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琳
【摘要】高等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是以就業為導向,以服務為宗旨,培養滿足社會需要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由于軟件技術專業具有知識更新快的特殊性,因此,構建完善的實踐教學體系,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讓學生在真實的項目中訓練,實現學生校內學習與企業就業的零距離對接,這樣才能有效地提高該專業學生培養的質量。
【關鍵詞】校企合作 軟件技術 實踐教學體系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9-0207-02
一、高職計算機軟件工程專業實踐教學的現狀
1.實踐教學項目設計不合理
實踐教學項目設計的好壞對學生專業實踐技能的培養具有關鍵的作用,而目前很多老師設計的實訓項目基本都是根據教材上的項目,或者是教師設計的一些小的實訓項目,缺乏將企業實際項目進行教學化加工,沒有引入企業的實戰項目,造成目標模糊化,項目簡單化,內容隨意化,指導書形式化,實踐教學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
2.企業參與度不夠
很多高職院校沒有建立有效的校企合作機制,沒有成立企業參與的專業技術指導委員會,企業沒有參與專業實踐教學全過程,沒有參與實踐教學項目的開發,更沒有好的校外頂崗實習基地,造成了學生實踐教學內容與企業實際需求脫節。
二、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的原則
1.校企合作培養的原則
高職教育校企合作是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實現的基礎,軟件技術專業更是如此。軟件技術專業由于知識更新快,更需要深度的校企合作。通過成立行業企業專家參與的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校企共建專業、共建課程、共建教師團隊、共建實訓基地,讓企業參與專業的教學全過程等方式建立長效的校企合作機制,及時了解和跟蹤行業發展動態,最新知識和最新工具軟件等。
2.實踐教學體系的整體性原則
實踐教學體系是由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實訓條件、實訓教師等多種要素構成的一個有機整體,各要素間相互聯系,相互作用。教學目標是人才培養的依據,學校要根據專業教學目標確定實踐教學的內容和實踐教學的方法;要注重理論知識與實踐教學內容的有機結合,避免理論與實踐脫節;在設計實踐教學內容時,注意要由簡入繁,由易至難,由單一到綜合的方式進行設計,這樣既能體現學生職業成長的規律,又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水平。
三、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
1.實踐教學內容體系的構建
實踐教學內容是解決為了達到專業教學目標而教什么的問題,學生要具備哪些專業技能,通過哪些實踐教學內容和教學項目來進行訓練等,因此,必須對原有的課程體系進行重構,設置合理的實踐教學環節。由于軟件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為適應企業需求和社會需要,應靈活設計教學內容,教學內容的設置以更有利于學生實現階段目標為目的,多設計適合學生知識體系、貼合實際項目開發的教學內容。實踐教學體系一般可以按照“三階段遞進式”的模式來進行構建,即按照專業基礎能力、專業技術能力和專業綜合能力的三個階段,按照能力層層遞增的方式設置實踐教學課程。
2.實踐教學保障體系構建
實踐教學內容的實施需要具備“雙師”素質的教師、完善的實訓教學條件和實踐教學制度來保障。
(1)“雙師”教學團隊的構建
教師作為實踐教學實施的主體,應具有較強的軟件開發能力和豐富的項目開發經驗,本專業應構建實踐教學經驗豐富、專兼結合的合理“雙師”結構的教學團隊。可以采用“內培外引”的方式進行“雙師”素質教師的培養,一是選派專業課教師定期到企業進行頂崗實踐,或者讓專業課教師參與企業的大型軟件項目的開發和管理,提高教師項目實戰能力;二是引進企業一線的專業技術人員或項目經理到學院來擔任兼職教師,讓學生在真實的軟件項目中進行訓練。
(2)校內外生產性實踐教學基地的構建
一是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建立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比如和企業共建軟件工作室,工作室應按企業的模式進行運行,應設置總經理、項目經理、技術主管以及市場開發人員等崗位,引真實的項目進工作室,力爭將工作室建成集教學、實踐、科研和培訓“四位一體”的校內軟件技術創新孵化平臺。
四、結論
高職院校軟件技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是軟件專業人才培養的關鍵環節,對培養社會急需的軟件行業基礎技能型人才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構建一套完善、實用的軟件技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需要高職院校領導、系主任的高度支持,軟件專業教學團隊要結合本校實際,充分調研和論證,不斷探索、實踐和完善,努力建設好軟件技術專業的軟件環境和硬件環境,才能培養出綜合素質高、專業實踐技能強的軟件技術人才,有效實現校企“零距離”對接。
參考文獻:
[1]顧力平.高職院校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研究[J].中國高教研究,2005(11).
[2]唐冬升.“教學做合一”高職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的研究與實踐[J].教育與職業,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