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然
[摘 要]隨著經濟的發展,科技的不斷進步,我們的生活已經離不開對互聯網的使用。互聯網是一種非常先進的技術,互聯網金融業逐漸興起。互聯網金融是一種比較先進的金融模式,這種模式主要是利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通訊技術實現資金流動,可以使用戶在網上進行各種交易。隨著互聯網金融的不斷發展,目前,我國的互聯網金融模式越來越多,不僅有眾籌融資,同時還出現了互聯網支付、購物銷售等手段。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對傳統的金融經營方式發展有了很大的突破,現金金融發展也越來越顯得不靈活。本文首先對互聯網金融監管的必要性進行了闡述,隨后對其核心的原則進行了分析研究,希望能夠給人們提供更加便利的互聯網金融服務。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監管;必要性;核心原則;分析研究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我國的金融行業發展模式也由過去的單一化變成多樣化,促進了金融業的快速發展。互聯網金融能夠讓我們的生活更加便利,我們可以利用互聯網進行交易、購物或者轉賬等等,雖然有時具有一定的風險,并且在對其進行宣傳時夸大了互聯網金融的效率,但是不得不承認其優勢所在。目前,我國的互聯網金融發展也越來越迅速,為人民的生活提供了更大的便利。本文首先對互聯網金融監管的必要性以及核心原則進行了分析研究,希望給人們提供更大的便利。
一、互聯網金融監管的必要性
金融市場上的參與者在市場中,如果市場情景比較理想化,那么他們的行為也是非常理性的。目前,金融市場之所以會向著均衡化發展,是因為個體自利行為導致的,市場價格的均衡化使得所有信息都完全與正確的反映了出來。這樣一來,進行金融監管的時候就可以讓其自由發展,使其充分發揮出自身的優勢,同時減少金融監管力度,并且鼓勵其進行創新,當然,這是一個非常理想化的狀態,要想完全實現,還需要我們不斷的努力。所以目前還不能夠放棄金融監管,不能夠使其自由發展:
1.市場紀律對有害風險承擔行為控制力不強
我國的金融行業在發展的同時,也是存在一定風險的,所以出現了很多的擔保投資風險,并且有顯性、隱性兩類。舉例來說,在銀行當中,柜臺對將一些理財產品對外進行銷售的時候,都是一些隱性的承諾,有的還通過保險的形式對顧客進行承諾,與此同時,購買理財產品的顧客也習慣了這種保險方式,但是對有害鳳霞承擔行為的控制力度卻不是很強。
2.大規模狀態下難以解決問題
現代是一個大發展的時代,互聯網給人們帶來了諸多的便利,其中,互聯網金融機構也備受歡迎,其涉及到的用戶有很多。但是問題也就隨之而來,當互聯網金融機構資金數量達到一定程度時,如果出現故障,那么就會很難解決。比如說,如果金融機構涉及到一些比較基礎的進入業務,并且得不到及時的解決,那么就會導致一些基礎設施受到嚴重的損害,這不利于金融機構的發展,形成比較系統的風險。
3.存在欺詐行為與非理性行為
在金融機構對一些理財產品進行銷售的時候,有些工作人員會抓住顧客的心理,開發或者推銷一些風險較高的理財產品,同時顧客對這些理財產品也不夠了解,那么對于理財者來說是非常不利的。舉例來說,目前,有許多理財產品銷售行為,并且銷售方式各有不同,有的是人工銷售,有的是互聯網銷售,他們在銷售的時候只是簡單的說明投資的收益情況,卻不會對投資者說明存在的風險問題,存在一部分消費者因為習慣了“剛性兌付”同時又缺乏相應的金融知識,對P2P 網絡貸款同銀行理財產品或是存款之間的差異并不一定清楚。由此來看,互聯網監管是至關重要的,不能因為互聯網金融發展快速就能夠使其放任自由。
二、對互聯網金融進行監管的核心原則
1.對互聯網金融進行審慎監管
互聯網金融在發展的過程中存在著一定的安全風險,所以必須要對其進行合理有效的控制和審慎監管,這也是保護金融投資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有效措施。另外,當監督管理者對金融機構的安全風險進行識別時,一旦發現互聯網金融具有不安全因素,那么就應該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加強管理和控制,盡自己最大的力量對互聯網金融進行審慎監管。根據目前的情況來看,互聯網金融存在外部風險,并且具有很大的流動性,要想有效的對其進行監管,可以根據以往的監管經驗,科學合理的進行,將安全風險降到最低。
2.對互聯網進行行為監管
所謂的互聯網行為監管,主要指兩個方面的內容,一個是監管人員的行為,另一個是監管金融機構所使用的基礎設施。行為監管的主要目標就是保證互聯網金融的安全,并且促進互聯網金融交易達到公平,提高安全性。與此同時,監管人員還要具有全局性眼光,對金融機構經營者和投資消費者之間的交易進行了解,保證兩者交易過程中的公平,保證雙方的利益不受侵害。另外,金融機構管理者還要不斷的完善行為管理和解決安全風險的措施,建立健全金融管理機制,保證金融機構能夠安全穩定運行。
3.對互聯網金融的消費者進行保護
金融投資具有一定的風險,如果一旦出現安全風險問題,那么損失最多的就是消費者,所以互聯網金融監管者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對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進行保護。這種監管保護行為也屬于行為監管的范疇,在金融機構發展的同時,金融信息一旦出現問題,消費者的財產就會受到一定的損失,其主權就會受到嚴重的影響。因此,找到合理的監管方式對消費者的主權進行保護,盡量使其財產損失降到最低,讓消費者能夠安全購買理財產品。
三、結語
隨著聯網技術的發展,我國的金融行業發展模式也由過去的單一化變成多樣化,促進了金融業的快速發展。互聯網金融能夠讓我們的生活更加便利,我們可以利用互聯網進行交易、購物或者轉賬等等,但是互聯網金融機構也存在著很大的安全風險,這就需要加強對互聯網金融進行有效的監督管理,保證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促進金融機構的發展。為此,本文主要圍繞互聯網金融監管的必要性和核心原則兩個主要的方面進行了分析研究,希望能夠為人們提供更好的服務。
參考文獻:
[1]李文龍.引入第三方托管防范P2P網絡借貸風險[J].金融時報,2013(12).
[2]由曦,劉文君,董欲曉.立規互聯網金融[J].財經,2014(9).
[3]張曉樸.互聯網金融監管的原則:探索新金融監管范式[R].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工作論文,2014(2).23-24.
[4]劉士余.秉承包容與創新的理念,正確處理互聯網金融發展與監管的關系[J].清華金融評論,2014(2).
[5]謝平.互聯網金融的基本理論要點[R].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專題研究,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