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嵐
摘 要: 我國在逐漸建設法治型社會,法治對我國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國民法律意識的強度是國家的穩定和進步的保證。高職高專院校學生是社會組成的重要群體,高職高專學生的法律意識也代表了當代大學生整體的法律意識。高職高專學生的法律意識也直接影響著我國法治化的進程和社會的和諧穩定。在高職高專學校學生進行實踐調查的基礎上,文章分析了高職高專學生對法律的關注度,法律課程的學習,法律的運用等多個方面,并提出了相關建議。
關鍵詞:高職高專 學生 法律意識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08-0123-01
在建設法制社會的過程中,在我國大力推行法制教育的背景下,當前我國大學生的法律意識正逐漸提高,但還有很大一部分學生的法律意識仍然很淡薄。法律意識不僅會影響學生以后的個人成長也影響著社會的穩定和諧。大學生具有較高的法律意識,才能充分發揮法律的作用,才能為國家的發展貢獻力量,因此提高高職高專院校學生法律意識意義重大。
一、高職高專學生法律意識現狀
1.大學生法律課程的設置
為了加強法治建設,提高國民的法律意識,國家大力推行法治教育,在學校的課程中增加了基礎法律課程,為學生普及法律知識。這種措施對學生的法律意識的提高起到了一定作用,大學生可以運用所學的法律知識去處理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種問題,運用法律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這對學生的自身發展和適應社會有著重要作用。學生獲得法律知識的主要途徑就是課程,但目前高職高專院校中,非法律專業學生所開設的課程只有<<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基礎>>兩門課程,其中<<法律基礎>>的課程只是占到很小的一部分,這說明學校在課程的設置上沒有考慮對學生法律知識的傳授。另外學校的教師也對法律知識不夠重視,在授課時對法律知識點的講解不透徹,這也影響了學生對法律知識學習。還有學校為了節省師資,法律課程使用非專業教師進行授課,導致法律知識講解不夠專業,學生容易對知識理解錯誤,這也會影響學生對法律知識的學習。法律知識的學習離不開實踐,一些法律知識比較抽象,學生只有在實踐中運用法律才能更好地學習和理解法律,但目前高職高專院校中,針對大學生組織的法律實踐活動很缺乏,制約著大學生法律意識的提高。
2.高職高專學生法律知識匱乏
大學生法律意識的提高體現在所掌握的法律知識和對法律的運用方面。因此高職高專學生掌握的法律知識的多少也是衡量其法律意識高低的標準。就目前而言,我國大學生的總體的法律知識還是比較匱乏的,不能充分利用法律來處理問題和保護自己。從調查問卷中發現很多學生對一些法律常識不了解,對一些簡單的法律事例都無法判斷出是否違法,還有在有關憲法的問題上,調查中的學生也對憲法了解很少,例如對于憲法的制定時間的問題,只有小部分學生知道憲法制定的具體時間,大部分的學生不知道。憲法是我國治國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憲法包括了國家的各種制度,充分保障了公民的權利,而作為高職高專院校的學生都對憲法不了解,可見我國大學生對法律知識的缺乏程度。法律需要被信仰和了解,只有人們尊重和信任法律,才能是在生活實踐中去運用法律去解決所遇到的問題,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根據調查的結果來看,高職高專學生急需要加大力度去學習法律知識。
3.高職高專學生法律意識淡薄
學生不會運用法律去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或者是沒有用法律來維權的想法,這是學生法律意識淡薄的主要體現。例如大學生經常遇到的合同問題,侵權糾紛等,這些問題都是大學生進入社會以后需要面對的主要問題,法律會在這個時候會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學會用法律去處理社會上復雜的關系是大學生需要面對的重要問題。通過調查可以發現,大學生的自我保護和維權意識非常淡薄,自遇到自己合法權益受到侵犯的情況,只有少數人會采取法律的手段去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而大多數人不知道如何使用法律或者是不能正確使用法律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因此大學生十分需要學習法律知識和提高自己的訴訟意識和維權意識,這樣才能在遇到問題事沒根據自己所學的法律知識,運用法律的手段解決問題。
二、高職高專院校學生法律意識現狀形成的原因
1.我國經濟體制不完善
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而且我國還處于發展的重要階段,我國目前注重經濟的發展,我國的政策大多是都是以經濟發展為中心來實施的,對于法律來說,它的基礎也是經濟,因此我國的高職高專學生乃至全部的國民,法律意識淡薄的主要因素就是經濟方面的原因。我國是發展中國家,經濟體制還不夠完善,目前我國國內經濟上的主要矛盾就是利益分配不均,和貧富差距太大,這些矛盾被激化了以后就會產生不良事件產生,這也是導致我國刑事案件不斷發生的主要因素。另外這些矛盾和社會上所形成的不良風氣也對高職高專的學生產生影響,因為學生是必然要進入社會的,高職高專學生的價值觀念會在社會的影響下發生很大的變化。學生傾向于對奢侈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金錢和利益的驅使下,導致大學生違法犯罪的事件發生。可見在市場經濟發展中所為大學生帶來的不良影響,也體現出我國經濟體制的弊端。
2.我國的法治建設不完善
我國公民很少參與法律的制定和建設,特別是學生群體幾乎從不涉及法律的制定。因此高職高專學生對法律的內容和法律的執行程序都了解甚少。另外我國對執法機構護和地地方政府本身也存在著違法行為,例如貪污腐敗,執法犯法等,這些也是由于我國的法治建設不完善和國家的法律的執行力弱引起的,使國家的法律和政策不能貫徹落實到基層當中,法律也不能真正為人民所利用,人民群眾不能利用法律的形式來解決問題也就會導致不良事件的產生。這些因素也對高職高專學生產生了影響,導致學生對法律的不尊重和不信任,認為法律只是一種統治工具而不是為人帶來公平正義的方法,從而使學生的價值觀得到不良的改變。
3.傳統觀念對高職高專學生的影響
我國的歷史悠久,傳統的道德思想對我國人民的影響是深遠的,一些傳統美德對國民的素質的提高有著巨大的幫助,但是一些傳統的觀念在現代化的社會中已經不再適用,例如重禮德輕刑法的傳統觀念。這些觀念在如今的法治社會中早已過時,不能適應現代化社會的發展,但是由于觀念根深蒂固,所以對高職高專學生造成難以避免的影響,阻礙當代學生法律意識的提高,也制約了我國法治建設的進程,因此拒絕傳統觀念,是高職高專學生提高法律意識,和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的一個重要部分。
三、培養高職高專學生法律意識的途徑
1.優化創新教學方法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已是大學生獲得法律知識的主要途徑。為了充分利用課堂讓學生最大程度上吸收法律知識,學校在教學方式上也要有所改變和創新。例如可以適當采用案例式教學法,討論式教學法以及多媒體教學等,新穎的教學方式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對法律知識的理解的更加透徹。學校還可以組織一些活動,來讓學生的法律知識得到應有鍛煉學生應用法律的能力。例如參加法律活動,舉行法律辯論賽,參與模擬法庭等,這些都有助于學生對法律的理解,增加學生的法律知識。
2.加強對高職高專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高職高專學生在文化知識方面與本科生存在一定差距,但并不代表他們的綜合素質很低,社會普遍對高職高專學生存在偏見,為高職高專學生在求職等問題上遇到麻煩,這些因素會導致高職高專學生產生壓抑。自卑等不健康的心理,價值觀念發生不良變化,甚至引發犯罪,所以,高職高專院校需要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
3.凈化社會環境,加強法制宣傳工作
社會環境的改變需要政策的支持,完善立法制度,堅持科學立法是必須要做的工作,要讓社會形成處處有法律的氣氛。執法機關要嚴格執行法律程序文明執法,為普通人民和學校學生做出榜樣,讓法律得到信任。另外加強法律的宣傳教育也是非常有效的途徑,國家可以通過媒體宣傳或者舉辦大型活動的方式進行法律的宣傳,體現依法治國的政策。在這種法治環境下,高職高專學生會會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法律意識也會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四、結束語
從研究和調查結果可以看出院校高職高專學生的法律意識急需提高,培養學生的法律意識和提高大學生法律意識,有利于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高和全面發展,加快我國法治建設的進程,另外對降低大學生犯罪率和維護社會穩定都有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潤輝.高職生就業法律意識的現狀分析及對策探討[J].經營管理者.2015,(10).
[2]萬莉莉.以就業為導向培養高職學生法律意識的策略研究[J].法制與社會.2013,(36):219-220.
[3]李榮兵.新時期高職院校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現狀及對策研究[J].企業文化旬刊.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