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本刊記者 董 茜 圖| 受訪者提供
“六城之美”忠縣:告訴你文明城市的正確打開方式
With “Beauty of Six Cities” Zhongxian County Tells You the Correct Way to Open a Civilized City
◇ 文|本刊記者 董 茜 圖| 受訪者提供

三峽橘海
這是一座以“忠”為名的城市。這是一座以忠義為底色的道德之城。這是一座秉持道德為行為之準的大美之城。2015年2月,中央文明委命名忠縣為全國縣級文明城市提名,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進程中,忠縣用“忠義之城、道德之城、品位之城、禮儀之城、生態之城、美麗之城 ”的六城之美,演繹古老忠州的文明新風。
“刎頸高風懸日月,存城舊事邈山河。行經西路孤墳慣,思入東風芳草多。得如此臣真足矣,無降將軍更如何?!闭驹谥铱h石寶寨的“巴蔓子刎首保城”雕像前,放眼鏡湖般的江面,回想清代進士龍為霖《踏青過巴蔓子墓》的詩句,忠州這座以忠義為名的半淹之城,將“忠義”溶于忠州人的血液。一場關于“忠義”的大戲緩緩拉開,里邊演繹的正是忠縣在新時代下對忠義的全新注解。
6月20日,一場講述“忠義”的大型實景山水演出《烽煙三國》正式首演。就在演出當晚,氣勢磅礴的漢宮舞臺,在絢麗的燈光與舞美烘托下,瞬間成為朋友圈的“網紅”。手拿青龍偃月刀的關公,騎馬奔馳而出。利用實景劇的手法詮釋忠義,觀眾的反饋印證了忠縣對于忠文化解讀的成功。
“觀眾感受到了久違的忠州歷史文化。忠縣對于忠義的挖掘,得到了市場的認可?!闭劶皩χ椅幕难永m與傳承,重慶著名文學評論家藍錫麟感慨,忠義文化的傳承,不僅再次沸騰了忠州人骨血里的忠義精神,與此同時文化的提升與創新,也為忠縣帶來更多的財富。
文化帶來的財富,還得力于忠縣政府將文化與產業相互融合。2015年7月,以“忠橙”為名的忠縣特色柑橘,一舉拿下“2015年中國果品百強品牌”稱號。在“忠橙”廣銷全國的同時,圍繞忠義文化延展的當地特產忠州豆腐乳等,都躋身淘寶、京東的熱銷土貨之列。
以物窺人的視角下,以忠為傲的忠縣老百姓,用特殊的方式來傳承祖輩的精神。以家庭為單位的“忠信人家”評估制度,在平常人家火熱開展。遵紀守法、誠實守信、家庭和睦、熱心公益,忠信評估體系之下,30多個村鎮社區,51842戶家庭,15萬人如火如荼參與,忠義伴隨著人心構建起“忠義之城”的宏大背景。


第五屆全國道德模范提名、中國好人周澤武在工地施工
誠實守信、家庭和睦,來自于忠縣的“五朵道德金花”故事,曾經感動全國。忠縣也被視為一座盛產“道德模范”的城市。
媽媽身患肺癌、外公殘疾、外婆全身癱瘓,只有14歲的中學女生吳林香,用一把鋤頭扛起了整個家。作為第四屆全國“孝老愛親”模范,小林香被網友們稱為“中國最堅強女孩”。除此之外,被30多位老人稱為“好兒子”的第二屆全國“孝老愛親”道德模范提名獎獲得者、新立鎮雙柏村康樂院院長黃一志,缺錢不缺德的第三屆全國“誠實守信”道德模范提名獎獲得者、“棒棒”鄭定祥,面對15萬元巨款不動心的“誠實守信”典范、“中國好人”冉海,積極幫助別人的重慶市“助人為樂”模范、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李淑娥,痛舍親人勇救他人的重慶市“見義勇為”模范、“振興重慶爭光貢獻獎”獲得者黃永明,身患癌癥做好移民工作的“敬業奉獻”模范、全國優秀紀檢監察干部張蘭權……“五朵道德金花”正逐步成為忠縣的一張道德名片。
“一個地方能夠接連涌現出這么多先進典型人物當然可喜可賀,但我們更需要通過道德模范來影響和帶動社會各個層面的道德建設,積極營造崇德向善的良好社會氛圍。”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建瓊說。以模范來影響社區,忠縣開始踐行樹立標桿、以點影響整體的嘗試。開“忠縣十佳美德少年”“忠縣十佳職業道德標兵”“忠縣十大孝星”等評選活動的推廣,選出各類道德標桿200多人,道德之城的精髓在群體效應中得到升華。

義務打掃背街小巷

友誼村大力發展柑橘產業,年產柑橘4000余噸
“她叫楊淑芳,是一位環衛工人?!蔽㈦娪啊缎腋P枰愕奈拿鳌返呐园醉懫?。13年,她掃過5600多條街道,近800公里道路,約1950噸垃圾。然而一個玻璃瓶從高空拋下,楊淑芳倒在了馬路邊。這是忠縣人最熟悉的電影片段,同樣這也是讓無數網友深受感動的電影一幕。這部由忠縣籌拍的微電影,以一位真實的環衛工人經歷為背景,上線即突破50萬次點擊量。
如果說堅守道德是忠州人的個性底色,那么將道德深植于生活,則是忠州人以及這個城市的品味?!翱粗放詨叺奶俾突ú莞由鷻C盎然,這一條條原本平凡的小巷煥然一新,成了‘小巷一景’?!敝铱h實驗小學校五年級學生張弘毅這樣描述這座城市的變化。放眼這座三峽庫區惟一的半淹之城,這樣的變化不僅來自于環衛的貢獻,更源于這座城市“常態管理”的理念。
今年5月,忠縣日處理200噸城市生活垃圾生產線和日處理80噸城市污泥生產線——忠縣綜合處理生活垃圾環保一體化項目正式竣工并投入運營,實現了忠縣生活垃圾的零排放。

忠州城夜景
得益于歷史的沉淀,與現代人文道德的發展,忠州人更加講究生活的品味,這品味濃縮于接人待物的細節之中,提煉于修身自審的禮儀規范之下。一張飯桌,七八根板凳,來客如何端茶倒水、家庭美德講究些什么。一場關于文明禮儀的“農家講堂”,成為忠縣人閑暇最愛聽的課,最愛聊的話題。
老百姓喜歡聽講堂,首先是語言上用了大白話,舉的也是身邊常見的例子。忠縣縣委宣傳部的宣傳員發現,大家雖然就像聽相聲,看小品,但道理聽進去不少。即便是做宣傳,講道理,還是要掌握技巧。生動的漫畫、通俗易懂的文字、印有公共場所高聲喧嘩、小區高空拋物的宣傳冊《親,請勇敢對這些不文明行為說-NO》《文明禮儀知識讀本》宣傳品,成了老百姓人手一份的暢銷品。在忠州廣場、北山廣場、黃金鎮等26處公園廣場,精心編排的“文明禮儀”公益快閃活動,讓人眼前一亮。參與快閃的學生中,甚至有人主動當上了街頭文明勸導者。
做禮儀人,行禮儀事,在一系列文明禮儀宣傳活動的影響下,市民對文明禮儀的知曉率達96%,文明駕停車率達98%,無序排隊率和垃圾亂丟率僅為3%,文明勸導活動取得了實效。
一江穿城、四水貫城、六山繞城,獨特地理環境給予了忠縣得天獨厚的生態優勢。如何將這樣的優勢繼續發揮、帶動產業轉型發展?處于山水環抱中的忠縣,練起了 “獨門絕技”。
留住青山。依托國土綠化、長江綠化、退耕還林等項目,忠縣實現了林地面積、森林面積、林木蓄積“三增長”,全縣森林覆蓋率達50%。建成庫區首個生活垃圾污泥焚燒處理系統,實現城鄉生活垃圾收運系統、鄉鎮污水處理廠、城鄉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全覆蓋,全縣城鎮垃圾處理率達92%,城鎮污水收集率提高到82%。
柑橘、優質糧油、健康畜牧、綠色蔬菜、生態水產、休閑農業,經過特色產業培育,忠縣呈現出“1+2+3”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并獲批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成功創建重慶市名牌農產品14個、有機食品8個、綠色食品39個、無公害農產品66個。依托山水資源和獨特深厚的“忠文化”,大力發展文化旅游業和旅游地產、健康養老地產等生態旅游經濟,完成石寶寨AAAA級景區提檔升級,做實做亮三峽橘海、八斗臺避暑等鄉村旅游品牌,融入長江三峽國際黃金旅游帶。2015年,忠縣接待旅游人數達322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9.1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