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輝
摘 要: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既促進學生發展,又促進教師自我成長的教學,才是有效教學。有效課堂教學作為有效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要實現以最少的時間獲得學生的最大進步與發展。在有效課堂教學中,這就要求教師幫助每一個學生進行有效地學習,使每一個學生得到充分發展,使課堂教學效益最大化。在這之中教學目標、教學策略和手段、學習方式和當堂檢測等要素直接關系到一節課是否有效達標,直接影響學生學習效果得失。
關鍵詞:學習目標;學習方式;教學策略;當堂檢測
大綱指出:“小學教學以課堂教學為主。”因此,在小學教學中實施有效教學,要以課堂教學為突破口。但我們許多教師上完一節課后不知自己的課是否符合有效課堂教學的要求。這就要求教師課堂教學時,學生學習目標明確、學生自主學并合作探、教師精點撥、檢測堂堂清;貫徹“先學后教”的教學模式和“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課堂教學原則。
一、學習目標要明確,讓學生有的放矢,不放任自流
有效的教學始于知道希望達到的目標,這個目標不僅教師要知道,學生也要知道。教案上的教學目標要變成學生的學習目標,以通俗的形式或問題告訴學生。學生一看到學習目標就知道怎么做、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比如,在教學人教版小學數學第十冊第93-94頁內容時,教師出示學習目標一:(1)會比較分母或分子相同的兩個分數的大小。(2)能夠用自己的語言歸納、概括、總結分母或分子相同的分數大小比較方法。學習目標二:理解通分的意義,掌握通分的方法,并能正確通分。
在實際教學中,老師也可嘗試把教學目標問題化,即把一節課的學習目標設計成幾個問題。如《小嘎子和胖墩兒比賽摔跤》教學中出示其中一學習目標: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感受小嘎子和小胖墩兒這兩個人物各有什么樣的個性特點?文中主要抓住人物哪些方面來表現這兩個人物個性特點的?完成自學報告單:(1)小嘎子是一個( )的人。(2)小胖墩兒是一個( )的人。(3)作者用了( )的寫作方法刻畫人物特點。問題解決了,學生就達標了。
二、指導自主學習,靈活掌握合作探究
新課程改革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過去都是“先教后學”,認為新授課老師就要從頭講起,認為學生對于這些知識一無所知。事實上只要給學生一定時間和條件,加以科學引導,學生明確自學的時間、內容、方法和要求后,大部分學生能夠自學課本。例如,針對《人教版小學數學第十冊第93-94頁內容,學習目標二出示自學指導:自學課本第94頁內容,看圖看文字填空,重點看黃底色和紅字部分內容,掌握通分方法。思考:什么是通分?通分的依據是什么?通分的步驟有哪些?(3分鐘后,比誰能做對檢測題。)這樣,教師充分發揮學生自主作用,給學生完整的自學時間,學生就能高效率地進行自學。
對于學生在自學中不會的問題,可以先讓學生通過合作學習來解決。首先是同桌兩人(我校實驗證明:兩個人的合作密度最大,效果最好)的小組合作。兩人不能解決的問題再通過4~6人的大組來解決。小組能夠解決的大組就不要討論了,大組能夠解決的全班就不要討論了,在實際操作中要靈活掌握不走過場。在學生合作討論過程中老師巡視,及時了解學生的自學情況,為點撥做準備。
三、運用教學策略和手段合理,精當點撥,歸納規律,總結方法
理論上認為,課堂上全班有一個學生能解答的問題,老師也不要急于講解,要充分發揮學生自學能力和互助合作精神,把解決問題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老師在最后時刻合理運用教學策略和手段,精當點撥:解答學生通過自學和討論仍然不能解決的問題;規范并培養學生用專業用語表述和書寫的習慣;擴展學生思路和視野;引導學生總結知識的內在規律和邏輯線索,尋找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這樣,讓學生有一種“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和急切解疑的心理,從而促進課堂教學效果。
四、當堂訓練,及時檢測目標達成情況
無論運用何種教學方法,最終目的是高質量完成教學任務,達成教學目標。一節課是否有效達標可以有多種方式:教師可以在上課過程中通過觀察,基本知道學生掌握到什么程度。也可以用測試卷或檢測題,讓學生做一做。如,在教學人教版小學數學第十冊第93-94頁內容,學生完成自學指導二后出示檢測1:比較■○■,談談自己是怎么想的?(1)引導:通分的意義;通分的方法。(2)明確:“公分母”是一組分數中相同的分母。(3)質疑:怎么確定公分母?(練習■和■,■和■)(4)思考交流:通分的步驟?檢測2:第94頁“做一做”。通過檢測,掌握學生自學情況,及時引導歸納學習方法。當堂訓練加速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運用,做到“堂堂清”,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節課運用“先學后教”的教學模式,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課堂教學原則,課堂學習目標明確、學生自主學合作探、教師精點撥當堂測已具有一節有效課堂教學的必備要素。其實諸如這些要素我們做到了什么程度;教學環節是否合理恰當,活而不亂;所學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每個學生是否都能掌握等問題也關系到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值得我們深入探討。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