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 巍
?
內容依托式英語教學模式的研究
欒 巍
【摘 要】CBI內容依托式教學理念(Content-based Instruction)是將語言教學基于某種主題來進行教學的一種理念,旨在把語言學習同學科學習完全結合起來,它與傳統語言教學法不同的就是,CBI教學是通過在研究學科知識的同時來獲取語言能力。本文通過對CBI教學理念的研究,結合本院實際提出了一些對課程改革的看法和建議。
【關鍵詞】內容依托 英語教學 課程設置
高等學校英語專業《大綱》所規定的目標是:培養具有扎實的英語語言基礎和廣博的文化知識并能熟練地運用英語在外事、教育、經貿、文化、科技、軍事等部門從事翻譯、教學、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復合型英語人才。2000年版《大綱》的課程體系:專業技能占65%,包括:聽、說、讀、寫。專業知識占15%,包括:英國文學(史),美國文學(史),語言學概論,英語國家概況,學術論文寫作。相關專業知識占20%,內容可以自行設置。那么我們華德學院外語學院都開設了哪些課程,目前的課程是否符合《大綱》的課程體系呢? 參照教學進程表可以發現,我院的專業技能方面的課程共8門,包括:基礎英語,英語閱讀,英語聽力,英語口語,英語語法,英語語音,英語寫作和高級英語,累計學時980學時,占總學時的64%;專業知識方面的課程共7門,包括:英語國家概況,語言學概況,英美文學,跨文化交際,英漢互譯,英語視聽說和英語詞匯學,累計學時276學時,占總學時的18%;相關專業知識方面的課程共5門,包括:旅游英語,商務函電,商務英語,國際貿易實務和英語口譯,累計學時264學時,占總學時的17%。對比以上的數據就可以發現,我們目前開設的課程數量和比例是基本符合大綱的要求的,可為什么還是無法培養出來優秀人才呢?
對比60年前的專業英語教學我們就可以發現,近60年的教學支配理念是以技能訓練為導向(skill-oriented),語言特征突出,教學以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為綱:通過專門的語音,詞匯,語法,聽、說、讀、寫等語言知識或技能訓練,幫助學生獲得語言技能。而60年前英語教學的支配理念則是以內容為導向(Content-based/oriented),英語文學特征明顯。當時的教學資源和教學設施都無法和現在相比,卻培養出了一批優秀的語言學家,如嚴復、傅雷、林語堂等。回顧1913年的大學課程可以看到,當年英文學類有11個科目:英國文學,英國文學史,英國史,文學概論,中國文學史,希臘文學史,羅馬文學史,近世歐洲文學史,語言學概論,哲學概論和美學概論。這些課程都是以內容為依托的教學課程。而北大英文學系1924年的必修課程為:基本英文,小說,作文,戲曲,英漢對譯,英國文學史,伊麗莎白時代文學,十七世紀英國文學,浪漫派文學,維多利亞時代文學,英國近代文學,英文教授法;選修課程為:散文,英國史,辯論,演說,喬叟及時代研究,莎士比亞研究,文學平衡,現代詩及詩劇等。北大英文課程的設置也遵從內容依托式教學理念。
我們可以看出近60年和60年前的英語教學理念上的變化,英語語言的教學從以內容為導向逐步轉化為以技能為導向。如何合理改善目前的課程設置,轉化教學理念,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擴展專業英語知識,培養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就成了我們專業英語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
CBI內容依托教學理念不是圍繞著語言大綱或其他形式的大綱組織教學,而是圍繞著學生即將學習的內容或信息組織教學,它把教學的重點從學習語言本身轉移到通過學習學科知識來學習語言。我國早期的CBI實踐是由清華留美預備學校,同文館,教會學校,北大,西南聯大等學校領導的,他們給學生真實的語言學習材料,用英語開設了學科知識課程,教學效果極好。近些年來,由大連外國語大學首先進行了CBI內容依托式教學實踐(2007),隨后黑龍江大學也進行了CBI教學改革(2013)。這些學校都是以CBI教學理念為指導,重新構建英語專業的課程體系,改變了傳統單一的語言技能課程模式,實現了內容課程與語言課程的融合,擴展學生的專業知識面,提高了語言技能。
引入內容依托教學理念進行教學,首先要考慮的是究竟要依托什么內容。近年來,國內的一些專家對內容依托式教學的內容選取也持有不同的觀點,楊自儉教授認為應開設語言學,文學,哲學,邏輯學,美學等課程;張沖教授認為應開設一些專業內涵課程,如:英美加澳的歷史,文化,社會,中國文化等。黃源深教授認為應該開設文化知識以及思想方法方面的課程,如:語言學,文學,歐美文化,哲學,社會學,辯證法,邏輯等。還有一些教授認為應該針對英語國家進行研究,將文學和語言學結合。各個專家的意見各不相同,但是有一點相似的就是,對內容的選取既要有普適性,同時也要考慮自己學校的教學特色和學生的就業方向。對于我們應用型大學來說,學生的基礎較弱,學習動機不強,我們就更應該注重開設能夠調動學生學習能動性的課程,還要開設一些直接針對某一就業領域的英語課程。結合真實素材,通過問題驅動、輸出驅動等方法調動學生主動學習;把啟發式、任務式、討論式、結對子、小組活動、課堂展示、PBL(Problem-Based Learning)等行之有效的方法、活動與學科內容教學有機結合。提高學生的語言技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和創新性,提升思辨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
我們要思考學院英語專業的現狀,要和其他院校多交流,要“走出去,請進來”,廣泛調研,參加會議和專家講座,要多研究其他高校成功成型的專業改革發展方案,力求找到一條適合自身的CBI發展道路。
作者簡介:欒巍(1983-),女,東北農業大學文學學士,哈爾濱工程大學碩士在讀,講師,哈爾濱華德學院外語系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