分析解決能力與思維方式的培養。
二、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應用策略分析
1.變革傳統教育方式,樹立生活化教育理念
小學數學教師應樹立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注重發展生活化教育對學生獨立創新實踐能力的教育教學方式,把培育學生將數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的應用能力和分析思維能力當作教育的核心去把控。現階段由于受教育觀念和教師自身教學理念等因素的影響,小學數學教育的表現形式和教學形式重點的把控不到位,沒能促使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和思維方式的創新,因此,在教學中應當不斷變革教育模式,樹立生活化教育理念,采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手段與方法,豐富課堂的教學形式與創新相關的學科。
2.合理進行生活化情境創設式教學
情境創設式教學方法的應用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其通過特定的情境介入,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到數學在生活中所具有的獨特魅力,從而更好地讓學生用數學知識解決在生活中的問題,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讓學生能夠充分感受到數學與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關且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應從多角度出發創設情境,使學生課堂學習效率、學習積極性、學習興趣得以提高。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將生活中的情境提取出來,并在課堂上進行演示,讓小學生在身臨其境的環境中進行學習,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比如要學習“長方形與正方形”這一節內容,教師就可以讓學生找一找生活中的長方形與正方形的例子,比如在學習“軸對稱圖形”的知識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思考生活中有關的軸對稱的例子,學生在自己的思考及與同學的交流中,能有效地提高他們學習數學的能力,并且在這個過程中,他們能夠感受到數學知識與生活的緊密聯系,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的存在,從而對數學學習充滿親切感,有助于進一步提高學習興趣,促進課堂教學的效率與質量。
3.教學中鼓勵學生思維創新,加強與同學的交流
小學數學課堂教育主要是讓學生打好基礎知識,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而將書本中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可以提高學生思維創新能力與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積極鼓勵學生多思考,將理論知識與自己對生活經驗的理解相結合,讓學生學會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待問題、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同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把更多的課堂時間留給學生,讓學生在自主思考和小組討論中,得出問題的答案,從而進一步明白數學的理論知識在生活實際中的應用。
4.定期對師資力量展開培訓,提高師資水平
小學數學教師師資力量的自身素養和專業素質在小學生的數學教育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學校定期對教師進行專業培訓與經驗交流分享是非常有必要的。通過專業的培訓和自身經驗的交流分享,可以讓教師很好地把握生活化教學的內涵與主旨,增強教師自身授課方法的有效性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積極性。
綜上所述,在新課改背景下,要想創設生活化的課堂教學,小學數學教師就應積極地將生活中的實際場景與理論知識相結合,從而提高學生思維能力與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效地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姜玉晶,箭洪洲.探析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J].亞太教育,2015.
[2]王麗亞.論小學數學教學的生活化[J].學周刊,2015.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