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梅 孟慶東
摘 要:小學數學的生活化教學是以學生的生活為背景,通過課堂生活情景的營造,促進理解知識,記憶知識和應用知識。從小學數學的教學意義上來講,數學就是一門生活性的學科,而小學數學又是其基礎。采用生活教學法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奠定良好的學習基礎,培養活學活用的學習習慣,讓數學發揮更大的意義,豐富小學教學價值。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活化;情景教學;學習習慣;自信心
小學數學是比較簡單的基礎教學,學生在學習時也是因為覺得不熟悉而感到吃力。但是如果能夠從生活的角度,讓他們發現這些數學知識的趣味性,發現它就在我們的身邊,那么教學和學習過程都會變得容易很多。
一、采用生活情景創新導入方法,了解數學
生活情境能夠給學生最大的熟悉感,讓學生更快進入教學狀態,并且還可以由簡單的生活常識開始,深入到數學理論知識當中。比如,在教學“簡單乘除法”時,老師在課堂開始的時候,可以先假設一個場景。今天上班的時候買了一盒口香糖,給了營業員10元,營業員找給了自己一元五角,那么有沒有人知道,這盒口香糖是多少錢?學生回答問題之后,老師還可以繼續說,明天買口香糖會打八折,那么這盒口香糖會變成多少錢。有了這樣的假設,在后來的教學中,學生就會有意識地思考這個計算問題,便會在學習中有了學習動力和目的。更是會爭先恐后地解決問題,將學習熱情激發起來。利用生活情境教學的方法,還可以用設問的方法。比如,在教學“幾何”時,老師也可以用多媒體展示幾幅關于湖泊的圖,讓學生分析湖泊的大致形狀,然后問學生如何測量湖泊的面積。最后引出圖形的劃分,通過劃分圖形來解決不規則圖形的面積問題。
二、課堂中引用生活情景教學,理解數學
在課堂中采用生活情境教學方法,構建一個完整的情境,來幫助學生理解知識。課堂中構建情境,要注意情境的“安靜”,不能過于吵鬧,這樣老師無法通過控制紀律來提高教學效率?!鞍察o”的情境不代表是沒有活力的,相反是有一定秩序的,老師在課前要做好充分的安排和準備,借用一些小道具來使這一過程更加合理化和形象化。比如,在學習“簡單幾何”時,老師就可以設計“小小建筑師”的活動安排,讓學生按照自己內心的想法來畫出自己喜歡的建筑。然后分析建筑中的圖形,以及圖形面積的計算方法,還可以做出圖形比例。在課堂中進行情境教學,需要老師有靈活應變的能力,可以巧妙利用課堂意外生成教學資源。比如,在課堂中發現有的孩子下跳棋,此時老師就可以告訴學生,象棋其實也是一種數學,需要縝密的思維。里面包含著概率問題、組合問題、圖形問題等等。通過這樣的詢問,不認真聽講的同學受到了教育,同時也發現了數學的樂趣,從而能夠糾正心態,認真回歸到課堂上來。而其他同學也會因此而發現數學和生活的聯系,從而將自己的數學學習真正回歸到生活當中。
三、師生參與、家長參與學習,應用數學
教學活動的主體是學生,但是其參與者應該有老師和家長,他們都是學生的直接影響者。老師的參與能夠帶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感覺到學習不是一件孤獨的事情,而老師也不是高高在上的。師生共同參與到情境教學中,讓學生覺得情境學習不是一件“鬧著玩”的事情。更何況有老師的參與能夠保證課堂或課后活動的質量。老師可以組織學生玩“幾個人來的”這個游戲,可以鍛煉學生的反應能力及對數字的掌握能力。還有“猜數字”游戲,每個人代表一個數字,有的相同,有的不同,然后一位同學描述自己的數字,認為自己是相同數字的同學向前一步走,剩下的則要判斷這是數字幾。通過這樣的游戲,學生對數字的概念會增強,了解每個數字有哪些特點。老師參與到其中,還能夠掌握游戲的秩序,保證游戲對教學質量的影響力。家長參與的數學生活活動自然是在家庭內部,和學生一起玩“紙牌游戲”,通過紙牌上的數字來鍛煉加減法。不僅能夠活躍家庭氛圍,還在無形中提高了學生的計算能力。
四、建立個人消費小檔案,記錄數學
數學是由數字組成,被賦予了更加深層次的含義,和生活聯系最緊密的便是金錢的觀念。從小培養學生的金錢觀念有助于他們正確價值觀的養成,也有利于培養勤儉節約的生活習慣??梢詭椭鷮W生建立自己的消費小檔案,記錄自己一周的消費情況,然后每個月做一個平均消費情況,并且和其他同學做比較。找到班級內消費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中位數、眾數等等。從而學生可以根據他人的消費情況能夠知道自己花錢的多少,會更加節儉一些。進一步,老師也可以讓學生做自己家里的“消費報表”。將數字“玩轉”,會發現數學學習并不困難,反而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件事情。
總之,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需要滲透到課堂的細節,更需要以教學形式表現出來。老師不僅要致力于課堂的創新,更要“奉獻自己”到其中,和學生一起互動,一起生活化學習。
參考文獻:
蔡慶有,鄺孔秀,宋乃慶.小學數學教材難度模型研究[J].教育學報,2013(5).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