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2年至2015年,我國保險業年保費收入持續增長,保險市場總規模已從全球第6躍居全球第3位,2016年更是有望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保險市場。保險行業總利潤持續攀升,從2012年的441億元,增長到2015年的2824億元,增長了6.4倍,保險行業的迅猛發展與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密切相關。2016年6月發布的《2016互聯網保險消費行為分析》報告顯示:截止到2016年3月,我國互聯網保民人數已超過3.3億,遠超股民人數?;ヂ摼W的快速發展給保險業的發展注入了強大的活力,探討保險業在互聯網浪潮下面臨的機遇與挑戰有著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關鍵詞】互聯網 保險 機遇與挑戰
一、互聯網浪潮下保險市場發展現狀
近日,保監會主席項俊波在北京表示,2016年中國有望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的二大保險市場。近年來無論是保費收入還是行業利潤,我國保險業都呈現了迅猛增長的勢頭,從2012年到2015年,我國的保險市場規模更是從全球第六位躍居第三位。我國保險業保費收入已從2012年的1.6萬億元,增長到2015年的2.4萬億元,保險行業利潤從2015年的441億增長到2015年的2824億元。保險業的發展與互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密不可分。2016年6月發布的《2016互聯網保險消費行為分析》報告顯示截止到2016年3月,我國互聯網保民人數已超過3.3億,遠超股民人數。
互聯網保險的保費收入增速遠超同期電子商務交易增速。中國保險業協會數據顯示從2011年至2014,互聯網渠道保費占總保費收入增至3.5%,保費規模提升了26倍。2014年,互聯網渠道對保險業增長的貢獻率提高到了18.9%,是拉動保險業務增長的重要因素之一。
思維模式的創新帶來科技的創新,科技的創新推動行業的發展,互聯網與大數據浪潮下,抓住互聯網保險快速發展的機遇,推動保險市場進一步發展,借助互聯網和大數據技術加快新的保險產品的開發,更加注重保險客戶的用戶體驗。
互聯網保險的發展,正改變著原有的保險市場商業模式,同時也為保險市場創新注入了巨大的活力。保險公司紛紛通過自建商城或者與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合作等模式,積極拓寬互聯網銷售渠道。新華人壽、太平洋保險、中國人壽等保險公司還專門成立了專業化經營的互聯網保險電子商務公司。各大保險公司紛紛布局互聯網保險,互聯網保險公司官方網站訪問量不斷攀升?;ヂ摼W保險發展過程中還存在著明顯的業務單一、風險加大的問題。互聯網時代的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的迅猛發展,為保險行業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持。保險企業應該把握機遇,快速布局,加強風險管理,在互聯網大潮下,搶占發展先機。
二、互聯網浪潮下保險行業創新
早在2011年,保監會發布的《中國保險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綱要》就已經提到加大云計算技術、移動互聯網技術等新技術的創新應用,大力發展電子保單以及保險電子商務等。近年來,保險行業積極利用新技術,布局互聯網保險業務,不斷加大保險創新的資本投入,保險業呈現出快速發展的勢頭。傳統的保險企業同時期望利于互聯網技術加快轉型發展,百度、阿里巴巴、京東等國內互聯網巨頭也開始布局互聯網保險。國家政策的支持,資本投入的不斷增加,都為互聯網保險的發展注入了強大的動力?;ヂ摼W、大數據、云計算技術等為保險行業的創新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動力。
(一)創新是保險企業生存與發展的必由之路
在互聯網時代,保險產品種類偏向同質化,大型保險公司行業領先地位不斷增強,以財產保險為例,數據顯示,2015年人保財險和平安財險兩家財險公司分別占據互聯網財險品種近40%和30%的市場份額。中小財險公司要想生存和發展,就必須加強在產品創新上的投入,運用創新思維,將經營模式更好的與互聯網相融合,不斷增強用戶體驗,搞好市場定位,不斷提高產品的市場份額。
(二)在業務創新同時要堅守底線,保障信息安全
保監會發布的《互聯網保險業務監管暫行辦法》要求互聯網保險企業要加強數據安全管理,同時對保險企業由于內部管理等問題導致的信息泄露和丟失等嚴重事故,制定了嚴厲的處罰措施。保險行業在加強業務創新的同時,應該著力保障信息安全管理,落實責任,制定專門的互聯網保險信息安全保障制度,確保交易信息及數據的安全。信息安全,關乎互聯網保險的形象,是保險行業在互聯網時代業務創新的根基。保險企業在業務創新的同時,必須把信息安全放在首位,積極防范風險,遵守監管制度,保障互聯網保險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三)兼顧成本與效率
傳統行業利用互聯網的核心邏輯是降低行業成本,提高行業效率,保險行業也不例外。大型保險公司在互聯網時代的轉型中面臨著決策流程長、執行效率低等問題,能否做到兼顧成本與效率關乎保險企業的生存與發展。保險企業在利于云計算、大數據和互聯網等技術的同時,要提升保險產業鏈的信息化水平與效率,控制風險,不斷發揮新技術的優勢,降低行業成本,提升行業效率。要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降低成本,優化流程,打造成本優勢。采用自動化手段優化承包流程,優化在線業務的營銷處理,提高營銷效率,以自動化手段優化保單管理及服務,簡化保險理賠流程,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努力提高行業效率,降低行業成本。
三、以互聯網思維完善保險市場
(一)互聯網改變了商業形態
在互聯網浪潮下,虛擬財險和責任險等新的互聯網財險需求應運而生,2013年2月,阿里、騰訊、平安投資設立的中國第一家互聯網保險公司“眾安在線”獲保監會批準,開啟了互聯網保險發展的新篇章。“眾安在線”完全通過互聯網進行銷售與理賠,產品涵蓋了網絡支付安全險、虛擬貨幣失盜險等險種。相比于代銷保險的模式,“眾安保險”結合互聯網思維,推出了具有互聯網特征的新險種,投保人可以在線提交材料以及申請理賠,真正實現了保險的設計、銷售、理賠的一體化與互聯網化。中國平安是具有銀行、保險、證券牌照的大型金融企業,阿里巴巴和騰訊是國內互聯網企業的巨頭,三家企業可以充分利用各自優勢,做到資源共享,互利共贏,同時也為保險業商業形態的創新提供了更大的想象空間。
(二)互聯網改變了保險產品模式與業務渠道
傳統模式下,投保人主要通過保險公司業務人員了解保險產品的特征,這就不可避免會產生個別業務人員為了個人利益,利用信息不對稱,夸大保險收益,故意隱瞞產品風險,誤導投標人的現象。在互聯網銷售模式下,傳統的保險業務人員推介環節被互聯網所取代,大部分互聯網保險產品通過多維定價,碎片化設計等具有了簡單、易懂的特點,有效避免了信息不對稱等問題。大數據等技術的應用大大豐富了被保險標的信息,通過多個維度對風險標的的描述更有利于風險產品本身的定價,為保險產品的個性化設計提供了可能性。保險公司通過數字化信息技術與客戶交流,可以有效規范業務人員的行為,通過在線的方式完成“保險信息咨詢、保障計劃設計、投保、核保、繳費、承保、保單信息查詢、理賠和給付”的全部流程。新的主體鏈接形式和銷售形式的出現,保險產品的場景化有別于線下實體的環境,深刻影響著保險的產品模式和銷售模式。
(三)互聯網使保險商業模式回歸保險互助本質
保險本質是一種社會成員互幫互助的制度安排。互聯網的發展使保險的商業模式越來越回歸其互幫互助的本質?;诨ヂ摼W社交圈承保模式使得投保費低于線下渠道銷售的投保費。例如公司客戶可以基于已有的業務關系,就某一民事行為的承保向其“朋友圈”尋求承保,承保人可以是一個也可以有很多,越多的相互承保人,就有越高的風險抵御能力,這樣保險公司所收取的投保費就越低。承保人由于相互之間存在承保關系,并形成了資金池,這樣就使得其向保險公司繳納的保險費用遠低于正常保險費用。當相互承保的資金池可以覆蓋風險時,保險公司就不用介入,超出了這一范圍,保險公司再履行其承保責任。在約定期滿后,“朋友圈”互保的承保人的資金池剩余資金可以返還給承保人。
四、展望
科技的進步需要思維模式的創新,互聯網浪潮下保險行業實現平穩健康的發展需要思維模式的創新。保險行業要有以靈活、開發、務實的心態,真正建立起以客戶為中小的運營體系和服務模式,從客戶的角度出發,以更加靈活、多元、簡單的產品為保險消費者帶來更好的用戶體驗。未來保險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在于能否在互聯網浪潮中加快創新與轉型,能否發揮信息技術在新的保險生態系統中的作用,能否做到真正踐行以客戶為中心的理念。保險行業要充分運用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加快業務創新,實現組織結構、業務流程、銷售及服務體系的優化,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在互聯網時代,應該加大跨界合作,深入應用大數據技術,提升產品個性化的設計能力,提高風險控制水平,更加準確的認識風險,精準定價。保險企業應該把握機遇,快速布局,加強風險管理,在互聯網的大潮下,搶占發展先機。
參考文獻
[1]張浩辰.互聯網與中國商業健康保險市場變革研究[J].現代管理科學,2016,(5):115-117.
[2]李紅坤,劉富強,翟大恒.國內外互聯網保險發展比較及其對我國的啟示[J].金融發展研究,2014,0(10):77-83.
[3]何凱.互聯網重塑保險市場與商業模式[J].中國金融電腦,2015,0(4):29-32.
作者簡介:李江鵬(1989-),男,漢族,河南人,廣西大學商學院2014級政治經濟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市場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