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彩麗
摘 要:把網絡資源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兩者相結合,能給小學數學教學提供更豐富的科學有效的材料,將各式各樣的材料通過搜集整合,形成更利于一般應用,以及再次優化的資料,再使用多媒體計算機,把各種材料實施整理結合,籌劃出相對應的教案,把學生作為教學中心,在教師的帶領下實現培養目標,以期實現網絡資源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真正融合。
關鍵詞:網絡資源;小學數學;課堂教學
根據《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的相關內容,“對學生的數學教學中,應該更好地促使學生自覺地實行觀察、猜想、計算、證明和討論等相關教學內容。課程的安排要包含各式各樣的教學模式,來達到綜合性的教學要求。科學的數學課堂教學不可以單單依靠死記硬背,實際操作、主動思考和討論溝通等才是教好數學學科的關鍵策略。”“把網絡資源結合進教學”是中國新世紀以來對各層次教學提出的新論點。要切合教育革新的要求,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最大限度地結合各種良好的網絡資源,主動把網絡資源和課堂教學深入融合起來。
一、網絡資源與小學數學教學相結合的優勢
1.結合網絡資源,能夠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利用網絡資源,教師能夠獲取各式各樣的形象具體、科學有效的教學資料,可以引發學生的興趣和學習欲望,從而讓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所提高。舉例來說,當講到“圓的認識”的有關課程時,若只單單采取以往的“灌溉式”教學手段,那么最后的收效肯定不盡如人意。所以,教師可在正式上課前讓學生看大量圓形的事物,再提問學生:“可不可以畫出圓來互相查看。”以學生主動思考與集體討論問題的模式,把以圓規畫圓的途徑作為重點進行闡述。這樣不但讓學生的認知水平有提升,同時還讓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得到培養,讓他們快樂地學習。
2.結合網絡資源,能夠克服教學疑難障礙,優化教學成果
通過長期的教學案例表明,結合網絡資源來組織教學課件,能夠科學地強化訓練,克服教學疑難障礙,讓學生能更易接受新知識,也使學生中心地位以及教師引導者的地位得以彰顯,最后達到教學效率提高的目的。舉例來說,幾何圖形一直都是小學數學的關鍵教學內容,即使學生在日常學習中獲得了一些認知能力,可他們的空間感還是不足,針對一些辨識度不高或結構繁雜的幾何圖形,要讓學生迅速地找到題目的本質,教師就要利用多媒體軟件來籌建各類圖形,加強學生對圖形的記憶與辨識,此方式具體高效,不但能說明實例,還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同時還能提高他們的空間想象能力。
二、怎樣把網絡資源與小學數學教學相結合
1.應該切合數學科目的具體特征,強調數學的學科性質
數學這一門課程不僅表現出思維的緊密性、層層相扣的概念性,同時還是公式化和符號化的特殊語言之一。要使網絡資源與小學數學教學深入結合,則一定要切合數學學科的特征。使用網絡資源時,必須順應教學思想以及符合課程內容,然后挑選并采取相關多媒體技術,再最大限度地展示其在課堂教學中的優點,切勿將數學變成純粹的科技展示會。
2.應該有針對性地采集整合網絡資源,優化教學方案
要知道教材內容相當局限,并未達到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的要求,而得到各類資源信息最直接了當的途徑即是通過互聯網查詢,大家能夠按照需求在網絡上獲取各式各樣的文字、照片、音頻、視頻等資料。要使查看和取用更方便,就要設置網頁,將相關材料在網頁上展示;以不同標準進行劃分,將各類別分置在指定文件夾里,也能方便使用。還能夠根據搜索引擎等工具在網上查找所需材料的鏈接。若是有常需用到的網站,如,中小學教育網、現代遠程教育網、小學教學資訊網等,就可以把這些網址加入到網頁收藏夾里。
3.善于利用網絡資源,結合多媒體技術制作數學多媒體課件
不少老師準備公開課時,十分耗時耗力,才能完成相關課件,這都是因為在制作過程中參考材料的缺乏。那么,怎樣才能讓這樣的現狀得到改善呢?結果很簡單容易。只要科學有效地結合網絡資源即可。互聯網上各個板塊的數學資料和成型教案極多,可以選擇其中對自己有用的部分復制過來,再加入自身的教學經驗,就能夠花最少的時間制作出效果良好的教案來。
總而言之,在教學中有機結合網絡資源,能夠全面實施因材施教。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給所有學生創造出有針對性的學習環境,來滿足學生各個層次的真正需求,它所蘊含的資料信息可讓每個階段的學生的需求得到實現。他們在學習生活當中,若是碰到難題,也能利用互聯網查詢答案。學生之間能夠互相溝通,交流學習經驗,這樣他們的學習壓力也能釋緩。最后,不僅學生投身到課堂學習的各類活動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同時他們自主探究、主動思考、溝通交流的水平也能得到提升,促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高小平.網絡信息資源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5):56-57.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