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歡
【摘 要】思想品德課是初中階段的基礎性課程,其主要是對初中生道德素質、心理素質等的規范與培養,初中階段學生處在青春期,存在叛逆心理,有網絡癡迷、早戀現象等,強化初中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非常關鍵。傳統的初中思想政治教學方式是采用教師理論灌輸的方式,實踐教學相對缺失,學生參與課堂的機會少,課堂教學質量下降。面對以上問題,本文就初中思想品德課實踐教學進行了分析與探究。
【關鍵詞】初中;思想品德課;實踐教學
新時期,社會的發展與建設,對新一代學生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其不僅僅停留在文化素養、專業素養方面,而是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在初中階段,學生管理工作具有必要性,而思想品德課教學模式的實施變得更為重要,借助課堂來向學生傳遞正能量,規范初中生的思想與行為。為了實現初中思想品德教學的實效性,應強化思想品德課程的實踐性教學,運用更具創新性的方式來優化教學,進而提高教學質量。
一、初中思想品德課實踐教學的重要性
在素質教育與新課改的背景下,強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變得非常重要,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改善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方法更具價值意義[1]。新時期,為了實現初中思想品德課的實效性,應轉變傳統初中政治死板、單一的思想品德課實踐教學方法,僅僅重視理論灌輸,忽視實踐教學的重要性,是當前面臨的主要問題。因此,以此為突破點,應強化初中思想品德課實踐教學的有效開展,制定更為優質的實踐教學策略,將更具趣味性、個性化的實踐教學方法應用其中,能讓學生充分參與到思想品德教學之中,從中自發性的吸收諸多的知識點與思想道德意識,提高教學質量具有必要性。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其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2],通過參與實踐教學,學生可在實踐的過程中吸收足夠的養分,及時將更具正義性的觀點融入其中,對學生能力的提升具有積極影響。
二、初中思想政治課的教學現狀分析
1.教學缺乏實踐性
對于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而言,教學缺乏實效性,實踐教學無法達到理想的效果,教師僅僅是停留在課本教材上,課堂教學模式的選擇并未得到創新與優化,教學方式重理論輕實踐,很多理論知識點學生很難理解,成為當前思想品德課面臨的重要話題。純理論灌輸模式的應用,不具有說服力,學生很難了解知識點的真諦,成為當前教學實踐中存在的主要問題[3]。
2.教學理念相對傳統
新時期,素質教育的提出,強調學生在具備足夠文化意識的同時,還要具備相應的道德素質,強化思想品德教學具有必要性[4]。新課改要求課堂應注重生本理念的體現,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讓學生全面參與其中,在參與課堂實踐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道德修養與素質是關鍵。然而,現階段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學,教學理念相對傳統,教學方法選擇缺乏實效性,課堂仍舊以傳統的知識教學理念為主,在教學理念上未做到及時的更新。
3.教學評價模式單一
眾所周知,初中思想品德課的教學評價模式以終結性評價為主,主要是根據學生最終的書面成績為基準,該教學評價模式的選擇缺乏公平性與合理性。單一的教學評價模式,會讓學生產生懶惰心理,認為只要注重最終的總成績即可,學生大都會選擇抄襲或考試前幾天進行緊急備戰,只為了應付考試而學習,教學質量不高,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此外,若僅僅是使用終結性評價的方式,若在終結性評價時,學生由于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此次未發揮出自身的正常水平,若以此作為學生水平與能力的定論是不合理的。
三、初中思想品德課實踐教學策略分析
1.創設課堂情境,激發實踐興趣
通過對注重思想品德教學的有效分析,應注重實踐性教學的應用,打造更具趣味性的課堂教學模式,積極創設課堂情境,能在課堂實踐教學開展的過程中讓學生自然而然的參與其中,實踐性課堂的吸引力更強,創設課堂情境,利于學生興趣的激發。同時,相較于傳統的理論性教學,實踐性教學更具優勢性。作為現代實踐教學的重要表現形式,情境式教學具有獨特的價值意義[5],其使得課堂更具趣味性,將課本中純理論的知識點利用更具趣味性、立體性的方式進行呈現,實踐教學質量更高,教學效果更強。
例如,在學習初中思想品德課時,涉及到《珍愛生命》的相關知識點時,教師應緊密聯系生活實際,打造實踐性的課堂,將常見的生活情境進行再現,師生共同進行演繹。在現實生活中,青少年自殺、犯罪現象非常常見,當年震驚全國的“馬加爵事件”,為社會敲響了警鐘。針對此類情況,教師可以讓學生排練一個短劇,讓學生們重新審視“馬加爵事件”,對整個事件發生情況進行再現。在學生參與演繹的過程中,學生可從中吸收足夠的元素,能從中捕捉重要的知識點,對學生會產生啟示與教育意義,對學生未來的成長與發展具有積極影響。
2.注重角色扮演,吸收思想品德知識
為了將思想政治的實踐性教學體現的淋漓盡致,應注重角色的合理化設計,開展角色扮演教學,教學形式不同以往,教學工作更具靈活性與趣味性,會為學生帶來諸多的快樂元素,能在更為和諧、融洽的過程中實現思想政治觀點的全面滲透。教師應精心選擇合理的角色扮演素材,能在學生扮演的過程中體會人物性格、道德素質等,讓學生身臨其境,以了解社會的黑與白,進而實現對重要知識點的吸收,提高思想品德實踐教學水平是重要內容。
例如,在學習初中思想品德中關于“法律護我成長”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就社會中的熱點問題搬到課堂,會極大的引起學生的興趣與注意力,注重教學元素選擇的多元化與規范性。2014年央視春晚上,由開心麻花團隊中沈騰、馬麗等主演的小品《扶不扶》一經播出,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其中就老年人跌倒后扶不扶的問題進行了闡述,引起了網友的熱烈討論。根據此小品,教師應為學生安排相應的角色,分別對該小品進行情節重現,在營造快樂課堂氛圍的同時,引發學生內心的考量,同時,教育學生應利用法律武器來保護自身。
3.以多媒體為載體,豐富課堂教學
初中思想品德教學工作的開展,應注重實踐教學的應用,為增強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應以多媒體為載體,利用多媒體中圖片、視頻、動畫等重要素材來豐富課堂教學,為教學工作的開展提供重要的資源,是課堂開展的豐富調料。多媒體在實踐教學中存在著多種優勢,其能將抽象的思想品德理論觀點轉變為實際的案例,再加之學生對信息技術與電子產品的需求量大,強化多媒體教學是關鍵。
例如,在學習《親子之間》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平臺來演示日常生活學生的一系列叛逆心理,模擬學生反抗父母、傷害父母的語言與行為,讓學生對這些行為進行反思,利于學生對知識點的吸收。在反思中,認識到自身的不足,從而能讓學生正視自己的態度與言行。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傳統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以純理論灌輸為主,課堂缺乏趣味性,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很難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面對以上問題,思想品德教學必應只是紙上談兵,而要注重課堂教學的實踐性與具體化,將抽象的理論知識點用實際的方式予以呈現,能為政治課堂增添興趣,可極大的吸引學生的目光,在參與趣味性教學的過程中吸收足夠的知識點,進而達到思想品德教學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鄧海冰.淺談初中學生思想政治課學習興趣的培養[J].呂梁教育學院學報,2012,01:85-86.
[2]馬文軍.努力提高初中思想政治課教學質量的實踐[J].德州學院學報,2012,S1:70-71.
[3]朱春林.淺談初中思想政治課的提問藝術[J].中國校外教育,2013,29:123.
[4]侯雁芳.淺析初中思想政治教師應當具備的素質[J].新西部(理論版),2015,16:132+130.
[5]包煜華.農村初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幾個問題[J].甘肅聯合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S2: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