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衛
[摘要]:教學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有機整合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如何導入新課,激發學生興趣,如何引導學生展開探究活動,在學生探究中如何給予學生指導,這些因素都將直接影響生物課堂教學效率。對此,結合高中生物課堂教學實踐,對生物教學中的導入、引導和指導的相關策略作簡單分析。
[關鍵詞]:高中生物 有效教學 導入 引導 指導
導入,目的是讓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為探究活動奠定基礎。引導,則是要通過問題、任務活動等方式而讓學生更好地深入到生物知識內部,活動理解,形成知識完形。指導,一是指向于學習方法,二是指向于活動中點撥和講解。
一、巧妙導入,激發學生興趣
導入是整個課堂的起始環節,是激發學生興趣,讓學生直觀感知的關鍵所在。導入雖然在整個課堂中所占時間不長,但卻會直接影響課堂氣氛和探究活動的順利進行。傳統教學中的導入過于直接,不利于學生興趣激發。要設計好導入活動,不僅要考慮教學內容,還得考慮學生的實際和認識規律。尤其是在應用情境來導入時,切不可忽視了問題對學生的啟發和引導作用,相反要以問題而讓學生更好地過渡到探究活動。
首先,在導入方式的選擇上,可采用情境、話題、故事、復習導入等多種方式。如《細胞的分化》可在復習《細胞的增殖》基礎上引入。如《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可結合學生生理特點和父母的生理特點的相似性,以談話方式導入。如《雜交育種與誘變育種》中可借助多媒體、以圖片、視頻方式而呈現多樣化的雜交育種和誘變育種的實物圖片,然后再以問題啟發學生思考。在導入中,各種方式并非孤立的,相反要結合教學內容而綜合應用。如先呈現圖片再引導學生談話,如先引導學生舉出生活中的例子,然后再呈現圖片等。
其次,在導入中要注重精心設計問題來啟發學生思考。以《基因指導蛋白質的合成》導入為例,利用電影《侏羅紀公園》片段而引導學生思考能否利用恐龍的DNA使恐龍復活,如果能,主要要結合什么問題,這就引出了需要恐龍DNA基因的表達,而DNA在細胞核中,而蛋白質合成是在細胞質中進行的,它們是如何聯系起來的,猜想有一種物質能夠作為傳達DNA信息的信使,那它是如何傳遞的信息的?如此,由情境而引出問題,根據學生的認知結構,引導學生逐層猜想、思考,從而進入到新的探究活動中。
二、活動引導,促進學生探究
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充當的角色是知識的傳授者,故而在課堂中對學生的引導是較少的,多是采用講授的方式而完成教學任務。新課改下的生物教學則提倡教師要從講授者角色轉變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在生物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揮好教師的引導作用。結合高中生物教學實踐來看,引導可分為問題類引導和活動類引導。
問題引導,即教師在課堂中結合教學目標而以問題方式引導學生展開討論活動,通過問題分析而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知識。以《基因對性狀的控制》為例,先借助幻燈片展示“小貝父子”圖片,問:他們有什么相似之處?這些相似之處是怎樣形成的?接著追問在親子代之間遺傳信息通過什么方式傳遞?引出中心法則,在復習基礎上問:該理論是否存在不足之處?教師借助英國“瘋牛病”與朊病毒案例而促進學生對中心法則的理解,那么,遺傳信息最終流向了子代個體呢?什么是一切生物性狀的體現者、生命活動的承擔者?引導學生對結構蛋白和功能蛋白的類型和區別復習,展開對基因、蛋白質與性狀的關系的探究。
活動引導,一方面,是指教師要借助活動而引導學生參與活動,如實驗探究、如討論活動;另一方面,則是指在活動過程中要對學生進行引導。如《植物生長素的發現》中在引導學生對達爾文的體驗與嘗試實驗、詹森和拜爾的強化實驗、溫特的分析、評價實驗進行探究中,對于實驗目的、實驗步驟、實驗現象和結論等,就需要對學生進行引導。
三、給予指導,加強知識構建
引導重在“引”,旨在啟發引導學生思考、探究,而指導則傾向于教師活動,更多的是要結合學生的探究活動或問題討論活動而對學生進行指導。同時,對學生的學法指導也是尤為重要的。在生物教學中,指導不等同于講授,但也可采用精講的方式進行指導。
首先,就討論活動中的指導而言,更多的是要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采用精講、點撥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指導,這樣才利于學生通過探究活動而獲得知識構建。如《細胞生活的環境》引導學生觀察課件并討論組織液、血漿和 淋巴液有什么異同后,教師就需對它們的相同點(都屬于細胞外液,共同構成人體內環境,基本化學組成相同)和不同點進行總結歸納。
其次,就學法而言,一是要以目標而引導學生展開課前預習活動,如需要了解哪些背景、概念等,要指導學生通過閱讀教材而初步構建;二是在探究活動中,要對學生的活動進行指導。如對概念的理解,要注重結合關鍵詞而指導學生展開辨析活動;三是在練習過程中,對學生出現的錯誤、存在的問題等要指導學生糾錯,對于存在的問題則要指導學生應用所學知識去分析,體會其內在關系。
在高中生物教學中,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明確自己角色,在教學中轉變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做好導入,引導好學生活動,指導學生更好地學習生物,這樣才能讓生物課堂變得更加具有活力。在教學中也需注意,教師的活動和學生的活動是緊密相連的,更多的要能立足學生實際展開教師活動,這樣才更利于學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慶波.淺議高中生物課堂教學起始環節的有效導入[J].學周刊,2014,(12):164-165.
[2]曹小燕.立足有效教學,打造精彩生物課堂[J].中學課程資源,2015,(02):50-51.
[3]謝淑梅.認知同化論指導下的高中生物教學[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4,(11):23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