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巧麗
摘 要: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如何實現增效減負,成為相關教育者需要重點思考的問題。立足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現狀,主要分析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增效減負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增效減負;教學策略;教育觀念
探討小學語文教學的增效減負已經成為一個熱門的話題,眾多的學校與教師都參與其中。但從目前的教育狀況來看,小學生還是背著沉重的書包,每天完成繁重的作業,他們的成績依然是試卷上的分數,他們的素質都在作業本中的紅勾。小學語文教學增效減壓、增效減負依然是學校教學面臨的一個難題,也是眾多小學語文教師需要推進的教學目標。
一、改變以往應試教育觀念
應試教育一直是困擾學生、家長、學校、教師的一個難題,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為了給孩子一個更美好的將來,教師把學生培養成做題機器,家長盼望孩子成為高分選手,學校更是仰仗著節節攀升的升學率。盡管小學生還處于兒童時期,他們美好的童年因為有了應試教育而成為題海戰術中的一員,他們把大量的時間放在訓練答題技巧之上。小學語文教學要想擺脫應試教育的桎梏,實現增效減負,就需要改變以往的應試教育觀念的束縛,真正把小學生的長遠發展作為教學的方向和目標。應試教育根深蒂固,教師要想轉變這種觀念很困難,但也不是做不到。教師要把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角,去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發展能力。
二、開發多元課堂教學模式
實現小學語文教學的增效減負轉變教育教學觀念是第一步,但接下來還要配合科學有效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案策略,才能真正實現教學質量的提升。小學語文是小學生接觸中國語言文化的第一步,教材中收錄的課文都是經過千挑萬選、適合小學生閱讀和學習的文章,這其中有記敘文、議論文,也有詩歌、散文,當然按題材分就更加豐富了,有描景狀物的篇章,也有抒發情感的,有對生活的禮贊,有對黑暗的揭露等等,這些構成了小學生接觸世界的基礎,也為小學生發展廣泛的興趣愛好打下了基礎。既然語文教材為教師開展多元化教學提供了豐富而優秀的素材,那么教師更應該把這些優秀篇章的價值挖掘出來,讓小學生受益。教師可以開展比賽式教學,讓小學生在豐富多樣的比賽中鍛煉臨場應變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語文感知能力等等。當然,教師還可以開展更多內容充實、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幫助小學生寓教于樂、快樂學習。
三、教會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
雖然學習成績不是小學生學習追求的終極目標,但是學習能力和素質卻是教學的培養方向。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增效減負并不是不能實現,更不是癡人說夢,讓小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就能夠使小學生利用較短的時間學習到大量的知識,也能夠培養小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理解、接受能力。針對不同的課文,教師要教會學生如何去有效閱讀,閱讀不是背誦,也不是只讀不思,更不是走馬觀花,閱讀要了解文章的大意和主旨所在。例如,閱讀記敘文,教師就要指導學生找到記敘文的六要素,即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只要找準記敘文的六要素,理解一篇記敘文將不再是難題。當然,尋找記敘文的六要素也是有一定方法的,這些都需要教師根據文章和教學經驗去詳細講解,幫助小學生理解并學會應用。針對不同的文體、不同主題的文章,都可以有通用的方法,這需要教師指導學生,借鑒別人的學習方法同時開發自己的學習方法。只有教會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學生才不至于流連于茫茫題海而無法靠岸,也就能夠減輕學生的負擔,幫助他們實現能力和素質的雙提高。
四、注重對學生因材施教
實現小學語文教學的增效減負還需要教師注重對學生的個性化培養,即因材施教。小學生正處在智力、個性發展的黃金時期,他們的特質不盡相同。童話大師鄭淵潔說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最佳才能區,除非他是白癡,要拿自己的長處和別人的短處競爭?!泵總€小學生都會有他比較擅長的地方,當然也會有他不擅長、不喜歡、不會做的,我們教師就應該看到學生的長處,并且把長處的優勢盡量發揮出來,也要適當去彌補他的缺陷之處。注重對學生因材施教,就要找到學生的最佳才能,他能言巧辯就培養他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技巧,他樂于思考和沉思就帶領他徜徉知識的海洋,他有很多的奇思妙想,教師就要為他創造實現的可能??傊處煂W生的實際情況要掌握,要善于發現他們的與眾不同,并且能夠把這種與眾不同變成獨具特色的能力,這才是小學語文教學增效減負的努力方向。
總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增效減負是一項需要長期堅持、不斷鉆研的課題,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也需要教育教學觀念的轉變、教育教學策略的變革以及教學環境的改善。
參考文獻:
[1]蔣林芳.從“裁判”到“服務”:小學語文課堂評價的新轉型[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5(11).
[2]王金紅.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兒童文學應用的實際狀況及其應對策略分析[J].才智,2015(36).
[3]胡榮裕.挖掘語文教材中的藝術素材培養學生的想象力[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03).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