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羅杰斯曾經說過:“學習過程應始終以人為本,應堅信學習者可以自己教育自己,發展自己的潛能,最終達到自我實現。”在教學中,教師應當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教學活動中,以提高教學實效性。結合實際就如何發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效展開論述,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主體能動性
閱讀是語文教學的主體,是培養和提高學生說話、識字能力的重要途徑。因此,加強語文閱讀教學至關重要。新課程標準中提到:“在教學過程中,要始終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應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寬松、和諧的學習氣氛……”這就要求語文教師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應當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使閱讀教學過程成為師生共同活動的過程,以提高閱讀教學實效性。那么,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如何發揮小學生的主體能動性,提高閱讀教學實效性呢?筆者認為語文教師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
一、想方設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激發小學生的主體能動性
1.根據小學生的個性特點,設計課堂閱讀情境,激發其參與到閱讀教學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相較于其他年齡段的學生,小學生具有更強的形象思維能力和想象力,且具有更強烈的好奇心和表現欲。為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在掌握小學生個性特點的基礎上,為學生設計和創造富有情趣的閱讀情境。比如,語文教材中有很多課文都有人物對話,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按照課文內容表演一個課本劇,讓學生扮演喜歡的人物,這樣可以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且富有情趣的閱讀環境,可以使學生為了將人物演好而精心閱讀課文內容,產生閱讀的積極性,并且也可以使他們在表演的過程中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并將閱讀體會在角色扮演中表現出來。不過,為了避免因表演而偏離閱讀教學主題,教師應當在掌握閱讀教學目標的基礎上對學生的表演加以適當的指導。
2.做到因人而異、因材施教,促使不同層次水平學生的積極性均得到發揮
語文教師不能忽視學生之間具有的差異性,而是應當在掌握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特點的基礎上對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學習需求加以關注,在掌握學生學習水平的基礎上為其設定閱讀量、閱讀目標,如能力稍差者,注重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在此基礎上對其提出稍低的閱讀目標;能力較強者,為其設定稍高的閱讀目標,不再滿足于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而是鼓勵其增加課外閱讀量,擴大其閱讀面。總之,只有做到因人而異、因材施教,才能使不同水平的學生完成各自的閱讀目標,使其閱讀需求得以滿足,使其閱讀積極性得以充分發揮,使他們的主體地位在閱讀教學中得以體現,在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同時提高閱讀教學實效。
二、想方設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增強小學生的主體能動性
1.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指導學生掌握閱讀方法
實踐結果提示,良好的閱讀習慣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閱讀學習效率,而且可以使學生學習的自主能動性有效發揮出來。因此,語文教師要注重培養小學生認真讀書的習慣、邊讀邊思考的習慣、邊讀邊做標記的習慣等。此外,只有掌握了正確閱讀的方法,學生才能在閱讀學習中獲得成功的體驗,才可以促使其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閱讀學習當中。為此,教師應當指導學生掌握閱讀的方法,如指導學生了解哪些文章適合初讀、精讀、熟讀,指導學生掌握初讀、精讀、熟讀的方法,指導學生學會寫讀書筆記等。待學生掌握了閱讀方法之后,學生就會逐步學會閱讀、善于閱讀,這樣也可以促使學生體驗到閱讀的快樂,促使其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閱讀學習當中,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2.注重培養學生質疑解疑的能力,增強學生參與閱讀教學活動的能動性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痹陂喿x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抓住時機,設置質疑點,并鼓勵學生大膽提問,以刺激學生求知的興奮點,促使學生積極思考、主動探究答案,以培養學生主動探索的精神,形成獨立思考的習慣。此外,在學生質疑、解疑的過程中,學生往往會化被動為主動,積極參與,主動和其他同學進行交流、討論,逐步形成良好的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傊?,經過質疑解疑,學生的主體意識會逐漸形成,其參與閱讀的能動性也勢必會提高,這樣對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閱讀實效均可以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杜威曾經說過:“教之于學就如同賣之于買?!币簿褪钦f,教與學,賣與買一樣相互依存、互為基礎。因此,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也應當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想方設法發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閱讀教學活動當中,讓學生感受到閱讀的樂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閱讀教學實效性。
參考文獻:
[1]王立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主體能動性的策略探討[J].中華少年,2015(11):81-82.
[2]陳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初探[J].科技視界,2013(29):208.
作者簡介:呂嫈霞,女,出生于1976年8月,籍貫:浙江金華,大學本科,小學語文高級教師,擅長閱讀教學,從事小學語文教育19年,曾多次被評為優秀教師,優秀輔導師,優秀黨務工作者,全國法制教育宣傳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二十多篇論文在各類各級比賽中獲獎。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