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 馬強
【摘 要】在人口老齡化日趨嚴峻、經濟體制轉軌和社會轉型的背景下,社區居家養老模式集傳統家庭養老與機構養老之優點應運而生,并代表了中國養老方式未來發展的方向,它與老年人收入保障制度共同構建了我國社會養老保障體系。在分析我國目前社區居家養老模式運行狀況的基礎上,剖析其存在的問題,并從責任分擔的價值理念,多層次發展、配套性支持的設計原則,以及整合資源、拓寬籌資渠道等方面,提出實現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模式可持續發展的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人口老齡化;社區居家養老;社會養老保障;可持續發展
20 世紀70年代以來,中國人口年齡結構由年輕型快速轉變為老年型,到20世紀末,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超過10%。按照國際通行標準,中國人口年齡結構已開始進入老齡化階段。進入新世紀后,中國人口老齡化速度加快,國務院新聞辦《中國老齡事業的發展白皮書》指出,2005年底60歲以上老年人口近1.44 億,占總人口的比例達 11%。預計到2050年老年人口比例將達到最高峰值25%。妥善解決大量人口的養老需求成為中國面臨的緊迫而嚴峻的課題。
1 居家養老概念界定
根據養老資源的提供渠道,養老方式可以分為家庭養老、自我養老和社會養老。中國傳統的養老方式是家庭養老,即主要依靠家庭提供養老所需資源和服務。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結構的轉型,這種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在這樣的背景下,一種養老資源提供主體多元化,養老服務提供社會化,養老地點不脫離居住家庭和所在社區的新型養老模式——居家養老,成為了大家關注和探討的焦點。
2 社區居家養老模式存在的問題
2.1養老服務層次水平較低
我國老年人在希望獲得服務的同時,也更看重家庭帶給自己的安全感、親情感和歸屬感。目前社區開展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項目以康復保健、家政服務等日常的物質生活幫困居多,即偏重于日常生活護理和家政服務,較多的關注老年人物質生活需求方面的滿足,精神慰藉服務發展不足。然而,現實中老年人在物質需求日益得到滿足的基礎上,越來越趨向于對精神慰藉服務的需求。
2.2服務對象范圍仍需擴展
老有所養是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內容,“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養老服務供給是關乎社會全體老人生活質量的事,但從目前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對象的實際情況來看,服務對象仍然主要是獨居、孤寡、困難、殘疾和高齡五類老人,一般老人實際上并沒有得到更多的關注。隨著老齡人口的不斷增加,養老服務對象范圍需要不斷擴展。
3 社區居家養老選擇的必然性
3.1社區居家養老符合老年人的現實需求
居家養老的社區服務,在國外一般稱為老年人社區照顧,其有兩層含義:一是在社區內照顧,也就是不讓被照顧者離開他所熟悉的社區,而是在本社區內對其提供生活服務;二是由社區來照顧,也就是動員本社區的人力資源,運用社區支持體系開展對老年人的照顧服務。
3.2養老功能的轉移
養老功能的轉移為實行社區居家養老提供了可能性,這也就是家庭養老的社會化和現代化問題。隨著政府作用范圍愈加縮小,營利機構、非營利機構也在市場經濟下參與養老服務供給,或是直接提供無形服務,或是通過建立養老服務機構等方式提供服務,例如家政市場的興起、醫療保健市場的豐富等,為以社區為依托的養老服務的實現提供可能。
4 社區居家養老模式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4.1拓寬資金來源渠道,形成多元化籌集機制
針對目前資金籌集渠道單一的狀況,“國家通過發行社會保障基金福利彩票,來增加社保基金”;地方上可以建立居家養老基金,鼓勵企業、社會團體和個人捐助。同時,吸納民間資本,開拓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產業化之路,根據老年人的實際承受能力,制定不同檔次的服務標準,實行有償服務和低償服務,豐富資金來源。
4.2不斷完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內容
大力推動專業化的老年醫療衛生、康復護理、文體娛樂、信息咨詢、老年教育等服務內容的開展,構建社區為老服務網絡,為老年人提供就近就便的多種服務。服務內容由易到難,服務順序由急到緩,服務項目由少到多,逐步完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內容。
4.3實施社區居家養老運行模式標準化
當前,對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運行有很多認識尚未統一,這也造成了不同城市以及同一城市的不同區、不同街道的做法各不相同,運行模式也是多種多樣,未能實現標準化建設。因此,當前實現社區居家養老的標準化,應對運行過程中的相關問題進行厘清,試點并推廣一些好的模式和做法,依據不同地區的特點,確立可操作性強的標準和規范來指導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有效實施與開展。
5 結語
在人口老齡化背景下,傳統的養老模式已無能為力,社區居家養老模式因其固有的經濟成本低、社會效益顯著、人文關懷性強的特點,成為化解人口老齡化風險的一劑良方。
參考文獻:
[1]許義平,何曉玲.現代社區制度實證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8:192.
[2]柴效武.養老資源探析[J].人口學刊,2005,(2):26-29.
本論文為河北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京津冀地區醫藥及健康養老行業專業人才需求調查與分析》,編號:HB15SH068,成果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