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蘭
【摘 要】班主任是教師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班級工作的組織者;是班級與任課老師的聯系者,是溝通學校與學生家庭以及社會教育力量的橋梁,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力量。而班級是學校的基本組成單位,作為班主任的我時刻感受到責任感和使命感,始終盡心盡力組織班級發展,引領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下面我就從如何做好初中班級班主任,談談我在班級管理中的一些管理方法和自己的一些認識。
【關鍵詞】班主任;班級管理;策略
有人說,一個沒當過班主任的教師是不完整的教師。這句話是有道理的。班主任是班集體的組織者、教育者和指導者,在形成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班集體建設中具有特殊重要性,在學生全面健康成長的過程中起著導師的作用。從小學升入初中,由于年齡因素和生理特征,大多數學生在性格上都具有一定的反叛性。作為初中班主任,在管理班級工作過程中要引導學生以健康發展為目標,圍繞培養學生愛國主義精神、確立遠大志向抱負為中心,不斷探索班級管理的新思路,才能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因此,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更要注重藝術性。初中班主任是一個班級的主導者、組織者和管理者。學生的思想品德、作風養成、心理健康、學習能力等方面很大程度上都會受到班主任的影響。初中生處在認知世界和學習知識,樹立正確人生觀和世界觀的一個關鍵時期,初中班主任要深入了解學生的生活、學習和心理等多方面的動態,建設一支有能力的班主任隊伍,對促進我國基礎教育的良性發展都有著積極的意義。
一、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初中班主任教育管理理論水平不高
教育是一門創造性勞動,作為班級管理工作的管理者必須要有自己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方法。班主任要在工作中不斷探索并逐步形成自己獨特的教育管理理論,班主任要緊隨時代發展的步伐,及時更新自己的觀念,班主任的教育管理水平是班主任綜合素質的核心,它決定了班主任管理的工作效益。借助新課改新風,可以讓更多的初中班主任接受科學的教育理念,讓每個學生全面發展。
2.初中班主任的心理健康出現問題
心理健康問題已經開始逼近教師,從事教師職業的人承受著越來越大的壓力。2005年中國教師職業壓力和心理健康調查結果表明,中國教師面臨著較大壓力。80%的被調查教師壓力大,近40%的被調查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況不佳。初中班主任工作繁雜,且要承受諸多內外壓力,部分教師經受不住壓力以致心理健康出現問題,我們必須重視這個問題,關注并及時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
3.初中班主任工作方法有待改進
在新課改的春風下,盡管越來越多的班主任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能“蹲下來”看學生,用學生的眼光看問題,能夠做到以“人”為本,用科學、民主的方法開展教育管理工作,但仍有部分班主任工作方式簡單化、粗暴化,應試教育的影子依然存在于班主任的思想里,對班級學生的特點缺乏科學認識,忽視學生綜合發展,粗暴地對待學生的問題,班主任和學生的關系不和諧,以致從整體上影響教育水平的提高。
二、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存在問題的解決對策
1.提高初中班主任教育管理理論水平
新課改要求班主任角色由經驗型向科研型轉變,由權威型向民主型轉變,這就需要初中班主任不斷學習,掌握學生思想動態,接受新的教育思想,學習新的教育理論,掌握必要的教育學、心理學、管理學等內容,切實提高自身教育管理理論水平,通過專業技術培訓、校本培訓等不同形式的學習,轉變班主任觀念,把培訓和班主任日常管理教學活動結合起來,定期開展主題研討活動,將新課程的理念通過活動、班會等形式直觀地表現出來,達到理論和實踐統一起來,使自己真正在課改的大背景下成長為能承受各種挑戰的優秀班主任。
2.運用多種方式緩解初中班主任心理壓力
作為最活潑好動的學生的班主任這一角色,如若心理不健康,受害最大的將是班級的學生,輕則會使學生產生厭學的情形,重則會影響學生的一生。所以作為學生直接管理者的班主任,更是需要健康的心理,健康的心理是教書育人的首要條件。雖然在日常的教育教學管理工作中會遇到眾多問題,但作為班主任要學會調適自己的心理,以“平常心”看待事情,以“人”為本的情懷去關注學生,初中班主任擁有了健康的心理,才能以自己獨特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才能培養出有愛心、自信、堅毅的學生。
3.改進初中班主任管理方法
班主任是一個班級的精神象征,塑造良好的專業形象,通過班主任內外品質給予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班主任必須知道什么是自己該做的,什么是自己不該做的,通過自己的實力來強化自身的專業水平,最終形成對班主任這一專職角色的信心和意識,在平日教育管理中予以實踐,進而提高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對于班主任來說,改進管理方法,實際上就是一個不斷提醒自己的過程,在管理中研究,在研究中管理,通過對各種不同事件的研究反思,班主任的管理經驗才能理性地上升為一定的理論高度。對于初中班主任來說,他們面對的是一群心性尚未發育成熟且很容易受外來因素影響的學生,班主任要與學生交心相處,開展一些相關的課內外活動,真正地在研究中與學生一起成長。
4.培養班級學生干部,提升學生自我管理能力
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只有能夠激發學生去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班級學生干部要在班主任的引導下形成一定的自我管理機制,讓優秀學生成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通過學生干部了解掌握班級學生的學習狀態和思想動態,引導學生干部開展一些主題教育活動,通過活動調動了每個學生的積極性,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班級民主管理,培養學生干部能夠進一步鍛煉他們的綜合能力。
5.優化初中班主任評價考核機制
班級作為學校組織的細胞,而班主任又是這個細胞的直接管理者和領導者,班主任對班級管理的積極性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校對班主任工作的認可程度和評價考核。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對初中班主任評價考核機制不再以單一的升學率作為評價標準,而是逐漸轉變為科學、民主的評價考核。學校要樹立正確的考評觀念——“考評不是目的,考評是為了改進”,按照全面、發展的原則,著重實際情況,激發班主任的反思動力,調動廣大班主任工作的積極性,把以“人”為本的理念融入到班主任管理中,增強班主任的工作責任感和使命感,提高班主任的自我認同感,讓班主任在工作中實現自身的價值。
三、結語
總之,如何能做一名好的班主任,就得充分調動自己的組織管理溝通能力,在做到在對學生充滿愛的基礎上實施愛的教育,用民主平等的方式去營造良好的班風,努力去營建一個民主平等的氛圍,使每個學生將這個班當作自己的家,人人都愛她,時時都想著她,與她共榮辱,這是班主任工作至關重要的一環。班主任工作是平凡而繁瑣的,讓我們在實踐中去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使班級管理工作更上一個新的臺階,讓我們一起為成為好的班主任而努力吧!
參考文獻:
[1]單春明.班主任鼓勵性教育在中職學生中的影響[J].科技信息.2011(05)
[2]陸純梅.“第五項修煉”對班級管理的啟示[J].科技資訊.2008(33)
[3]馮子陽.淺析班級量化考核[J].科技資訊.2011(19)
[4]肖志明.實現班級自主管理的嘗試[J].科學大眾.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