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伴隨著當前我國正趨于向大眾化轉型的高等教育以及持續步入成熟化程度的市場經濟體制,社會各界加大了對于高校應屆畢業生就業的實際狀況的關注力度,與之相適應的是高校當中日趨顯現出就業的職業指導工作的關鍵性。本文對于我國高校就業職業指導工作顯現的問題和成因進行了深入研究與細致分析,從而提出了具有針對性的改進策略,以此來為高校就業職業指導工作持續發展進步建言獻策,并能夠對于高校畢業生就業問題提供有益的借鑒作用。
【關鍵詞】高校學生;就業;職業指導;問題;原因;對策
0引言
職業的含義為就業人員所進行的能夠獲取報酬的事務的類型,是具備勞動力的人為獲取報酬而付出腦力與體力勞動,并服務與社會各行業的長期性的勞動形式。職業所具有的含義、類型、性質等和階段性的社會發展進步,以及生產力顯現層次息息相關。全社會的有序運行和不斷形成的發展變化,都是基于全部職業的職位來進行有序化的持續性推進,以及全部在職勞動者全身心的付出其精力與時間、學識與智力、腦力與體力。職業立足于社會發展進步的內在的需求,而且體現在社會不同的職業分工之內,在具有工作性質差異性的職位中,勞動者的職業在工作的既定目標、性質內涵、地域場地、報酬福利等諸多方面都會存在著不同。在人的一生當中職業生活具有著至關重要的地位,需要耗用極多的時間和精力,同時也是個人自身的人生理想抱負、生活層次,情感流露、心理需求、以及幸福指數等諸多方面的實際顯現。所以,對于高校學生進行就業職業指導工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1現今高校學生就業的職業指導存在的問題
1.1高校學生對就業指導的需求未能獲得充分性滿足
通常學校對于就業職業指導存在著不客觀的認知,僅僅是單純的以為此為專門對即將畢業的學生設置的培訓,倘若只是簡單的對于職業指導與就業指導劃上等號,以致形成部分大一或者是大二的學生未能獲得較好的就業職業指導;并且高校較為注重對在即將畢業學生作為就業職業指導,在學生畢業并步入社會之后,倘若依然未有入職就業,只是出于待業狀態,學校有關方面也同樣未進行持續性跟進處理,這就會讓未能入職就業的已經畢業的應屆生難以接受到較多的就業職業指導。不但存在一些學生未獲得就業職業指導的情況,而且大學生難以獲得就業職業指導的需求的狀況,仍然顯現于現有的教學課程有部分的內容無法滿足高校生的實際需求。一些學校注重于按照國家政策來理解就業職業指導課程,從而忽視了對于應聘時的面試的心理素質及技巧的培訓,同時也未注重對于勞動法的培訓,對職業設定規則、職場的適應能力等的相關培訓。更為重要的是缺乏對于大學生如何應對就業困難時的進行的心理疏導、減壓培訓,以及如何客觀看待就業困難的心理反映等諸多問題。
1.2職業指導缺乏系統性及個性化
實施較好的職業指導,既能有助于大學生順利就業并進入職場,還能對其進行中長期職業規劃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但在當前不少高校的系統性職業指導較為缺乏,難以起到有益于學生構建科學合理的就業理念及職業理念的重要作用。這是由于在高校的職業指導較多會注重于處理所存在的共同性問題,從而較少關注于學生存在的個性化問題方面,不能讓學生形成較多信任感。更多是注重于就業率本身,難以形成對于學生職業規劃的入職第一步的基礎夯實,當前高校中對于學生進行職業指導多流于形成,而未能深入發展,較為缺乏其指導建議與內容的科學性以及合理性。尤其是部分高校缺乏對于自身畢業學生就業入職之后的實際狀況的調查統計,從而忽視了對于就業成功率較低的內因的深入分析與細致研究,以致未能形成規范化職業指導工作意見,尤其是嚴重缺乏對于畢業生就業之后入職的跟蹤統計的實際數據,從而難以客觀看待及理性分析就業當中存在的諸多的問題。對于高校畢業生遇到的就業問題的應對措施不能不到位,不利于高校畢業生在就業水平層次的整體提升。
1.3未能實現職業指導的會員參與
職業指導的公共化顯現在全社會的共同參與方面,由社會、學校全體師生以及家長共同發揮作用,并在學校內部建立起職業指導工作聯合機制,由于極少數教師因為自身的經驗、個人的閱歷、見解、知識等多方面的影響,未能讓學生客觀認知所學專業的性質,未來的發展前瞻性,就業的領域等問題,極少數教師也未能在教學實踐中,給予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專業知識與工作實踐進行緊密結合,從而來對學生進行職業分析以及科學指導。而另一方面在職業指導工作中,學生也未能進行主動參與。例如,學生對于部分就業信息已有掌握,可是因為學生自我的求職意愿不符合職業的具體需求,以至一些學生未能把握好入職的機會,從而進一步加劇了高校畢業生難以就業的狀況。也存在一些學生較為重視入職就業問題??墒且驗樵谛W習階段沒有制定合理的就業計劃,僅只是作為自我思考,未能積極走入社會去獲取更多就業機會。
2 高校學生就業職業指導問題的原因分析
2.1高校未能正確認知就業職業指導工作
在高校當中雖然就業職業指導工作是極其重要的,可依然存在部分高校未能正確認知就業職業指導工作,未能將其上升到有關高等教育的戰略性發展的宏觀視角上來看待此問題。形成了僅只是注重就業率表面數據,未注重就業率質量,以致產生了未能依據就業指導來對高校學生綜合素質進行整體促進與提升的現狀。學校的自身資源未能側重于整體規劃學生職業理念,能力的培養,以致助推了學生日益困難的就業問題的出現。因此學校應該改進職業指導的工作,使之更適應于高等教育的整體發展的趨勢和要求。
2.2缺乏大學生個性化職業規劃檔案的構建
積極應對大學生自身的特點來實施有針對性的個性化職業指導,進一步來對就業的質量,以及學生職業長期規劃進行整體提升,實施個性化職業指導的重點在于應建立包括學生個性化特點資料、職業中介服務信息、就業服務信息的學生就業檔案,讓負責職業指導的教師能夠全面認知學生的求職意向,還能夠使招聘單位掌握學生的實際情況,有利于學生拓展就業渠道。選擇求職意向,并制定出科學合理的職業發展的中長期規劃。
2.3學生意愿未能與職業指導工作充分融合
伴隨著當今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進步的趨勢,社會中的職業種類劃分為更加細化,這就應使社會實踐需求和高校職業指導密切聯系,從而順應職場需求的發展趨勢?,F今,部分高校缺乏與社會的密切關聯性,實施的職業指導工作未能深入實際,使得學生忽視了此項工作的關聯性,因此實施職業指導工作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加強學生的參與性,讓學生對就業問題具有客觀認知,從而在學生向職場工作者的人生過程轉進中,能夠更趨于理性的去進行認知與實踐。
3解決高校就業職業指導工作的有效對策
3.1充分應用市場來對學生實施指導工作
讓學生具有良好的職業生涯規劃及遠景發展是就業職業指導工作的目標所在,社會職場對怎樣的人才需求?就相應的進行怎么樣的人才的培養,當今存在的重點問題為高校畢業生與社會職場交流與互動較為缺乏。對職場的人才需求未能夠有客觀認知,因此應讓學生主動接觸社會,相關的國家就業指導政策法規,職場的實際需求,都是一種人才市場的信息及可利用的因素。另外還體現出的重點問題在于,學校應按市場對人才的實際需求來對所設置的專業的合理性進行適度調整。應該有意識的規避產生就業市場已經具有部分專業就業形勢不容不樂觀的狀況,而在高校仍然還在增加此類專業的招生人數的不明智做法。
3.2基于個性化來實施職業指導
個性化職業指導能夠對職業指導層次進行提升,使得用人單位的人才需求獲得滿足是與學生進行長期的職業規劃具有著緊密聯系,以個性化職業指導來進一步促進相關工作的發展。應按照在校就讀階段學生的綜合表現以及其所填寫的各類資料信息,以及學生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專業的學習情況,自身的興趣愛好來建立起個人完整的人才資料檔案,在畢業時可便捷的進行就業推薦。同時,應提升個性化職業指導的實際作用,實現個性化職業檔案信息在特定的就業合作單位的資源共享。
3.3幫助畢業生進行就業心態調適
通常而言,學生就業即是從就業意愿轉化為社會的現實職場生活的一個人生進程,應對現今較為激烈的就業競爭現實狀況,較多學生產生了各類急切與焦慮的心理狀況,對學生就業形成了一定影響。因此,高校應對學生進行專門的心理輔導,并積極參與相關校園招聘會服務工作,讓學生對于社會需求的人才,有一個全面而客觀的認知,調適自身的存在的心理狀態,促進學生對自我的綜合素質的整體提升,安排學生積極的參與社會實踐,并能夠從中獲得一定的實際工作經驗,進而來了解職場當中的現實狀況,適應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在就業時較好的進行從普通的學生到入職就業者的身份切換,并順利的進入職場的工作崗位、走向社會。
4結語
綜上所述,在現今嚴峻的就業形勢下,高校開展對學生的就業職業指導極其關鍵,雖然在具體的工作當中尚存在諸多問題,高校應該對此有針對性的進行改進,積極面向社會的人才需求來提供適合的高素質人才走向就業,同時為社會的人才需求提供優質服務,為學生順利就業而持續開展好就業職業指導的此項工作。
參考文獻:
[1]李寧. 試論職業指導在高校學生就業中的作用和重要性[J]. 邢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05:45-47.
[2]張春霖. 關于高校學生職業指導問題的思考[J]. 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06,10:11-13.
[3]尹剛. 高校學生就業指導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 天中學刊,2010,05:63-64.
[4]莫華. 高校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出國與就業(就業版),2010,12:60-61.
[5]梁杰芳. 高校學生就業的職業指導研究[J]. 中國大學生就業,2012,22:37-40.
[6]王艷琴. 高校學生就業的職業指導問題、原因及對策研究[J]. 考試周刊,2013,A4:158-159.
[7]高繼花. 淺談高校就業職業指導工作[J]. 出國與就業(就業版),2012,02:10-11.
作者簡介:
張勇(1988~),性別:男,碩士,河南洛陽人,研究方向:教育學,高校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