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魯 朱貝貝
摘 要:從電影《百鳥朝鳳》中來探討嗩吶匠對傳統嗩吶文化的堅守,對匠人精神的傳承以及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堅持與執著。
關鍵詞:《百鳥朝鳳》;工匠精神;傳承
2016年,在李克強總理的政府報告中首次提出了“工匠精神”。工匠,一般是指那些技藝高超的手藝人,而他們身上所具備的嚴謹、專注、一絲不茍、敬業以及對自己產品精雕細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被稱為“工匠精神。”
《百鳥朝鳳》講述的是20世紀80年代的無雙鎮,中國民間傳統樂器嗩吶成為了人們婚喪嫁娶不可或缺的禮儀藝術,少年游天鳴為了完成父親的夢想,拜師到焦三門下,最終以專注、一絲不茍的匠心精神,接過了已有二三百年歷史的焦家班。當傳統嗩吶演奏與西洋音樂碰撞沖擊時,坐在太師椅上吹奏的嗩吶匠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冷遇和輕視。在社會變革、傳統文化藝術難以為繼的困境里,影片中對那對師徒執著于民間藝術、苦苦堅守信念,以及對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的憂患意識展現得淋漓盡致。
1 電影《百鳥朝鳳》中匠人精神的內涵展現
吹嗩吶這種傳之久遠的民間藝術,意味著對遠行故人的一種人生評價。嗩吶有兩臺、四臺、八臺之分,唯有德高望重者才有資格享用“百鳥朝鳳”?!栋嬴B朝鳳》傳承的不僅是技藝,更多的德行,是風骨氣質,是堅守信念、精益求精、嚴謹、一絲不茍、耐心、專注、堅持、專業、敬業的匠人精神。
1.1 匠人精神之精益求精
注重細節,追求完美和極致,不惜花費時間精力,孜孜不倦,反復改進產品。就像影片里焦三爺要求天鳴,必須要把嗩吶吹到骨頭縫里面。精益求精詮釋了手藝人對產品的專注、認真。
1.2 匠人精神之嚴謹、一絲不茍
影片前半部分主要渲染焦三爺收徒、授藝、傳教的嚴謹,焦家班出白事的吹奏標準必須遵守德行之道,嗩吶班主則要太師椅相請,孝子孝孫跪地一片,一絲不茍的規矩背后是高超手藝人對優秀傳統文化的良心堅持和執著。
1.3 匠人精神之耐心、專注、堅持
游天鳴為了用蘆葦把河里面的水吸上來,頂著炎炎烈日,即使大雨傾注,他依然耐心堅持。學習任何技能,基本要領都是乏味、枯燥的。所以耐心、專注、堅持是匠人精神的內涵所在。
1.4 專業、敬業
面對西洋管弦樂隊逐步占據人們的視野,嗩吶無人問津的蕭條狀況時,天鳴仍然苦苦堅守對師父的誓言,堅守對嗩吶的傳承。他身上所展現出的那種對嗩吶技藝的專業,以及對優秀傳統文化堅守的敬業,都無不體現出了工匠精神的基本內涵。
2 電影《百鳥朝鳳》中匠人精神的德行流露
“百鳥朝鳳”只能在德高望重的逝者葬禮上吹奏,吹奏的準則不是錢而是雇主一生在世的德行。選取傳承人不僅德藝雙馨,更要以德為主,焦三爺說“只有天賦最高,德行最好的人才能成為唯一的接班人”,就是德行這一點,嗩吶匠在舊時代捍衛住了尊嚴。
秋山利輝說過:“一流的匠人,人品比技術更重要,有一流的心性,必有一流的技術。”所謂“一流”就應該和平庸有著本質區分,特別是21世紀,應該將工匠精神滲透到各類活動和實訓中去,在培養職業技能的同時,著力培養以工匠精神為核心的職業素養,刻苦、耐心地去做一個關愛他人,懂得感恩,更會做事情的匠人。
3 電影《百鳥朝鳳》中匠人精神的堅守、傳承
最感人且能直接打動人們內心深處的是為人們展現出的中國匠人的匠心精神。陶澤如扮演的焦三爺視嗩吶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一個嘔心瀝血、不惜生命堅守中華民族傳統優秀藝術美德的匠人。
3.1 對匠人精神的堅守
在金莊查家老爺的葬禮上,眾親屬跪地并以金錢誘惑懇求焦三爺吹奏“百鳥朝鳳”,但他絲毫不為之所動,因為焦三爺認為查老爺的德行不足以享用“百鳥朝鳳”這首曲子。當游家班被邀請為另外一位“打過日本鬼子,剿過土匪”的德高望重者竇村長吹奏喪曲時,焦三爺拖著病重的身體,口含鮮血,堅持演奏了一曲“百鳥朝鳳”,以表達對竇村長最崇高、最真摯的敬意。此時的嗩吶,已經不是一種用來演奏聲響的樂器,而更是被賦予了一種評定人一生功過得失的標準準則。而這種準則,是神圣的,是無價的,是嗩吶匠人的堅持,更是他們用以表達最高敬意的唯一方式。而焦三爺恪守嗩吶吹奏的規矩,便是中國工匠的風骨。
3.2 對匠人精神傳承的堅守
另一種堅守,則是對于嗩吶傳承的堅守。焦三爺的那句“只有把嗩吶吹到骨頭縫里的人,才能把嗩吶傳承下去,才會有把嗩吶傳下去的責任感”深入骨髓,直擊人心,道盡了文化堅守、傳承的精髓。因此,在選擇接班人的時候,他沒有選天分高的藍玉,而是選擇了敦厚、刻苦耐勞的游天鳴。焦三爺命懸一線時,他惦記的不是拿賣牛的錢治病,而是為徒弟置辦一套新的嗩吶,焦三爺真的是拿生命在踐行自己對于嗩吶的堅守,心心念念的只是對嗩吶的傳承。
影片末尾,縣文化局要把《百鳥朝鳳》錄下來,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申請保護。游天鳴成為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似乎對嗩吶的傳承有了些轉機。焦三爺和游天鳴身上都體現出了匠人精神的核心內容,即第一熱愛你所做的事,勝過愛這些事給你帶來的利益以及錢財;第二就是精益求精,精雕細琢。
4 電影《百鳥朝鳳》中匠人精神的意義所在
《百鳥朝鳳》是一部具中國特色、風格、氣派、文化于一體的現實主義電影。從表層來看講述的是無雙鎮吹嗩吶的故事,但從深層來說,它展現的卻是主人公不被社會現實所折服,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不離不棄,毅然堅守傳承匠人精神的責任。中國五千年的優秀歷史文化,自古匠人精神已有之,魯班大師的匠心獨運,庖丁解牛的游刃有余,《我在故宮修文物》里的奇珍異寶,傳承至今的民間工藝手法,以及種種豐富的文化遺產,都是依靠傳承者們的“工匠精神”才得以流傳下來。“百鳥朝鳳”或許只是歷史文化篇章的一個小插曲,卻真實和鄭重地告誡人們:傳統文化之根不可丟,民族傳承之本不可忘。
現如今因浮躁地追求“投資少、周期短、見效快”的短期效益,往往忽略了產品的品質靈魂,而使得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被人們日益淡化了,讓中國制造給人以低質低價的印象。隨著國際競爭激烈,世界產能過剩,經濟壓力過大,以及新消費觀念的升級,企業生存正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必然要求。筆者認為,以往中國制造形象多體現在量上,如今應強調對產品質的追求,大力弘揚工匠精神,使之轉化為有文化價值導向、有時代精神的質量競爭力,正如習近平總書記說過:“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為支撐的。沒有文明的繼承和發展,沒有文化的弘揚和繁榮,就沒有中國夢的實現?!绷硗獍殡S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以及以消費者體驗為追求的個性化定制成為產業發展的重要一極,只有工匠精神與智能制造業相結合,使產品與服務做到精雕細琢,才能真正提升消費者對“中國制造”的信心,支撐制造業提質增效、提升國際競爭力。
5 結語
工匠精神不只是一種口號,它更是一種人生態度和人格素質,它存在于每一個人的身上和心靈深處。在今天的互聯網時代重提工匠精神、重塑工匠精神,相當于追本溯源,它是一種精神,是一種傳承,是一種堅守,它是中國制造業升級的必經之路,它能讓中華文明走得更久遠。
參考文獻:
[1]秋山利輝.匠人精神[M].中信出版集團,2015.
[2]理查德·桑內特.匠人[M].上海譯文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