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體明
【摘要】初中數學合作學習是通過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多邊互動,積極合作來完成教學任務的一種教學模式。它充分體現了在教學中學生的互助互動、協同合作,通過自身的探究獲得數學過程和結果的感受、體會與理解。文章對于新時期合作探究式教學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實踐進行了探討,供同仁參考指正。
【關鍵詞】合作探究式教學法 初中數學 教學實踐
前言
合作探究式教學法是新時期課程改革下衍生出的一種新型的教育方法,合作探究教學法,就是在開展學習小組活動中,教師制定與主題相關的教學情境,以引導與提問的形式,激發起學生對學習的興趣,使學生愿意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通過小組討論與合作,共同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合作探究教學法要以教材內容為中心,建立與學生生活相關的教學情境,給學生提供一個表達自我的平臺,從而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助于學生知識與實踐技能的提高。
1創設合作情境,激發學習樂趣
數學是一門具有邏輯性和實踐性的學科,對于初中生的思維能力和分析能力要求較高,因此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講授學習技巧和解題策略等,幫助初中生找到正確的學習習慣,從而形成良好的數學精神。合作探究式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得到廣泛的應用,不僅有利于發揮初中生的才能,還能夠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在日常教學中可以通過創設合作情境,給初中生營造了輕松愉悅的課堂學習氛圍,讓初中生對數學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比如講初中數學“平面直角坐標系”,平面直角坐標系是溝通代數和幾何的橋梁,是非常重要的數學工具。通過游戲的方式引入新課,帶領初中生玩“標點”與“報坐標”比賽,任意叫兩位學生走上講臺,一位報坐標,另一位標出相應點所在的位置;反過來,一位指點,另一位報出相應的坐標,看誰既快又正確。然后,將學生分成學習小組,讓每個小組將教室里的學生座位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以第三排向右為X軸正方向,第三列向前為Y軸正方向。讓初中生說出自己與別人的坐標,反之,報坐標,相應的學生站起。通過這樣的互助探究學習,使初中生找到了學習數學的樂趣,學生上課時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也迎刃而解。
2尊重學生需求,小組合理分工
合作學習的前提是小組, 而合理的進行分組時開展合理的合作學習的必要環節。滿足學生需求合作學習可以采用動態分組的辦法加以實現。即在進行小組學習時, 不采用固定的方法,而是根據學習內容深淺、學習任務難易、學生能力水平乃至個性特殊性進行靈活分組。比如,異質分組,其方法就是把優秀學生與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編成一組, 這種方法可以發揮優生的“幫帶”作用,使有困難的學生在同學的幫助下,能夠參與學習并完成學習任務。有時,這種方法可能出現“優生主宰一切”,其他學生成為“旁觀者”、“陪襯”的問題。為了避免這種問題的出現,在分工時,要根據學生的自身特點,有意識地安排角色,特別讓那些比較被動、內向的學生承擔一些重要的工作,在工作中使其得到鍛煉, 還可以引導學生輪換角色,,使每個人都有施展才能的機會。合理分組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為教師,如果想要合理的進行合作教學, 就必須在合理分組方面下工夫, 做到合理分組,進行合理合作學習,提高初中數學學習能力。
3組織實踐活動,鍛煉協作意識
在組織數學實踐活動時,數學教師必須要樹立明確的活動目標,鍛煉學生的協作意識和集體榮譽感,選擇具有生活化的實踐內容,讓每個學習小組的成員都能夠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從而得到全面的進步。初中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必須要鼓勵學生動手實踐和合作探究,增強學生的數學素養,改變傳統的學習方式,讓初中生在合作、互助中成長。比如在講初中數學“數據的收集、整理與描述”時,教學目標是讓初中生會設計簡單的調查問卷,會用表格整理數據,會畫扇形統計圖;了解抽樣調查,理解抽樣調查的必要性和代表性。例如可以讓初中生分小組去設計一個調查問卷,可以調查學生對電視節目的喜愛情況,可以調查學生對體育活動的喜愛情況,還可以調查學生對一年四季的喜愛情況等,問卷設計好后,請每位同學填寫,然后收集起來。通過觀察收集到的數據很難整理出學生的喜愛情況,因此鼓勵學習小組用劃“正”字的方法進行整理。最后學生就可以把整理出來的數據畫成條形統計圖或扇形統計圖,以此來描述數據。
4合作探究的方向
為了保證知識探究的方向,教師還要及時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為了提高課堂效率,合理規劃學生交流時間也是很有必要的,因此明確合作探究方向,才能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在整個探究活動中,堅持以教學內容為中心,教師與學生的問答要由此展開, 一旦發現有偏離探究方向的情況, 要及時糾正,使其回到預定的軌道。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可通過以下幾種方式保證正確的探究方向。教學活動前,在學生開始對問題進行探究前,教師為學生提供一個正確的引導,告訴學生具體的思考方向與知識點, 并圍繞相關知識展開探究活動, 避免思路的偏離,花費學生探究的精力與時間。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提出問題,學生開始小組討論,一旦發現學生探究內容與主體不符, 就要及時制止并使其回歸到正確的探究方向上來。小組談論的時候,教師可走下講臺,參與學生的小組討論,通過抽查小組討論的方式,督促學生對問題進行探究。合作探究結束后,教師要對本次探究活動作出評價,對于表現不錯的小組進行夸獎,對于沒有認真參與探究話題、沒有思考的小組給予批評,并通過設置適當的懲罰,糾正學生不認真的學習態度,學生在認識到自身的錯誤后,就會在今后的學習中有更好的表現。
結束語
總之,合作學習是以在課堂教學中促進學生間和師生間合作交流為目的,培養學生學習興趣,保證教學質量的一種教學方法。合作教學方法在新課改的要求下應運而生。經過實踐證明,這種學習方法在促進學生間合作交流能力的同時,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在合作交流過程中體會到數學學習樂趣。
【參考文獻】
[1]包艷梅.合作探究式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 中國科教創新導刊. 2013(27)
[2]湯久妹.探究式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有效教學中的應用[J]. 中學數學. 2012(06)
[3]賀建強.合作探究式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實踐研究[D]. 陜西師范大學 2012
[4]周敏.淺析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問題及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 數學大世界(上旬). 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