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會穎
摘 要:課程體系的構建應該以就業為導向,緊緊圍繞人才培養目標而設置,本文主要針對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景觀設計方向的課程體系所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研究如何構建合理的課程體系來適應市場的需求。
關鍵詞:高職院校;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景觀設計方向;構建課程體系;就業方向;人才培養目標
1 研究高職院校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景觀設計方向)課程體系構建的必要性
目前社會需要大量的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景觀設計方面的專業技能型人才,而在高職院校中,就業方向與人才培養目標決定了專業課程的設置,目前專業課程體系還存在一些問題,直接影響了學生所學專業知識與社會實踐接軌,導致景觀市場需求量大、就業率低的問題,這個問題迫切需要得到解決。
2 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景觀設計方向)課程體系的現狀與問題
2.1 人才培養目標與就業方向不明確
課程體系要緊緊圍繞人才培養目標而定,而人才培養目標以就業方向為導向,目前很多高職院校該專業的培養目標與就業方向不明確,導致了設置的專業課程也不合理。
2.2 課程體系不合理
課程體系作為人才培養方案里的核心內容,目前存在如知識結構不合理,前置與后續課程銜接不上,課程內容交叉混亂,針對性不強等問題,從而導致所學知識與對應的就業崗位銜接不上。
第一,知識結構不合理。在課程體系中,容易混雜各類相關課程,邏輯混亂,沒有重點與非重點的區分,如同時開設美術類課程、工程技術類課程、設計類課程、植物生態學類課程等課程,課程設置面面俱到,但是面面都無法深入;又如開設了一些跟專業方向有所偏差的課程,如《園林養護與管理》《園林工程計量與計價》等;反而重點課程卻未能得到重視,如《計算機輔助設計Photoshop》《景觀快速表現技法》等課時量不夠,甚至有些重要的課程未能開設,如《快題設計》《場地設計》等。
第二,前置課程與后續課程設置不合理。在構建課程體系過程中,容易忽略由淺至深、由簡到難的學習過程,本應低年級上的課程安排高年級上,本應高年級的課程安排低年級上,這種情況極為普遍。
第三,課程名稱不合理。容易存在課程名稱指代不清楚的情況,如《設計基礎一》和《設計基礎二》,但是并未明確具體內容,導致不同的教師在上同一門課程的時候出現交叉重讀或遺漏的現象。
第四,教學大綱不明確。存在很多課程教學大綱里的內容、深度、難度不明確的情況,似是而非,其內容交叉混亂。
3 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景觀設計方向)的就業方向
要構建合理的課程體系,必須先弄清楚該專業的就業方向與人才培養目標。當前從事方案設計是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主要就業方向,但是各高校均以此為主要就業方向,必定會造成激烈競爭,高職院校如何在激烈的競爭中立足呢?相較于一般的本科院校,高職院校應該更加注重專業技能的培養,發揮自身美術技能的優勢,著重突出藝術表現能力,才能在激烈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
4 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景觀設計方向)的人才培養目標
以四川建筑職業技術學院風景園林系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培養目標為例,通過大量前期的調研與論證,確定了“以景觀表現為主,方案設計為輔”的發展方向,培養面向景觀設計企業,牢固掌握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基礎理論和專業技術,具備較強的景觀表現能力(如手繪表現技法、計算機效果圖表現、方案文本排版表現),并且具有一定的方案設計能力,設計范疇以小型庭院、住宅小區、城市公園、道路綠化、工廠校園等為主,將來可從事景觀方案設計助理、方案設計、效果圖及文本制作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只有確定這樣的人才培養目標,才能突出自己的優勢,構建出合理的課程體系。
5 構建合理的課程體系,建立完善的課程模塊
根據人才培養目標來構建相對應的課程體系需要,可以建立幾個大的教學課程模塊,將課程歸納分類。仍然以四川建筑職業技術學院風景園林系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課程體系為例,設置了八大模塊,包含了美術基礎課程模塊、設計基礎課程模塊、園林表現課程、景觀設計元素課程模塊、規劃設計課程模塊、園林工程課程模塊、實訓課程模塊、選修課程模塊。梳理它們之間承上啟下的脈絡關系,理清它們的重點與非重點,才能構建出合理的課程體系。
5.1 美術基礎課程模塊
基礎性課程能夠奠定扎實的美術功底,提高審美情趣,主要設置在大一。開設有這些課程,如《園林素描》《園林色彩》《構成基礎》《建筑風景速寫》等。
5.2 設計基礎課程模塊
這個模塊屬于理論性支撐模塊,教學內容為設計基礎理論與制圖規范標準,主要設置在大一。開設有這些課程,如《風景園林概論》《園林制圖與識圖》等。
5.3 景觀表現課程模塊
這既是設計表現最基礎的課程,也是核心課程,屬于動手環節,需要大量的實踐練習才能獲得提高,是規劃設計課程的前置課程,因此設置在大二,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開設有這些課程,如《景觀表現技法》《計算機輔助設計autoCAD》、《計算機輔助設計Sketchup》《計算機輔助設計Photoshop》。
5.4 景觀設計元素課程模塊
有了美術功底、設計基礎作為理論支撐,也有了表現的動手能力,接下來需要掌握景觀設計由哪些設計元素構成,每種設計元素的設計方法,這個模塊屬于規劃設計課程模塊的前置課程,也設置在大二。開設有這些課程,如《硬景設計》《園林觀賞植物》《園林植物配置與造景設計》《景觀小品設計》《園林建筑設計與構造》《園林建筑材料》。
5.5 規劃設計課程模塊
前面的課程都是為規劃設計課程而做的準備,這個模塊屬于出成果的階段,核心課程,注重方案設計能力,通過對不同的場地進行模擬設計訓練來鍛煉設計能力,主要開設在大三。開設有這些課程,如《園林規劃設計》《方案文本排版設計》《場地設計》《快題設計》。
5.6 園林工程課程模塊
學習設計課程以外,還應該讓學生了解施工圖設計,以及常規的景觀材料與施工流程,這樣做出的設計落地性更強,因此開設了《園林工程》《施工圖設計》等課程。
5.7 實訓課程模塊
除了理論教學,高職院校最大的優勢在于注重實訓,采用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短時間內集訓達到最佳教學效果。開設有這些課程,如《計算機輔助設計autoCAD實訓》《計算機輔助設計Sketchup實訓》《計算機輔助設計Photoshop實訓》《園林植物配置與造景實訓》《城市硬質景觀工程實訓》《園林規劃設計實訓》《住宅小區設計實訓》《濱河公園設計實訓》。
5.8 選修課程模塊
在完成必修課后,需要拓展學生的綜合素質,這個模塊可以根據各個學校自身的特點來設置。例如,開設《標識設計》《自薦書平面設計》等課程。
只有建立起這些課程模塊,梳理課程體系,才能在制定培養計劃時清楚地設置專業課程、學期、課時量,構建出合理的課程體系。
6 結語
總之,要構建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合理的課程體系,必須以就業為導向,緊緊圍繞人才培養目標,才能設置出合理的課程體系,只有良好的課程體系,才能達到最佳教學效果,才能培養出社會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