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榮
摘 要:小學數學是數學學習的初級階段,也是步入數學殿堂的關鍵性階段,小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是教師進行數學教學的重點。柏拉圖說:“思維是靈魂的自我談話?!痹跀祵W教學中,教師應當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分析能力。學生對數學的認識不能只是簡單的運用公式進行運算。通過分析現階段數學教育中對學生思維能力培養中出現的問題,探究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方法,用多種方式、多種渠道讓小學生在起步階段奠定夯實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數學;思維能力;創新思維
一、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1.傳統教學模式固化
傳統模式下的小學數學教學強調學生的應試能力,大多數的教學課程設計是進行反復訓練和計算,教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在培養學生數學學習過程中僅僅是教會學生書本和教學目標上的硬性學習任務,比如低年級學生要熟練掌握加減乘除,對中階段學生對脫式運算等能力的培養等等,在教學過程中“填鴨式”的教學導致學生厭倦數學學習,沒有興趣深入學習數學,導致學生沒有養成分析數學問題的思維。一個沒有數學思維的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是相當吃力的,他們只會一味地死記硬背,背公式、背解題套路、背加減乘除,這種模式是數學主宰了學生,而非學生運用數學。
2.學生學習目的針對有偏差
由于受到家長和教師的影響,很多小學生更注重的是自己的學習成績,關注的是家長和老師對自己的評價,他們把學習當做一種負擔、一種壓力,比如在做一道數學題時,追求的是這道題是對是錯,能不能得分,而不是分析老師出題的題型和解題思路,其實教師在設計課程和練習題時,都是有針對性的,但是由于學生只在乎結果而忽視思考分析的過程,導致學生成為做題的機器,不能將數學知識與自己的實際生活相結合,沒有數學思維,不能靈活的運用數學思維思考生活中常見的問題。
二、探究思維能力培養方式
1.挖掘創造性思維和潛在智能
“思維世界的發展,在某種意義上說,就是對驚奇的不斷擺脫?!苯處熢谂囵B學生的思維能力時要注重學生的思考質疑能力,讓學生學會質疑,找到問題。作為一個學生要學會提問,好學生并不是那些什么問題都沒有的學生,而是通過自己的學習和思考,找到自己不懂得地方進行提問并找到解決方法的學生,有問題才有進步。教師在教學中應當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通過作業的布置和學生對課本的提前預習帶著問題學習,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就低年級學生而言,他們沒有思考和思維的主動性,缺乏這方面培養的意識。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向學生發問,比如計算一百以內的加減法,單純的計算和口算練習只是讓學生機械性的熟練背誦,學生并不懂這些東西對自己有什么幫助,因此教師就可以聯系實際,拿簡單的“24+36”為例,賦予這個加算題生命,將它看成一個日常生活中的買賣問題:媽媽在市場上買了24個蘋果和36個桃子,她一共買了多少水果?這樣和實際生活聯系起來,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夠讓學生發現自身潛在的智能,培養創新思考能力。
2.改變傳統教學模式,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
提高學生的能動性,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是培養學生數學思維,提高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途徑,學生興趣的培養也是自信心的培養,為學生打好數學基礎是培養學生自信心的關鍵,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做到“舉一反三”。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這種舉一反三強調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變通和轉化能力,是對學生運用公式進行變形等能力的培養,同時,對概念性知識教師也應當重視起來,以往教學中教師和學生都容易忽視概念的理解,只追求快速的背誦,這樣就造成了對數學知識理解的不透徹、不到位。傳統教學模式只注重講解,實踐占比也少。教師應當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馬克思認識論認為事物是在不斷的實踐中得以認識和升華的,數學思維的培養也是如此,要將實際問題搞懂,找到實際問題的內在原理,再運用到其他問題之中,從而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和問題判斷分析能力。讓學生主動探究,在課堂上主動思考,主動提問,主動運用知識進行變化公式的能力培養,通過創新教學模式的轉換升級來提高學生數學思維能力水平。
綜上所述,培養小學生思維能力需要改變學生的學習目的和學習思想,這個過程首先需要教師自我教學意識的改變,通過改變教師的授課模式和教學計劃來引導學生進行思維能力的培養和智力的開發,讓學生成為課堂主體,在輕松的環境下讓數學學習成為學生學習的樂趣。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睌祵W思維的培養不僅是學生學好數學的關鍵所在,良好的思維能力也是學生在今后學習中得以發展的關鍵之一,教師要把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和挖掘學生智能作為己任,通過不斷的探究,為自己的教學和學生今后的學習打下基礎,做好充足的準備和鋪墊。
參考文獻:
[1]張榮海.踐行數學課堂“生本理念”促進師生有效交流[J].內蒙古教育:職教版,2015(12).
[2]徐素珍.培養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有效途徑[J].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12(10).
編輯 范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