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春華 趙秀慧
?
應用型高校創業孵化基地發展研究
趙春華 趙秀慧
【摘 要】應用型高校創造性地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的嘗試—是進行創業孵化基地建設,應用型高校創業孵化基地是解決大學生就業壓力,促進大學生創業的優良平臺之一,并伴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刳度的不斷完善,應用型高校創業孵化基地將會給更多的高校畢業生帶來更多的創業前景,會給社會帶來更多的驚喜。本文從應用型高校創業孵化基地的概念出發,對應用型高校創業孵化基地進行了有益探索。
【關鍵詞】理論基礎 重要性 問題分析
什么是孵化器?是指使用專業的人工孵卵設備——用電子控制設備將溫度、濕度等環境保持在特定的條件下,借助這樣的設備人們在任何季節都可以孵化出雛苗。兒本文所說的創業孵化器則是用借喻的手法,借用“孵化”一詞用來形容一種使科技成果產業化的技術手段。“創業孵化器”的意思是專門為創新優化企業環境,培育中小、微型創新型、技術密集型企業的一種新興的企業組織模式。通過整合資源、政策扶持等方式對選定的需要培育的企業進行“孵化”,讓這類企業能夠變大變強,可以順利組建并且順利進入目標市場,成為我們所處的區域經濟的新生力量和增長源。根據預測,現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新興微小企業的成活率不到30%.但是經過“孵化器”的培育,微小企業的成活率達到80%左右。所以說“孵化器”對于在校大學生創辦的微小型企業的發展有非常重要地作用。
第一,能夠進一步完善應用型高校的創業教育體系。現在各大高校的創業教育著重的是知識教育,但是創業教育不能僅僅停滯在理論知識層面,而應該是將理論用于實踐才能使學生真正學會創業。我們用構建應用型高校創業孵化基地的方式,在此培養學生的創業實踐能力,能真正將學生從課堂中解放出來,把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動手能力,不斷提升高校創業教育的實際效果。
第二,能夠促進高校進行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經濟的飛速發展使得社會變革在不斷發生,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變化。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已成為現今社會對人才的主要訴求。而對于創業教育自身而言實踐是創業教育的基石,它要求學生在實際的創業的環節中充分發揮自己的創新精神,不再是喊喊口號聽聽課而是必須要真真正正的付諸實際行動。所以說應用型高校創業孵化基地的建設是促進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
第三,能夠為經濟發展提供新型人才。今天,社會需求的是創新型、實用型、復合型人才,而建設應用型高校創業孵化基地的出發點就是:能夠為想創業的學生提供創業實踐的機會和平臺,在此中一步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和創新能力,并能夠行之有效的解決大學生的就業壓力和困境。應用型高校創業孵化基地能夠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已達到符合社會所需要的人才要求。
(1)定位模糊不清。就目前來說我國的創業孵化基地的類型主要有以下三種——政府公辦、民辦公助和民辦,可是就定位來看這三種類型之間沒有很明確的定位和區分。在公益性和優惠政策方面政府公辦基地處于優勢地位,可是在資金投入上有限基本不可能做大做強;而另外兩種基地的資金來源是社會資金,這些資金投入方只看中回報不談公益,所以說效果也不理想。
(2)創業投入資金不足。根據調查,70.54%的大學生創業者認為“缺乏啟動資金”是他們最大的創業障礙,七成以上的學生認為自主創業資金應該在10萬元左右。而在校大學生是沒有這么多資金,也沒用可以拿來抵押的財產;雖然目前國家對大學生創業貸款的涉及的面已經很廣,但是很多創業學生對政策解讀不清認識不足導致申請失敗。而在校大學生也不可能會得到社會捐贈援助,所以大學生創業資金的需要難以得到滿足。
(3)管理機制不科學。孵化基地的管理是一件復雜的工作,包括有:創業政策及信息咨詢、創業計劃審核、企業管理咨詢、提供風險投資、降低企業經營風險等等,這些工作要求管理人員具有良好的經濟管理知識和市場運作經驗,還要富有創業精神和挑戰精神,同時,存孵化基地也需要有一個良好的機制。目前我國孵化基地機構設置沒有統一規定,使得各類社會資源沒有得到行之有效的統籌,工作成果較低。
(4)可持續性不足。創業的主體是市場一切工作都是為了市場服務,也是檢驗我們創業成果的唯一途徑。現在,應用型高校創業孵化基的實際運行存在著不少兩難的選擇,例如:非盈利性還是盈利性、承擔企業功能還是公益扶植功能。而就項目選擇來說,許多學生創業的行業或產業選擇重復類似,多以科技型、信息型為主技術含量相對較低,而且學生創業經驗資金不足缺乏可持續發展的潛力。
參考文獻:
[1]李志能.企業新創——孵化的理論與組織管理[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
[2]梅萌.大學科技園的創新職能與孵化體系[J].求是,2002,(8).
[3]張慶祝.應用型高校創業孵化基地建設理論初探[J].遼寧教育研究,2007.
(作者單位:云南經濟管理學院財經商貿學院)
作者簡介:趙春華,女,白族,云南經濟管理學院財經學院講師,輔導員。