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希+張瑜+張欣
摘要:“微課程”教學作為一種新的教學組織形式,已經在教學領域被普遍采用,并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完成以獲取、生成和發展所需要的知識、能力、素質為目的的教育,計算機教學由于操作演示性非常強,通過教師錄制微課程,能夠更好的提高演示效果。
關鍵詞:計算機教學;微課程; 教學設計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改革教學模式,創新教學方法,優化課堂教學組織形式,是計算機教育教學發展的重要途徑。而“微課程”教學模式不失為一種短時高效,能有效強化學生的自主學習,遵循以人為本的現代教育教學理念,突出學生主體地位,搭建自覺參與、自主學習的有效平臺。
一、微課程概念及國內外研究現狀
(一)概念
微課程是以單一知識點為教學內容,通過簡短的視頻或音頻等多媒體形式記載并結合一定的學習任務而形成的一種教學資源。“微課程”(Microlecture)最先由美國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學院的高級教學設計師戴維·彭羅斯(David Penrose)提出,其是運用建構主義理論化成的、以在線學習或移動學習為目的的實際教學內容。微課程最大的特點是時間短,目標明確,常在5~10分鐘內展示核心知識。
(二)國內外研究現狀
2009年,擁有麻省理工學院的碩士學位和哈佛大學的MBA學位的薩爾曼·可汗創辦自己的獨立網站“可汗學院”,在線提供相關課程的錄制視頻,使得越來越多的人實現在家或工作的閑余時間進行基于網絡技術的學習,在線學習視頻發展成為挑戰傳統課堂學習方式的“微課程”。隨后隨著互聯網的飛速傳播和手持移動網絡終端的快速發展,Twitter的興起,微博、微視頻、微生活,在國外掀起了“微”時代的潮流,也引起了教育界的“蝴蝶效應”。之后又出現了教師為每天數學課準備10分鐘以內供學生預先自學的在線視頻,而后回到課堂上通過教員和同伴的討論和幫助下完成學習的“翻轉課堂(The Flipped Classroom)”的創新教學模式[1]。
二、當前微課教學面臨的挑戰
(一)微課課程資源匱乏.平臺系統不完善
隨著微課概念的普及和推廣,網絡上也出現一些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微課資源。雖然數量相對可觀,但相對于數量龐大的學科和課程層次,微課課程資源還是顯得捉襟見肘。而且,網上的微課資源魚龍混雜,質量參差不齊,缺乏比較科學的管理和完善、權威的分享平臺,所有這些原因導致了微課課程建設多、使用少的現狀。
(二)學生缺乏自主學習能力
微課教學是教員利用新媒體技術為學生構建開放式學習環境,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一種教學模式,是建立在學生主動參與、主動控制基礎上的一種教學模式。和傳統的學習方法不同,這種學習方式缺少教員當面的指導和督促。因此,它要求學生具備很強的自制力和自主學習能力。如果學生不能有效地利用微課自主學習,課程的學習效果會大打折扣,甚至可能還不及傳統教學。
三、計算機專業運用微課程的教學實踐
(一)計算機專業運用微課程的教學實踐
新知識的情景設計。計算機專業有些原理性較強的課內容抽象、涉及廣泛、邏輯性強。在已往的教學中就有學生反應某些知識點理解起來較困難。“微課程”的核心價值在于“微”,可以將原理性較強的知識點形象化為微故事、微問題、微現象等,內容形象生動,一事一議,將知識做碎片化、情景化、可視化處理。
(二)學習新課的預習。高職計算機的專業課與高中課程的學習有很大的區別,知識的學習更具系統性,計算機的很多概念對剛入學的學生來講都比較陌生,而高職高專又注重培養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所以,教師可以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新知識銜接知識點設計、制作微課,讓學生在課前先看微課,有個比較形象直觀的認識,為新課的學習做好準備。
(三)重點、難點、疑點引入微課。計算機專業課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把一些難點及重點做成微課設計出來,例如,像《操作系統》這樣理論性較強的課程,所涉及的較難理解的知識點有進程、線程的概念,引起進程、線程的狀態轉換的事件,處理死鎖的基本方法,分段和分頁的區別,外存分配方式等,學生對這些知識點的理解比較困難,
更不用說再利用這些原理知識靈活運用了。教師由于受課時少的限制,不可能對每個知識點都面面俱到, 教師可以把某節的重點、難點、疑點做成微課,傳到網絡上,學生可以不同時間、不同地點隨時點播學習,以來完成課堂教學中不能解決的問題,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學習。而且,也方便了學生課下復習和學習交流。
(四)實操課中引入微課程。實操類型的課程注重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這些課程具有很強的實用性。比如:《計算機組裝與維修》主要內容有計算機各硬件設備的外觀識別、硬件安裝、軟件測試,整機選購策略,軟件安裝,計算機的日常維護,計算機常見故障及診斷方法等。當前計算機硬件的發展日新月異,新技術、新產品層出不窮,如果單靠教師課堂講授、練習和教材內容,就會與實際脫節。這些實操性的課程就非常適合做成微課程的形式引入到課堂教學或者在線學習資源。
(五)促進教師的業務能力成長。制作微課程的過程就是教學反思,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把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制成微課,簡單實用,本身又是一個教學反思的過程,能夠促進教師的業務能力的提升。一個好的、成功的微課程設計,包含簡介美觀的PPT,音頻、視頻的制作等多種技術手段,這對教師的多元化發展就是一個挑戰和機遇,給教師提供了一個學習的機會。
五、小結
微課作為一種新的教學形式,教學改革具有重要啟發作用,是推動人才建設、構筑學習型的一種重要教育手段。在設計微課時應遵循科學的設計方法,同時還應把握課程的應用對象、教學目標和應用環境,不能盲目地對所有課程和內容進行微課建設。因此,基于微課程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職業教育應用的研究還處于摸索階段,要求教育工作者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和研究。
參考文獻:
[1]張一川,錢揚義.國內外微課資源建設及其應用進展[J].遠程教育雜志,2013(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