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有蘭
【摘要】應用題就是一些實際應用的題目,是用語言或文字把課堂上所學的理論知識用某種數量關系表示出來.不得不說,應用題是培養學生應用能力的一個重要途徑,應用題不僅練習了數學計算,而且將數學和生活聯系起來,讓學生在數學中感悟生活,這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都是非常有益的.
【關鍵詞】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審題;解題;興趣;態度
很多小學生都非常害怕應用題,覺得自己每次遇到這種題都會做錯,產生了畏懼心理,有些學生甚至讀不懂題意,不知道題目到底是表達的什么意思.小學生的應用題做得差有各方面的原因,比如學生的生活經驗少,不能將應用題和生活聯系起來等.想要改變小學生做應用題的現狀,提高小學生做應用題的能力是一個值得討論的問題.
一、學會審題
小學生的閱讀能力有限,理解能力也不太好,弄不懂應用題題意的學生真的是大有人在,但是學會審題是學生做應用題的第一步,只有弄懂了題意才能進行解題.那么,要怎樣才能讀懂題意呢?如果是簡單應用題,可以直接在應用題上找出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并且在題目的下面做出記號,分析它們之間的數量關系;如果是復合應用題也不用害怕,復合應用題其實就是由幾個簡單應用題組成的,只要我們找出每個簡單應用題的已知條件、所求問題、數量關系,一步一步推導,就可以得到正確的答案.必要的時候可以在讀題的過程中,根據提供的已知條件畫出線段圖或者列出表格,方便學生看懂題目,弄清楚題目的數量關系.
比如說“小明新買了一本書,有521頁,小明第一天看了59頁,第二天看了87頁,第三天看了86頁,這本書還有多少頁沒有看?”這就是一個簡單應用題,這道題的已知條件是“這本書總共有521頁”“第一天看了59頁”“第二天看了87頁”“第三天看了86頁”,所求問題是“還有多少頁沒看”,弄清楚了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再分析“整本書的頁數”和“前三天看的書的頁數”以及“還沒看的書的頁數”之間的數量關系,就可以得出這道題的答案了:521-(59+87+86)=289,所以這本書還有289頁沒有看.
二、掌握解題方法
小學數學應用題就只有那么多類型,弄懂這些類型,在審題的基礎上決定它是哪種類型的應用題,該用什么方法來進行解題.那么,小學數學應用題到底有哪些類型呢?這些類型的應用題又該怎么解答呢?
有求平均數應用題,解答這類應用題需要弄清楚“總數量是多少”,還需要弄清楚“總共需要分成多少份”;有年齡應用題,在做這類應用題的過程中,要弄清楚年齡之間的數量關系,從而決定是該用“加減乘除”中的哪一個;有植樹應用題,做這類應用題的時候要注意,在不封閉的路上植樹的時候,植樹的棵數要比路的段數多1,在一端封閉的路上植樹的時候,植樹的棵數和路的段數是一樣的;有行程應用題,做這類應用題最主要的就是弄清楚“速度”“時間”“路程”之間的數量關系.
比如,“爸爸今年50歲,兒子今年23歲,奶奶比爸爸大了25歲,求奶奶和兒子之間相差多少歲?”這就是非常明顯的一道年齡應用題,“奶奶比爸爸大了25歲,爸爸今年50歲”就可以得出奶奶的歲數:50+25=75,知道奶奶今年75歲,兒子今年23歲,就可以很清楚地得出奶奶和兒子之間相差的歲數:75-23=52.
三、引起學生的興趣
很多學生看到應用題就很害怕,就像是對應用題產生了心理陰影,不論是什么樣的應用題都不敢下筆去做,這是一種非常可怕的現象.老師要在平時的訓練過程中,加強應用題和生活現實之間的聯系,讓學生對應用題產生一種親近感,也可以經常出一些帶有故事性的應用題來吸引學生的興趣.老師一定要鼓勵學生去做應用題,可以適當地讓學生做一些簡單一點的應用題,幫助學生找一下做應用題的自信.
我看到一個老師有一個非常棒的做法,他讓學生聯系生活,自己出一道應用題,讓其他同學來解答,最后由出題的學生來訂正答案.學生在出應用題的過程中,對應用題的結構有了大致的了解;在做其他同學出的應用題的過程中可以感受一下其他同學出題的模式,也可以練習自己做應用題的能力.
四、做題態度要端正
我們看小學生的試卷,會發現他們經常會由于做題一味地追求速度,或者是做題馬虎而導致題目做錯.其實在做數學題的時候一定要態度很端正,不要急、不要慌,做題的時候要細心加耐心,認真地讀題目,認真看數字.如果暫時做不出來這道題目也沒關系,千萬不要著急,可以先把這道題放下,等自己的心情平復下來之后再來看這道題,沒準你就會發現自己突然有了思路,就能把這道題做出來了.
真的是有很多同學在做應用題的時候其實本來是可以把題目做出來的,但是由于把題目中的數字看錯了,答案算錯了,好心的老師可能還會給你一點步驟分,通常情況下,答案錯就不給分了.還有很多學生在計算的過程中都是寫的正確答案,眼看著就要拿滿分了,結果在最后一步寫“答”的時候,抄了個錯的數字,然后就被扣分了,這樣的錯誤都是可以避免的.
結束語
小學數學應用題是一個很重要的學習內容,老師要教會學生如何審題、如何解題,培養學生做應用題的興趣和做題的態度,學生也要培養自己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學會審題,提高做應用題的水平.
【參考文獻】
[1]楊毅.淺談小學應用題教學[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